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对策浅析

2020-10-14 22:29黄文生徐思慧
南方农业·中旬 2020年8期
关键词:土壤污染修复治理

黄文生 徐思慧

摘 要 近年来,在科学技术的不断推动下,土壤污染治理技术和修复技术得到进一步完善和优化。然而,土壤污染因素复杂,导致土壤实际治理和修复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基于此,结合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性提出解决对策,为促进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复工作的顺利展开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 土壤污染;治理;修复;对策

中图分类号:X5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23.106

我国虽然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土地资源较为丰富。但是自改革开放以来,由于过于重视经济增长,导致土地资源受到了一定破坏。现如今,土壤污染已经成为困扰社会发展、阻碍生态建设的重要问题,需要相关部门高度关注,并积极开展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复工作。结合社会发展实际情况来看,引发土壤污染的主要原因有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两种,而人为因素影响程度相对更高[1]。具体来说,近年来,在经济全球化持续深入背景下,社会各界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与日俱增,部分企业为了能够获取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对自然资源大量开采,加上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汽车保有量大量增加,汽车尾气的排放也会增加土壤污染程度。除此之外,农业生产也是造成土壤污染的重要因素,由于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导致土壤中含有大量重金属。这些原因均在日积月累中为我国土地资源带来巨大压力,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需求和绿色发展目标。因此,分析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对策,对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现状

我国土壤污染的主要原因在于人类对土地资源的干扰,其中包括工业排放不达标、农业生产不合理等方面。这也使得现阶段全国各地均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土壤污染问题。现如今,大部分地区均认识到了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复工作的重要性,并积极展开各项工作,同时出台了一系列治理方案和规章制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治理作用,但是仍然无法从根源上控制土壤污染情况,导致我国在发展过程中土壤污染和治理修复一直处于循环状态。而引发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部分地区在土壤污染较为严重的区域展开治理和修复工作时,受资金、技术等方面的限制,仍然采用传统技术,导致土壤污染修复和治理效果不佳。与此同时,我国环境监管部门没有充分发挥自身主导和监管作用,导致土壤污染治理效果不能达到防治标准[2]。除此之外,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工作不是一个部门或一个组织能够独立完成的,而是需要社会群众积极配合,从根本上控制污染源。然而,由于部分工厂只注重眼前利益,环保意识相对较差,在生产过程中存在超标排放等违规行为,并且在工业生产中没有添加过滤装置。这些因素均是造成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复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严重阻碍了土地资源发挥其作用和价值,直接影响了农田开发效率,同时对社会群众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危害。不仅如此,部分土壤污染重灾区还存在生态功能退化、土壤再生能力下降等不良现象。由此可见,虽然现阶段我国正积极开展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复工作,但其中存在的问题仍然较多,需要相关部门给予高度重视,通过健全法律体系、强化宣传力度、引进先进的治理和修复技术等方式,促进相关工作有序开展,从而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

2 影响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复工作效果的主要原因

2.1 治理体系不健全

我国国土面积大,各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巨大差异性,且土壤污染程度也不尽相同。虽然国家环保部门制定了明确的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复制度,但是统一的制度体系却与部分地区的治理工作实际内容严重不符。加上部分地区监管部门没能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导致地方在开展土壤修复和治理工作时,没有详细的实施方案和治理目标作为参考,而这一问题也间接对企业负责人产生不利影响。由于对土壤污染没有明确的治理体系和治理标准,企业负责人在生产过程中缺乏环境保护意识,甚至部分企业负责人即使认识到自身的错误行为,也会在利益驱使下坚持错误行为[3]。与此同时,部分企业为了能够节约生产成本,一直沿用陈旧的生产设备,由于缺少净化装置,企业生产中各种废弃物排放超标,对土壤造成严重污染。由此可见,在未来发展中,环保部门需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健全土壤修复治理体系,保证各项工作有据可依。

2.2 缺乏耕地保护意识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在这一发展背景下,农业生产也逐渐向自动化和机械化方向迈进。尤其近年来,社会群众对农产品需求大量提升,促进农业生产规模逐渐扩大。为了能够提高作物产量和生产速度,肥料化生产模式随之产生。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农民经济收入,但是却因为过度施加化肥农药,导致种植土壤再生能力大幅度降低。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来看,这种生产模式不利于农业实现稳定发展目标。与此同时,现阶段我国机械化工业生产大量集中在城市边缘地区,与农田距离相对较近,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大量污染物排出,会直接破坏周边农田土壤,使得农田土壤重金属含量超标,不仅影响了农作物的质量和产量,还会严重威胁社会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

2.3 土壤治理、修复技术滞后

在科学技术推动下,土壤修复和治理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对提高土壤治理效率和治理水平均有重要意义,并且在实践过程中,也收到了良好的反馈。然而,由于部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差,没有能力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导致土壤治理效果降低。与此同时,在土壤治理修复过程中,针对不同污染源和污染程度,需要选择不同的治理方式,由于治理人员缺乏专业能力,导致选择的治理技术与土壤治理需求不一致,这也是造成土壤治理不佳的重要因素。

3 提高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效果的对策

3.1 健全法律体系,强化监管力度

健全的法律体系是保证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复工作顺利展开的重要前提,也是治理人员执行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因此,各地区环境保护部门需要充分认识到土壤治理工作的重要性,并发挥自身主导和监管作用,结合国家环境保护机构的指示和政策进行分析,结合地区实际情况以及发展需求完善法律体系。具体来说,地区环境治理部门需要对当地土壤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并分析造成土壤污染的因素,从而制定防治制度。在制度落实过程中,监管部门需要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4]。针对存在违规企业的责任人需要给予相应的处罚。同时要对技术和设备配备缺乏的企业一定力度的支持和建議。为了保证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能够严格落实土壤治理制度,监管部门还要做好不定期的抽查工作,从而充分发挥法律法规的威严性和强制性。

3.2 强化宣传,提高全民环保意识

土壤治理和修复工作并非一个部门和一个机构能够独立完成的,而是需要社会群众全员参与,共同治理,通过互相监督,有效提高土壤治理水平。为满足这一目标,地方监管部门需要强化土壤保护和污染治理宣传力度,通过制作宣传视频、宣传手册、宣传条幅等方式引起社会群众重视。同时,相关部门还要鼓励群众相互监督,使群众能够自觉投入土壤治理和修复活动中[5]。此外,政府部门应在各地区设置投诉站、信箱等设施,通过保密投诉的方式举报土壤污染行为,经政府部门核实后给予举报者相应奖励,从而提高土壤治理效率。

3.3 创新土壤治理技术,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为提高土壤治理修复水平,环保部门需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进一步创新治理技术研发工作。同时,还要拓展人才招聘渠道,引进高技术、高素质土壤治理修复人才,为地方治理团队注入新鲜血液。相关部门还应给予土壤治理部门一定力度的资金支持,引进先进的土壤治理设备和技术,从而为土壤治理工作顺利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4 结语

土壤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社会发展、阻碍生态建设的重要问题,需要各地区以及各级部门给予高度重视,通过分析土壤治理修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提出解决措施,为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赵开凌,李清,黄智刚.关于广西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对策的思考[J].吉林农业,2019,453(12):74-75.

[2] 幸红,林鹏程.刍议广东政府土壤污染修复治理现状与对策[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8(4):24-32.

[3] 贾明明,杨旭.浅析土壤重金属污染防范与治理的对策[J].区域治理,2019(10):98,197.

[4] 李宏昌.浅析污染土壤的物化修复治理技术[J].科技风,2018,337(5):197-198.

[5] 王国峰,陈力,席海苏,等.浅析污染土壤的物化修复治理技术[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1):136-137.

(责任编辑:赵中正)

猜你喜欢
土壤污染修复治理
重金属土壤污染的植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黔西北某炼锌渣堆场周边土壤及农产品重金属污染研究
现代道桥工程出现混凝土裂缝的原因探析及修复对策分析
浅析网络舆情治理
自体骨游离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的临床研究
营口市典型区土壤现状调查与污染土壤的修复
浅谈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及快速修复技术
数据+舆情:南方报业创新转型提高服务能力的探索
土壤污染的危害与防治
解磷微生物的研究进展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