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繁殖技术在林业育苗中的应用

2020-10-14 10:50杨金国
乡村科技 2020年10期

杨金国

[摘 要] 林业资源是我国重要的自然资源。为了实现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林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等目标,需要积极引入营养繁殖技术应用于林业育苗工作中,促进林业经济发展。基于此,本文简要介绍营养繁殖技术在林业育苗中的应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 嫁接育苗技术;扦插育苗技术;压条繁殖技术

[中图分类号] F723.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7909(2020)10-77-2

林业育苗对林业发展影响较大,因此,积极引入成本低、操作简单、受外界影响小的营养繁殖技术进行育苗,有助于改善林业育苗效果,促进我国林业发展。

1 营养繁殖技术概述

营养繁殖技术,即结合具体树种的幼芽、根系、枝叶等生长特征,将其嫁接到其他树种上,或直接实施分条或扦插处理。引入营养繁殖技术进行育苗,具有林木排列整齐、林分蓄积量大、树木生长质量好等优点,而且有助于改善集约化经营管理效果。同时,在培育林木幼苗时引入该技术,有助于遗传母株优良基因,避免发生性状分离现象。

2 营养繁殖技术在林业育苗中的应用

2.1 嫁接育苗技术

嫁接育苗技术是常见的营养繁殖技术之一,在林业应用中的具体操作要点如下:①科学挑选砧木、接穗,嫁接之前需组织开展嫁接与被嫁接树种的亲和性试验,试验成功后,结合当地气候状况、土壤种类科学选择、应用嫁接方法;②充分研究嫁接之后的砧木和接穗主体间存在营养需求差异,合理施撒有机肥,确保土壤可以为其提供充足的养料,从而促使砧木和接穗在短时间里实现对接生长;③科学截取、保存、运输接穗,在具体操作中,应使用锋利工具将接穗切下,保证接穗表面的平整性,接着及时包扎切割面,避免切割面损失营养,运输接穗时严格保护接穗,避免接穗出现失水现象;④科学选择嫁接时间,砧木在春季出现树液流动后且接穗未萌芽时不得实施嫁接工作,一般嫁接育苗的最佳季节是秋季;⑤做好嫁接后的养护工作,采用枝接时通常要求在新枝20~30 cm时进行解绑,而芽接在新芽2~3 cm时解绑最佳,并需做好实时的剪砧、抹芽和立支柱等工作[1]。

2.2 扦插育苗技术

扦插育苗技术是营养繁殖技术中的主流技术之一,对插条生长产生影响的因素可归结为3个方面。首先,优选母树树龄。插条生根直接受母树树龄影响,如果母树树龄太大,则会降低扦插生根成功率,所以要选择年龄稍小的母树。其次,科学选择扦插插条的部位,关注插条生长发育状况。组织扦插期间,受选择的母体营养期位置選择差异性影响,插条之后的发育状况必然会出现差异性生长。比如,如果土壤成分稀缺、贫瘠,且插条内具备大量营养物质,则树木的生长能力越强、存活率越高。最后,土壤等环境因素对扦插苗造成的影响。土质和培养基环境对扦插成功率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一个良好的能满足插条生长所需营养条件的扎根环境有利于插条生长发育[2]。

在扦插生根技术的具体操作过程中,合理运用以下措施能改善扦插存活率。首先,要结合实际情况与插条母本树种的种类,优选扦插方法。比如,如果树种有休眠期,则可结合树种休眠期生命活动迟缓等特点,避免选择成熟度高的枝干,而要挑选嫩枝进行扦插,提高扦插成活率,常见的有银杏、松树等。如果树木相对发达、根系生命力顽强,可挑选硬枝充当营养器官,常见的有柳树、杨树等。其次,要分析树种在扦插时间、气候条件等方面的差异,科学选择使用扦插方法,且在操作中要保证育苗操作技术的科学性、规范性、合理性。最后,扦插操作完成后,要科学开展后续养护、观察、分析等工作。比如,冬季温度降低后,应观察、研究枝条有没有发生烂根、冻根等情况;进入夏季炎热高温天气后,要密切观察是否存在水分流失过快的现象。

2.3 压条繁殖技术

压条繁殖技术,即在土壤中朝下压入未脱离母体的枝条,或是在培养环境中加入生根类基质,常见的有苔藓、珍珠岩石土壤等,营造潮湿环境,让枝条与土壤接触的位置出现不定根,接着将其与母株切断,使其变成单独的植株。在该技术操作中,枝条在生根前不可脱离母体,因为枝条要依赖母体输送养分、水分,才能保证自身正常存活。而母体会限制枝条生长,致使其呈现出繁殖系数低、数量少、生根时间长等特征,所以无法实现大规模应用。因此,选择枝条柔软、落地生根率高的花灌木或藤本等植物应用该技术最佳,常见的有葡萄、迎春等[3]。

3 结语

在林业育苗工作中合理应用营养繁殖技术,有助于改善育苗质量、提高育苗成果,对林业建设等工作的开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郑海祥.林业育苗中营养繁殖技术[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8(4):184.

[2]薛占武.营养繁殖技术在林业育苗中的应用探究[J].花卉,2018(24):239.

[3]吴文朝.林业育苗中营养繁殖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8(1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