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徽文化中蕴含的服装设计艺术元素的解析

2020-10-15 01:19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脸谱徽州民居

张 勇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 纺织服装分院,安徽 合肥 230011)

徽文化是根植于徽州地区的带有深厚区域地方特色的文化。徽文化涵盖的内容范围广博精深,主要有:徽商、 徽州宗族、 徽州历史名人、 徽州教育、 徽州科技、 新安理学、 新安医学、 程大位珠算法、 徽派朴学、 徽州戏曲、 新安画派、 徽派篆刻、 徽派版画、 徽州工艺、 徽州刻书、 徽州文献、 徽州文书、 徽派建筑、徽州村落、徽州民俗、徽州方言、徽菜、徽州宗教、徽州地理等,对徽州地区在明清时的政治、经济、社会、人们生活、文化等多方面进行全景式集中反映。徽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如徽剧、新安画派、徽派篆刻、徽派版画、徽派建筑、徽州雕刻等[1]。研究徽文化、传承徽文化、弘扬徽文化近年来方兴未艾。

本文以徽文化特征元素为素材进行服装设计,可以更好的展现当代安徽人的精神风貌,更好的弘扬安徽这块热土深厚的文化特色,更好的展示徽文化的独特魅力。

1 徽文化特征元素解析

1.1 徽剧

徽剧起源于明朝,又称“徽调”、“二黄调”[2]。清朝时期四大徽班进京,并以此为起点逐渐形成国粹京剧,可以说徽剧是京剧的前身。徽剧中可以作为服装设计艺术元素有许多,如徽剧的服饰和徽剧脸谱,如图1、图2所示。

图1 徽剧《惊魂记》剧照

图2 徽剧脸谱在服装中的应用

徽剧的服饰以明朝的服饰为基础,并参考前代的服饰款型,经过艺术加工和美化形成,到清朝年间成型,反映了当时徽州的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水平,也反映了徽州人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思维,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徽剧服饰多以棉、绸缎原料为主,在服饰中运用了大量的图案元素,如梅、兰、竹、菊等植物、吉鸟瑞兽、祥云龙凤等传统的图案。这些图案构图合理生动,丰富多变,极具象征性。缝制手法大量的运用平金银绣、平绒绣等。徽剧服饰色彩以红、黄、蓝(绿)、白、黑居多。徽剧脸谱富有象征性,不同角色行当脸谱的造型也不相同。徽剧脸谱能反映出角色人物的性格特征,不同的脸谱图案和用色具有不同的含意。徽剧脸谱图案丰富,用色大胆,具有象征性,呈现符号化。徽剧的服饰图案、服饰用色、徽剧的脸谱等艺术元素在服装设计中都可以作为创作素材加以运用。如图2所示,将徽剧中李元霸脸谱形象进行艺术抽象的再创作,运用在T恤的前襟上。以黑色为主色调,大胆使用黄、橙色进行点缀,起到画龙点睛作用。色彩饱满,韵味独特,传统与时尚有机结合,深受年青人喜爱。

1.2 徽州建筑

徽州建筑主要包括徽州民居、徽州祠堂、徽州牌坊,被称为徽州“古建三绝”[3]。徽州民居追求天人合一的儒家思想理念,并深受程朱理学的影响。徽州民居一般依山而建,背山傍水,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用色讲究朴素无华,采用粉墙黛瓦。蓝天白云之下,以黑白为主色调的民居错落有致、星星点点的布散在青山绿水之间,构成一幅世间桃园的写意中国画,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的画卷。徽州民居高围墙、深天井、明厅堂、四水归堂。民居房柱简单朴素,房梁则有精美绝伦的雕饰。徽州人聚族而居,尊崇祖宗,严守孝道。宗族强大,讲究长幼尊卑,等级森严。由于徽州的祠堂在旧时的宗法制度和旧时徽州人的内心精神世界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每个宗族都非常重视祠堂的建设。徽州祠堂多布局严谨,规模宏大,雕刻装饰精美,威严而肃穆。徽州牌坊是封建社会中最高的荣誉象征。徽州牌坊种类众多,形式各异,雕刻精致,造型精美。反映旧时徽州家族的最高荣光。

徽州古建三绝中有许多艺术元素可以运用在服装设计中。如:(1)“商”字门。“商”字门用在入户门门楼、过道梁枋、仪门边门上方。“商”字门由梁托、月梁、雀替构成。梁托外形似元宝,有聚财之意。月梁形似新月,中间微微拱起。梁上饰以木雕,外观奇秀。雀替起稳定与装饰作用,雀替上雕刻与月梁上遥相呼应。“商”字门结合金文“商”字字型结构,造型独特,是徽州古建中很具特征的元素之一,如图3所示。(2)马头墙。马头墙是徽州建筑中最具特征的符号元素如图4所示。黑白对比之间起伏不平又错落有致,如万马奔腾,跃然当空。富有极强节奏和韵律感[4-5]。在服装设计中是极好的创作图案元素。(3)窗。徽州民居中都采用高墙小窗。窗户都开的很小很高。独特的高墙小窗比例在设计中也是不错的元素。

图3 徽州“商”字门

图4 徽州马头墙

图5 “商”字门元素在服装中的应用

图6 漏窗、街巷、庭院元素在服装中的应用

(4)天井。徽州民居“有堂皆井”,利用天井进行采光,讲究“四水归堂”。四周封闭,仰望蓝天,构建别有洞天的景观。仿佛这方天地能容纳天地万物,洞悉世间百态。构筑个人的精神世界与天地万物的联系。天井在徽州建筑中是富有个性、饱含着精神文化底蕴的特征元素,是非常奇特的艺术构思。(5)牌坊。徽州是牌坊的天然博物馆。造型各异,集中体现了封建的礼教和伦理道德,每一座牌坊都有一个久远的故事在传诵。有着深刻的历史人文价值。因而牌坊外在的造型和内在的历史人文元素都可是服装设计创作元素。如图5所示,小礼服在款型设计中就灵活运用了徽州建筑元素中的“商”字门造型,该小礼服造型新颖别致,端庄典雅,赋予服装特有的文化韵味。图6系列的服装设计中运用的徽州建筑中的漏窗、庭院、街巷等元素,富有浓厚的徽文化气息。

1.3 “徽州三雕”

“徽州三雕”是指徽州木雕、砖雕、石雕[6-7]。徽州古建中多运用徽州三雕作装饰构件。如徽州民居中入户门罩、院墙中的漏窗以及牌坊多采用石雕;砖雕在徽州古建装饰构件中多装饰于门罩、窗罩、镂窗、照壁、民檐、屋顶、屋翎等之上;木雕则在古建中常用于房梁、梁托、斗拱、雀替、华板、窗后、栏杆等处。雕花撰朵、富丽繁华、婉转流动、琳琅满目。木雕既考虑美观,又重视实用,大凡窗子下方、天井四周上方栏板、檐条,采用浮雕较多;在梁托、以至月梁上使用圆雕较多。此外,床与衣橱等家具使用木雕较多。这些家具采用高级木料,木雕图案精美别致,并用朱漆和金箔装饰表面,使其更加鲜活生动。“徽州三雕”中雕刻内容包罗万象,不仅有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民俗风情,还有山水景物、植物花卉、传统吉祥图案等,如图7所示,反映了徽州人的日常生活、精神追求和对生活的美好祝愿。雕刻中既有许多单一形式的图案,如在窗棂上采用的万字纹、冰裂纹、回纹、云头等,也有许多组合形式的图案,如将动物、植物、人物、文字等组合在一起,表达象征寓意。如在屏风上面将梅、兰、竹、菊组合雕刻在一起。将蝙蝠与福、寿文字组合在一起等。这些丰富的艺术宝库里为我们的服装设计提供无穷无尽的图案符号元素和各种各样的灵感火花以及深厚的文化内涵。图8中这件连衣女裙设计中就有徽州民居窗户常用的冰裂纹的元素,使女性优雅中透出干练利索的气质。

图7 徽州石雕“喜上眉梢”和木雕冰裂纹

图8 徽州木雕冰裂纹在服装中的应用

1.4 徽州版画

徽州版画起源于刻书,多作书中插图。徽州版画是画家、刻工以及书坊主合作的产物。为适应明朝中期社会风尚变化,徽州版画改变过去版画中以粗细条的表现手法,采用白描手法造型。线条细如发丝,以缜密工整、秀丽妩媚见长,抒情气息浓重。“精工秀丽”是徽州版画的作风,去掉了以前大面积的黑白对比,用线条的曲直、粗细、疏密来表现物体的体积质量、空间远近关系[8-9],如图9所示。徽州版画在版画艺术领域中拥有出色的成就。例如黄兆圣绘图本《状元图考》和《闺范》,出自虬川黄家兄弟刻制而成,其线纹细如发丝,转动柔和,景物如山石、地砖、窗棂都刻得繁密工细,显示了高超技术,具有典型徽州版画风格。这些版画多表现人物故事、风景、动植物等。是服装设计天然的图案素材来源库。图10就是取自花草图案,版画运用到女性裙装,自然质朴,别有韵味。

图9 徽州版画

图10 徽州版画在服装中的应用

图11 黄山迎客松

1.5 徽州山水

徽州地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境内群峰争秀,岭谷交错,层峦叠嶂,山灵水秀。其中黄山最为著名。黄山在徽州西部,峰险岭峭,劈地摩天,重岩叠嶂,魅力奇魄,闻名中外。山中有迎客松、送客松等奇松。还有飞来石等怪石,以及闻名遐迩的云海。迎客松姿态优美,雍容大度,如人伸出一只臂膀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已成为黄山的标志性景观,也是体现安徽人热情好客最好的象征形象,如图11所示。新安江从徽州发源,自西而东穿境而过。此外还有牯牛降、齐云山等,这些徽州大好河山的美好形象都可以成为服装设计的视觉图形素材。图12就是将秀丽徽州山水-黄山以水墨画形式运用到服装设计中。名贵的真丝面料配合秀丽的黄山风景水墨画,更衬托出东方女性特有的柔美气质。

图12 徽州山水在服装中的应用

2 结语

徽文化内容涵盖广阔,是一座拥有奇珍异宝的艺术宝库。对这座宝库进行潜心的发掘,会提炼出许多服装设计中可以加以运用的艺术创作元素。例如徽剧服饰、脸谱;徽州古建的“商”字门、马头墙、天井、粉墙黛瓦、高墙小窗;还有徽州石雕、砖雕、木雕中花鸟鱼虫、珍禽瑞兽;徽州版画中的人物形象、风景民俗;徽州山水的黄山飞来石、迎客松等等。这些徽文化元素内涵丰富、地域特色明显。通过抽象、意象等手段加以设计变化,设计出的服装更能符合现代的审美情趣,同时也能更好的传承弘扬徽文化,更好的展示徽文化的独特魅力。

猜你喜欢
脸谱徽州民居
高山仰止处 幽密跌宕地——徽州大峡谷
民居摄影
民居书画
徽州人
民居智库
民居摄影
做个脸谱迎『六一』
灶王爷的“脸谱”
溪边桥下,春里徽州
走徽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