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林场林下经济发展思路

2020-10-14 10:50韩超张娜
乡村科技 2020年10期
关键词:林下经济发展途径国有林场

韩超 张娜

[摘 要] 新时期,为了促进国有林场不断发展,要重视有效发展林下经济。本文结合工作实际,探索具体的林下经济发展模式,提出国有林场林下经济的有效发展途径,以期能为国有林场经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 国有林场;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发展途径

[中图分类号] F326.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20)10-79-2

随着林业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发展林下经济是新时期促进林场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要结合林场实际,以促进林场经济发展为根本,积极制定更加科学的发展对策,以保证国有林场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不断提高国有林场经济建设效率。

1 林下经济发展模式

以林业为资源背景的经济发展模式主要体现出各种资源相互依托共存的理念。具体来说,采取科学的手段,依托林业资源发展其他相关产业,最终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例如,在林區周围养殖适合的动物,可有效降低养殖成本,同时禽牧养殖能反向促进林业资源的循环优化,从而稳定地区生态系统。对于具有丰富林业资源的地区来说,可有效结合地方特征研发资源的协同发展模式,将林业与其他资源的种养殖、旅游等第三产业联合开发与维护,最终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资源与产业交互共存的态势[1]。

1.1 林下种植

依托丰富的林区优势种植适当的植物品种,是当下种植业收效较为显著的方式。在林区周围种植适当种类的坚果、水果等,具有较大的市场发展前景。此外,以林业资源为背景,大力发展具有农业特色的自主采摘活动,可为城市居民创建另一种生活氛围,极大地满足其放松身心的愿望,同时是地方农民实现创收的有效途径。在林区外种植适合的药材等作物,还能在开辟新的收益途径的同时,优化地方环境。如果种植规模可观,还能作为地方的特色品牌,在市场中占有不可替代的位置,全面带动地域发展。

1.2 林下养殖

利用林区资源大力发展畜牧养殖,是优化地方居民生活状态的有效方式。根据不同地区的资源特点,养殖适合的禽牧品种,如常见的猪、鸡、牛、羊等,林业资源可作为养殖对象的天然饲料,大大减少养殖成本,同时禽类等的排泄物能作为林区营养丰富的肥料,降低化学成分对自然资源形成的破坏,从而保障生态平衡。在有效维持生态平衡的同时,地方居民还能通过资源的开发利用获得较高的经济收益,更能激发其发展林下经济的积极性[2]。

1.3 森林旅游

依托林业资源开发旅游线路,采取适当的手段对自然林区进行人为修整,使其更具观赏价值,可充分带动地方第三产业发展,创建区域文化品牌。各地区可根据自身特点灵活设置旅游线路,充分凸显地方文化特色和资源优势,以独特的资源特征吸引游客进行观光,从而带动地方旅游业发展。经过人工打造的自然资源,能形成更符合游客精神需求的环境,游客置身于此类环境中,更易以消费的方式实现身心放松。因此,地方可打造具有特色的新型产业模式,规划特色化的旅游线路,同时促进其他附属产业协同发展。此外,注重对地域特产赋予更多的文化内涵,并进行多渠道宣传,以拓展地区文化的传播范围[3]。

2 国有林场林下经济发展对策

2.1 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

要想实现林下经济最优化发展,应协同政府、工商、银行等多个机构形成政策倾斜,对农户给予经济及政策扶持,鼓励其积极参与。具体来说,政府可倡导工商、税务等部门制定优惠扶持政策,减轻农户的经济负担。对于发展规模较大且前景较为客观的项目,银行可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减轻农户拓展产业的经济压力。同时,政府需协同多个职能部门建立与维护产业发展配套设施,如道路、电力等设施,为林下经济发展给予大力支持。此外,应注重人才对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合理优化相关产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方式和待遇,促使更多的技术人才投身研究和创建多种林下经济模式,为地方拓展经济发展渠道、最终提升区域整体发展速度奠定基础[4]。

2.2 发挥职工主体作用,优化经营

林下经济产业的各个环节都需要大量的人力参与,因此此种新型经济模式对人力的依赖程度较大,其发展效果和产出能力也与个人利益紧密相关。要想形成规模化产业模式,就需要调动更多的人力资源,形成具有一定竞争性的产业发展格局。当前国有林业管理管理机构条例清晰,从业人员数量能充分满足发展需求,而且人员具有较高的行业素养,成为创建和发展新型产业的基础条件。以往林区主要通过向市场供应木材获取收益,也以此为从业者获得收入的主要途径。但面对新形势,需要具有较高技能的从业人员主动发现和适应市场的转变,准确总结市场特征和阶段性需求,积极借助既有的生产和经营优势推进各经营链条的发展。在选择种植对象、技术推广、拓展销售渠道、管理产业资源等方面都要进行科学的规划和组织,做到各环节紧密衔接、高效协同发展。积极发动人员的主观力量参与产业的发展和创新,完成由被安排、被指导向主动参与、创新管理的状态转变,调动全员的积极意识,投入新型经济发展实践中。此外,管理机构应集合行业前沿专家及成熟的一线人员共同参与产业发展规划的制定,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管理策略,以提升其操作性。而且要紧密结合不同地域的资源特征合理发展不同种类的附属产业,有效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和发展潜能,形成强大的合力促进新型附属产业稳步发展。

3 结语

本文探索了林下经济发展模式,提出了国有林场发展林下经济的有效对策,希望有利于促进国有林场可持续发展,进而为林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助力。

参考文献

[1]朱请云.国有林场林下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9(20):326.

[2]万松.当前林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乡村科技,2019(21):75-76.

[3]张辰旭,张亚楠,赵眉芳.国有林场发展林下经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9(7):150.

[4]欧莉文.林场林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乡村科技,2019(9):75-76.

猜你喜欢
林下经济发展途径国有林场
桂西国有林场人力资源现状调查与分析
少林武术发展途径及建议
吉林省林地清收背景下林下经济推广的研究
国有林场改革存在问题分析
农民发展致富途径
新时期国有林场档案管理工作存在问题探析
贵州布依傩戏传承发展研究
活化经营管理机制 促进国有林场发展
产学研相结合:新建本科院校发展途径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