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简至美,右江石!

2020-10-15 15:37byChenWei
宝藏 2020年6期
关键词:右江青釉观赏石

文/陈 卫 by Chen Wei

右江,古称“骆越水”,地处我国桂西,全长700多公里,因在地理位置上与左江处于一左一右而得名。右江沿途风光旖旎,水流清明,以壮族为主的民俗风情浓郁。两岸独特的喀斯特地貌,造就了形态各异、色彩丰富的右江观赏石。

右江石以“江水”为媒,历经大自然亿万年的千锤百炼,造就出一方方水洗而出的“水石精灵”。右江石种众多,出产的红线石、青釉石、玛瑙花石、卷纹石、藕石、凝结石、梨皮石、化石、玛瑙、硅玉、籽玉、古铜石、紫砂石、彩陶石……有如芙蓉出水、洛神再世。它们或精巧奇绝、鬼斧神工,或神韵独到、线条曼妙。

一、右江石的历史

右江自古就是沿岸壮族人民“洗衣服的地方”。20世纪80年代,观赏石市场萌动之时,百色沿河一带几个县的石农也已开始捡拾河滩上裸露的观赏石,尝试性地融入到全国观赏石的队伍之中。到了90年代初期,河道上机械化程度较高的捞沙机遍布右江。开采河沙的高峰期,在易于采沙的河段,船舶非常密集。河面上船只鱼梭而行,鲜有空隙。几百米河道之间,有时甚至停靠着几十条用于捞砂、运输等大中小型船舶。而伴随着频繁的河沙采捞活动,右江河底的石头也陆续被搬上了河岸。在市场的促推下,右江石由早期的试探上市逐渐迎得人们的喜爱。到了2000年左右,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大,右江开始出现专门以捡拾观赏石为业的人员。

早年,右江沿岸农村的一些人家,家门口都会摆放几块坐得光滑锃亮的红线石。夏天纳凉,谈笑风生、清爽舒适。在有心收集红线石的人家,大院和整个楼层都摆放堆满着红线石,大大小小,随处可见。茶余饭后,往大院石堆上撒几瓢清水,任水流所到之处,红线突现,色彩辉映,妙不可言。谁家的红线石宝贝多,来往的宾客就多,老少爷们可夸口的聊资也就越多。可谓“壶里乾坤大,藏石天地宽”。

观赏石协会的出现,为右江石友提供了交流的环境。他们梳理市场的供需关系,极大地推动了整个右江观赏石市场的发展。三四十年之间,右江沿岸的百色、田阳、田东、平果几个县(市)的观赏石协会不断更迭换代,右江观赏石也在他们的推动下,逐渐走向全国各大石展。

“壮乡故地有瑰宝,天造地设竞展台。”曾几何时,右江沿岸那些随着季节更替裸露在眼前的鹅卵石滩已经成为过去,人们曾经在那上面欢快淋漓地奔跑,随意捡拾自己心仪的石头。曾几何时,那些岸边长条形石板、鹅卵石堆砌起来的“搓衣岩”悄悄从岸边消失,那古朴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场景已然从历史长河中淡去。今天,我们惟有在平心静气的闲暇时光,观赏形色各异、多姿多彩的右江石,领略和回顾这些独特的地域民族风情。

二、右江石的种类

右江石种类繁多,尤以红线石、青釉石、卷纹石、玛瑙花石等几个石种为代表。这几个石种名称全由民间的俗称而来,一直沿用至今,可见“名符其石”。且这些石种类出产数量相对较多,适合多层次玩家的口味,是右江石的“硬通货”。

人们提起右江石,首先想到的就是右江的红线石。石如其名,右江红线石以黄底红线为主要特征。质地坚硬,石肤光滑、细腻柔韧,水洗度好。干净的底色如画家的画布,任由红色的线纹在其上纵横流淌,形成或浓烈或清雅的画面。右江的各个河段都出产红线石,但尤以右江上游的百色和田阳段交汇处的数量多。右江的一些河段水势蜿蜒,深浅变化较大,水流湍急,水面下暗流涌动。奇特的水流环境,造就了水洗度绝佳的优质红线石。如田东思林段出产的红线石,光滑宝气,石肤柔绵细糯,红黄两色对比强烈,娇艳出彩、雍容华贵。

题名:【 太 极 】 石种:右江石 收藏:林春宁

中国人历来钟爱红黄这两种喜庆的颜色,而集两色于一石的红线石也在不知不觉中跃入人们的眼中,藏入人们的心中。红线石的画面以人物和自然风光为主,且以质坚、皮滑、色艳、纹韵的优良特征而被藏家广泛收藏。观赏红线石,只需记住“又鲜又红”四个字。“又鲜又红”原本诞生于田东早市不经意的吆喝。而这四字也是分辨红线石的秘方,是鉴赏红线画面石首要的标准。

右江青釉石(又名“青釉绿彩陶”),因以青绿色调为主而得名。青釉石有着硅化质地,尤其是青绿部分的硅化程度很高,近玉化。青釉石水洗度好,石肤光洁细腻,石型饱满,体量多在30厘米左右。青釉石以造型石为主,以类摩尔石造型为佳。佳品的青釉石,观之如行云流水,抚之如素雅的瓷器,细柔爽滑。青釉石出形者,线条走势流畅,气韵华贵,独具一格。思林段出产的青釉石不仅数量较多,而且品质佳的也较多。

题名:【 春 风 杨 柳 】 石种:右江百色彩玉石 收藏:阮金幸

题名:【 道 德 经 】 石种:右江石 收藏:阮金幸

题名:【 万 千 宠 爱 于 一 身 】 石种:右江红线石收藏:阮金幸

右江卷纹石多为黄褐色、黑灰色,偶有青绿色等色。卷纹石的卷纹具有立体感、层次感强的特点。优质的卷纹石,卷纹张弛有度,犹如用刀雕刻一般清晰。其卷纹如音韵舞动一般在石面扩散,意韵绵长。卷纹石出人物造型,多以罗汉袈裟为主题。好的人物卷纹石,头、身俱像,如身披袈裟、背负斗笠的达摩禅师。右江沿岸石市流行着“有头便是佛”的说法,“出头”的人物,鉴赏时多可考虑“佛”类人物题材。头、身出形到位的人物卷纹石可遇不可求。优质的卷纹石,纹路如袈裟僧袍,人物观感立现,禅意应运而生。

右江卷纹石中硅质玉化程度高的是极难遇到的。硅玉质的卷纹石,石质坚硬、密度大,两种质地相互交融,形成凹凸起伏的卷纹线条,构成如玄丝舞动、行云流水般的意境。有的玉质卷纹飘逸灵动,层次感非常鲜明,色彩清晰,细腻油润。其形有的似古代鹅羽所制的扇面,意趣高雅。

右江玛瑙花石(又名“右江壮锦石”“右江珐琅彩”),由多种质地组合而成。色彩丰富,常以红黄白为主色调,融合在黑色亮洁的底色之上,对比突出。玛瑙花石以水冲度好,质地细腻柔和、温婉适手,色彩对比明显、搭配得当者为佳。极品的右江壮锦红,红艳的色彩衬托出龙飞凤舞的场面,有的如“女”“子”挽手起舞,意喻歌舞升平,“好”运连连!让人如痴如醉,百赏不腻。

题名:大樸 石种:右江石 收藏:毛国花

玛瑙花石总体的特点是光洁细腻,质感油润,画面变化多端。人们常常把玛瑙花石称为“壮锦石”。确实,有的花石犹如一面精心编织的壮锦,尽显壮族民间灵性的魅力。有的玛瑙花石上面黑黄浅红交错,黑色为主体,黄红颜色集中在石心处,如深山埋藏的宝藏,让人眼前一亮;有的石面上黄色的玛瑙质喷张怒放,如佛家圣花在神秘的佛界绽放;有的质地光洁细腻,黄色和红色对比抢眼,整石似一尊端坐的佛,稳重、端庄、大气;有的白色部分画面占比大,如一汪水面上飘浮淡淡雾气的清泉,让人仿佛置身仙境一般;有的黑底黄线,描绘的画面生动,舞动的男女惟妙惟肖,比画家笔下的人物还要灵动三分;有的石形如碟,红黑白三色交融,演绎陆地与海洋的宏伟奇观;有的红色线条鲜艳入目,出鹿形、鹤形、齐白石笔下的“灵虾”……精巧可爱,神态颇有天成之意趣;有的表现出春意盎然的画面,多色交融,质地润滑细腻,轻微凹凸的浮雕手感,让人不仅感官上得到美的感受,连触觉上都能享受到美石的无限乐趣。

题名:【 古 扇 】 石种:右江石 收藏:梁衍时

除此之外,还有光滑质感有如黑色绸缎,用于案台镇石的黑墨石;精美韵致、奇味顿生的窝石、圈石;孔孔相连、意趣奇绝的藕石;圆环独到、线纹奇绝的青纹石;浑圆大气、青翠秀美的梨皮石;多质地整合一体,有如混沌初开的凝结石;色幽雄劲、大朴不琢的古铜石、紫砂石;水洗如瓷,色泽鲜艳,有如各色绸缎的红、黄釉特色彩陶石;晶莹璀璨、俏色欲滴的水晶、硅石、玉石、玛瑙;古风扑面、苍劲朴拙的远古兽骨、化石;以水皮著称、闻名遐迩,器形多样、让人眼前一亮的右江石器等等。

三、右江石市场现状

俗话说有需求就有市场。自从观赏石市场在右江沿河各县区形成产业后,砂石场传送带两侧捡拾观赏石、石器的人员陆续增多。据不完全统计,在观赏石行业兴盛时期,分布在百色、田阳、田东、平果等地的右江本地石农、石商、观赏石爱好者、收藏家达千人以上。这给右江观赏石市场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右江石的供货来源

1.捞沙船上的工人最早接触、捡拾右江石。他们一般3~4个人,进行船只日常操作和维护。除一名驾驶员,其余人员需进行排沙、卸沙等工作。他们在链斗、掏槽旁边查看机器运行情况的同时,是捡拾右江石的绝佳时机。很多优质的右江石,正是因为他们的辛勤劳作,才能完整捡拾、保存下来,再由石商输送到观赏石市场。

2.一些农闲时以捡石为乐的石农是捡拾右江石的主力军。在农忙过后,人们三五成群来到右江河岸边捡拾右江石。吃苦耐劳的他们在捡拾观赏石的队伍中异军突起,成为右江石一线的供货人员。右江的夏天骄阳似火,时或大雨瓢泼;冬天寒风刺骨,时或阴雨绵绵。但是这些在农耕中苦练一身本领的人们没有退却,他们甚至认为下雨天可让石头本色乍现,易于捡拾。遇到恶劣的天气环境,在高速运转的砂场皮带旁边,一般人盯着眼前飞逝而过的石头,不到几分钟就会感头晕目眩。而他们却能坚持一整天,一边看,一边快速反应出击。他们早出晚归,辛勤劳作,收获颇丰。晚上回家的时候,石商往往已经在等着他们的归来。现场出价收购,谈得来立马成交,场面异常热烈。

3.观赏石爱好者以独特的视角发现右江石。这突出反映在田东河段渔梁航运枢纽和田阳那吉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初期的捡拾过程中。由于观赏石爱好者的带动、讲解、传播,使得周边的村民逐渐加入到捡拾右江石的队伍。观赏石爱好者以自己的眼光发现右江石,也用自己的作品影响周围的人。他们利用业余时间守候在砂场运输砂石的皮带旁边,不管严寒酷暑,每天按时报到,不亦乐乎。在精品频繁出现的砂场,随处可见他们的身影。一个炎热的夏天,一条长约十米的皮带两旁蹲坐20多个观赏石爱好者。只见他们一边挥汗如雨,一边目不转睛,时不时迅速伸出沾满泥水的手,捡拾皮带上的观赏石。这是在一个真实的场景。美石的发现必须经历严酷的考验。正是有了他们的加入,右江石的品质和数量才逐渐得到保障。

(二)右江石早市

从2009年开始,田东县观赏石玩家自发设立观赏石早市,约定每周星期六上午,在中和路路口至县供销社的路边设点摆摊。这些摊点摆设的观赏石多由一线的石农从河边捡拾而来。早市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石商和观赏石玩家。特别是南宁、柳州的石商,经常光顾田东观赏石早市。由于市场对右江石的需求,这个早市在这么多年从未间断过。一大批优质右江石也正是从这里流通到全国各地。

现在,百色、平果也相继成立早市,且大有后来居上的势头。这些县(市)作为右江观赏石集散地,市场已经趋于成熟、稳定。由于高端玩家、藏家不断涌入,观赏石市场相应繁荣起来,右江赏石资源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拓展。百色、平果的石友觉得田东、田阳有好货,总想往田东、田阳走;田东、田阳的石友发现原来百色、平果货也不少,于是开始每周都来百色、平果扫货。由此,幸福了一线石友,常听石友打油诗曰:哪怕日夜累成狗,沙场阵地时时守。

(三)右江石的流通方式

题名:【 福 佑 一 方 】 石种:右江红线石 收藏:韦启力

20世纪90年代初期,全国观赏石市场出现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在全国观赏石爱好者骤增的同时,各地的观赏石石种也整装待发,粉墨登场。随着观赏石资源的流通,右江水石由于石种众多,画面、造型风格自成一家,很快在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地迅速传播、流通开来。右江石得到了观赏石爱好者的认可与追捧。

现在,右江观赏石发掘高峰期已经过去,虽然大部分右江石流通到外地,但是部分也存留在了本地藏家、玩家手中,通过创设合资或个人展览馆等一系列地域产业文化设施,广交天下宾客,辐射全国,形成了独特的民间休闲文化产业链,为地方文化产业发展起到良好的助推作用。

题名:【 智 者 】 石种:右江石 收藏:林春宁

随着右江石精品在全国各大石展上崭露头角,右江石的知名度已非同往日。靓丽的右江石如花似锦般在大众面前绽放,展现南国水石独特的魅力。有人说右江石是观赏石界的新贵,有人说右江石是观赏石界的后起之秀,有人说右江石大有蓄势待发的潜能……如果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不玩右江石,那真是太可惜了。右江石奇特多样的质地,幻化的色彩和图案,多变的造型,正适合独具慧眼的有识之士去探索、发现。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在快节奏的今天,掩一卷古籍,赏一方雅石,让内心淡泊、释然放空,已是一件难得的闲逸之事。“青灯古佛映明月,奇石书香留正果。”惟有雅洁的内心,方能体现静寂、无瑕的美。人们观赏右江石之余发出惊叹的同时,右江石也在用素净、至简的美默默陪伴着我们。这才是右江石真正的美!

猜你喜欢
右江青釉观赏石
飞龙在天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稿约
中国观赏石协会观赏石鉴评师业务评价办法
闭月羞花
右江民族医学院2021年招生简章
观赏石鉴评专业人员名单公告
哥窑青釉双耳彝炉
寿州窑瓷器釉色之流变
龙园观赏石交易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