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代新闻人才的发展需求

2020-10-14 16:25李旭飞汪豪侯胜麟
大众科学·下旬 2020年1期
关键词:人才时代能力

李旭飞 汪豪 侯胜麟

摘 要:当前职业教育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应用人才的重要平台,可以有效提高人力资源水平。在中国制造转型升级阶段,国家需要综合素养较高的人才。因此,通过职业教育课程体系重构来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从而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人才。让学生在步入社会后,面临现实工作的压力,可以做到坚持奋斗,做一个德艺并举且具备“工匠精神”的技能型人才。

新世纪以来,信息技术发展如火如荼,传统行业被颠覆,新生行业被放到风口浪尖,各行各业均不同程度地收到了技术颠覆,以“信息更新快、消息传播快”为特点的大数据时代给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方式带来了挑战,传统的模式已经不能与信息化社会的需求相适应,大数据时代下新型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则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是建立在传统新闻传播人才与社会新闻传播需求相脱节的现实基础上,提出高效在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方面的桎梏,并以问题为牵引,结合新时代的大数据技术的浪潮,提出大数据时代新型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方向,优化人才培养途径,为社会源源不断输送合格新闻传播人才。

1当前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缺陷

新闻传播在社会生活中信息传播、舆论宣传等方面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新时代中,新闻媒体行业的规模在不断扩大,从业人员数量不断增加。目前,我国当前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主要依托高校,以高校中的师资力量为平台,这种培养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长期以来社会对新闻传播人才的基本需求,但传统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与大数据时代下的人才需求能力出现了断裂,当前高校中新闻传播人才培養的缺陷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课程设置固化,与现实脱节

现行的很多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课程是“为了新闻而新闻”,只顾在一些新闻传播的基本功上下功夫,而忽略了新闻的人文性与社会性。熟不知脱离了社会的新闻则没有任何意义,高校学生大学四年仅仅在新闻采访、写作、评论等传统能力素质上有所偏重,而其他跨学科、跨专业领域的知识几乎一无所知,这样就造成培养出来的人才空有理论而无法实践。比如,医学的新闻传播更多涉及医学、药学等专业知识;研究所的新闻传播更多设计模型构建、工程算法等等。而缺少专业性的新闻人才知识储备不足,感性认识固化,导致发展后劲不足,发展路子受限。

1.2师资队伍落后,无实践经验

作为一门应用型学科,真正的优秀新闻传播人才一定是深入基层一线的,能够第一手资料了解人生百态,故事百味。而现行的高效师资建设过于强调学历与理论知识储备的重要性,而大部分新闻传播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在硕士、博士阶段,都主要以理论研究为主,缺少一线新闻的历练与实践,导致相当一部分专业新闻传播学导师并没有真正接触过新闻的本质,导致知识传授越来越偏理论化,学生毕业之后,发现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严重脱节,高校没有能够针对性地培养学生,把握不好学生培养的方向,没有突出人才培养的特点,严重影响了人才培养的效率,造成了资源配置的不合理。1.3培养脱离实际,知识转化难当前,新闻传播专业毕业生存在一种普遍的现象,公司、企业、传媒公司都在高薪聘请有能力的相关人才,而新闻传播毕业生却不能达到企业与公司要求的能力素质,两者没有能够很好的对接,导致“企业招不到学生,学生进不去企业”的尴尬局面。造成这种现状的实质就是高校没能做好很好的人才需求调研,单方面去培养学生而忽略了学生最终的归处。新闻传播毕业生的知识不能内化为行为,说起理论一套套,却缺少实战能力、合作能力与沟通能力。

2大数据时代的特点

大数据时代是建立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对信息的收集、整合、处理、提炼等环节,达到对信息分析与应用的功能。早在20世纪60年代菲利普·迈耶针就曾提出过“精确新闻”一词,他认为在新闻报道时,应进行除去个人主观的情感与认识,应最大限度地使用社会调查、内容分析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对数据与信息进行收集与处理,以最大可能地还原信息真相,避免由于个人主观性导致了信息误解与信息错误。而后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这一理念得到了贯彻与实践,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从近期信息技术发展与大数据技术的不断改进现状来看,在一定程度上,大数据不仅是在数据与信息本身,还是指自身的数据处理能力,是指数据量规模超过了一般硬件与软件水平,而在规定时间内能完成数据收集、整合、处理的能力。大数据时代中,每个人的生活状态与生活方式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其主要的特点在于具有动态性、公开性、广泛性与社会性。大数据时代对社会变革的影响是深远的,同样,新闻传播人才在大数据时代的培养也变得异常复杂。

3新闻传播人才在大数据时代下的培养

对当前新闻传播人才的传统培养方式的额弊端进行分析,结合大数据时代的变革方式与时代特点,对大数据时代下的新闻传播人才有以下三点建议。

3.1优化教学,建立课程体系

大数据下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必须以需求为导向,而不能仅仅以新闻传播理论知识为核心,要强调技术性在新闻传播领域的重要性,可以在学生的大数据思维与分析能力上狠下功夫,高校要在理论知识与社会技术实践两方面做一个均衡,既要强调传统知识的厚重与传承,又要有针对性地重视学生大数据收集、处理于应用的实践能力。高校新闻传播教研室要提前做好市场需求调查,了解社会与企业对专业毕业生能力素质的需求点与重点,确立人才培养的纲领与目标,建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按纲施训,结合学生对新闻传播的认识基础与水平,逐渐培养学生的能力素质,形成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融合的额培养系统。比如在国外很多院校早就开设了计算机辅助新闻、数据新闻等融合信息技术与理论知识的交叉知识课程。香港大学开设的“数据新闻”,就是让学生去掌握GIS制图、数据挖掘和数据可视化方式等。

参考文献

[1]叶华.工匠精神:职业教育改革的突破与超越[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34(08):146-149.

[2]刘尚明.化工职业教育培育“工匠精神”的方法研究与途径选择[J].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2017(02):87-90.

[3]刘晴.高职培育“工匠精神”的现实困境与理性思考[J].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17,16(01):5-10.

猜你喜欢
人才时代能力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毛遂自荐
为国家选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