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阳县林木病虫害发生较重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2020-10-14 10:50刘明
乡村科技 2020年10期
关键词:发生原因防治对策

刘明

[摘 要] 用材林是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的主要造林树种,在林木经营管理过程中由于营造了大面积杨树纯林,导致林木病虫害普遍发生,且近几年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影响了林业健康发展。基于此,本文从林木科学栽培管理等角度,浅析淮北地区林木病虫害发生较重的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林木病虫害防治对策。

[关键词] 林木病虫害;发生原因;防治对策;涡阳县

[中图分类号] S7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7909(2020)10-70-2

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发生较重的林木病虫害主要有杨树溃疡病、杨树食叶害虫、杨树蛀干害虫、杨树草履蚧以及泡桐树丛枝病等,美国白蛾偶有发生,不仅影响了林木的正常生长发育,而且会导致林木质量下降。因此,本文从林木的科学栽培管理等方面着手,浅谈林木病虫害防治对策。

1 涡阳县林木病虫害发生较重的原因

1.1 林种结构不合理、树种单一

长期以来,涡阳县的林种主要是用材林,有少部分经济林,造林树种以杨树为主。因为杨树具有用途广、生长速度快、轮伐周期短、经济效益显著等优点,所以被作为造林绿化主要树种推广种植。据近10年的造林情况统计,涡阳县青疃镇杨树面积占造林总面积的90%以上,少部分地段栽植泡桐。由于当地营造了大面积杨树纯林,导致杨树病虫害大量发生,如涡阳县青疃镇2012年杨树造林面积37.33 hm2,春季随温度升高杨树溃疡病大面积发生,造林成活率不足50%,不得不重新补造。据调查统计,2014年和2019年涡阳县青疃镇杨树草履蚧害虫发生面积分别占造林总面积的89%和91%;2015年涡阳县青疃镇1~3年生杨树幼林天牛危害率达20%,3~5年生杨树林天牛危害率达30%;2019年涡阳县青疃镇部分路段营造了大面积泡桐纯林,泡桐丛枝病发生严重,病株在26%以上,部分林木死亡,而且传染了临近林木,并有发病逐年加重的趋势。林种树种结构不合理,农民植树选择树种苗木时一味追求林木的生长速度和经济效益,忽视树种的抗病性,也是造成林木病虫害发生较重的重要原因[1]。

1.2 树种选择不合理,盲目引种

许多农民在选择造林树种时具有盲目性,不考虑树种及品种的抗病性,只考虑其生长速度和经济效益,不考虑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随意选择树种,不遵循适地适树原则,盲目引种。例如,2012年涡阳县青疃镇从外地调运栽植了大量青皮杨树,造成杨树天牛3 a内大发生;2013年,涡阳县青疃中心校从杭州调运260棵香樟树,2014年冬季遭受严重冻害。

1.3 林木经营管理滞后

涡阳县林木栽植后农民大都外出务工,无人管理,林木抚育管理滞后。同时,林权不明确也是造成林木管理滞后的原因。涡阳县许多主干道路和大中沟河堤坝均由集体出资造林,由于林权没有落实,造成有人栽无人管理,林间病虫枝及枯枝落叶较多,杂草丛生,无人清理和施肥除草,给病虫害的滋生创造了条件,导致林木病虫害发生较重。

1.4 林木检疫滞后,缺乏防治措施

许多农民购买苗木时没有经过检疫就直接栽植,导致外来病虫害传入本地,加之没有专业的病虫害防治队伍,造成林木病虫害发生较重。目前,涡阳县林木种植户没有用于病虫害防治的机械设备,无法有效防治病虫害,只能依靠县级森防部门的统防统治,由于人员少、时间紧、任务重及设备资金有限,防治无法覆盖所有的区域,只能在病虫害发生严重的区域防治。例如,2019年涡阳县杨树草履蚧大面积发生,由于树体高大,无法进行机械施药,只能采取物理方法防治,但物理防治需要大量人力用胶带缠绕林木树干阻隔害虫上树,单靠县级森防部门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而且分散经营的各家各户林木较多,部分农户不愿意购买胶带防治,造成林木防治间断,而基层乡镇政府又无力组织专业防治队伍防治,造成杨树草履蚧发生较重。

2 涡阳县林木病虫害防治对策

为减少林木病虫害威胁,保障林业健康发展,促进林业提质增效,努力创造有利于林木生长而不利于林木病虫害发生发展的环境,增强林木的抗病虫能力,现根据涡阳县林木病虫害发生原因,提出涡阳县林木病虫害防治对策。

2.1 做好林木检疫工作

做好苗木检疫工作,从源头控制病虫害输入。用本地苗圃苗木造林,要通过林业森防部门的检疫,携带病虫的苗木不准出圃造林,并禁止输出,防止病虫害蔓延扩散,并采取有效措施消灭该类苗木。对于从外地调运的苗木,未经检疫不准调入,切断病虫害传播途径。

2.2 采取科学的营林措施

采取科学的营林措施,创造有利于林木或苗木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病虫害发生发展的良好环境。

2.2.1 选择抗病虫的树种造林。涡阳县的主要造林树种为杨树,要选择抗病虫的杨树品种造林,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如青杨派杨树品种易感病、易遭受天牛危害,而毛白杨抗病虫,在杨树造林时应推广选择毛白杨造林。

2.2.2 采取科学的栽培管理技术措施。选择造林树种要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避免盲目引种外来树种,提倡以本地乡土树种造林为主。可大力推广营造混交林,因为混交林中树种多,生境条件好,生物多样性复杂,可使得一些害虫和病菌失去大量繁殖的条件。同时,在复杂的林间环境下,林间寄生性昆虫、菌类等害虫天敌增多,可有效抑制林间病虫害发生,如杨树与刺槐混交可促进杨树生长,减少病虫害发生。此外,应适时进行林木抚育管理,及时进行林间松土除草,改善林間环境条件,加强肥水管理等,特别要及时清除林间病虫枝叶,努力创造有利于林木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病虫害发生发展的环境条件,以增强林木的抗病虫能力[2]。

2.3 采用物理、生物防治措施

为减少化学农药防治对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保护害虫天敌,可采取物理、生物防治方法防治林木病虫害,如以虫治虫、以鸟治虫、灯光诱杀以及对种子、苗木、土壤进行热处理等方法,也可以采用砍伐致病木的方法来防止病虫传播,进而有效防治林木病虫害,如为防止泡桐丛枝病传播蔓延、危害临近林木,可把致病的泡桐伐除。

2.4 合理使用化学药剂防治病虫害

利用化学方法防治林木病虫害具有使用范围广、收效快、方法简便等特点,部分病虫害只能用化学方法防治。使用化学药剂防治可采用多种形式,如利用保护剂石硫合剂、波尔多液等对杨树、果树进行涂干,保护林木不受侵害;用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等化学药剂对土壤、种子进行消毒,也可喷洒在植株上防治病害。在使用化学农药防治林木病虫害时,为避免害虫产生抗药性或杀死有益天敌、破坏环境,应选择高效低毒的生物农药或持效期短的农药,尽量采用喷雾、药剂涂干和打孔注药等方式,如防治杨树天牛,可采用在树干基部打孔注药的方式防治,以此减少环境污染以及药剂对天敌的危害。

2.5 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建立病虫害防治队伍

为有效防治林木病虫害,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成立专门的病虫害防治队伍,因为有些林木病虫害种植户无法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如对于树体高大的林木,必须用专门的高压喷雾设备或无人机进行防治。因此,要实行政府统防统治和“谁栽谁有、谁经营、谁防治、谁受益”等分散防治相结合的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防治效果。同时,林业部门要做好林木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和技术指导服务,为各级政府决策当好参谋。

3 结语

针对涡阳县林木病虫害的发生原因,综合考虑生态平衡、环境保护、社会安全、经济效益及防治效果等因素,提出了相关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如加强林木病虫害检疫工作、加强林木经营管理、采取物理和生物防治方法、合理采用化学防治方法、建立病虫害防治队伍等,以此提高林木抵抗病虫害的能力,同时保护好害虫的天敌,合理调控林内树木、病虫与天敌之间的关系,控制林木病虫害不成灾。

参考文献

[1]马履一.林学概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60-65.

[2]邓世锴,高瑞桐.杨树丰产栽培与病虫害防治[M].金盾出版社,1996:83-91.

猜你喜欢
发生原因防治对策
浅谈玉米空秆病的发生原因及如何防治
浅析露天煤矿开采环境问题及防治对策
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