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解毒汤对人胃癌SGC-803细胞株作用的实验研究

2020-10-15 09:24高东霞1盖广东1张士刚2李加庆3孙付军4桑晓光殷晓敏孙通华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0年18期
关键词:黄连引物胃癌

高东霞1 盖广东1 张士刚2 李加庆3 孙付军4 桑晓光* 殷晓敏 孙通华

1.山东省沂南县妇幼保健院,山东 沂南 276300;2.山东省泰安市中医医院,山东 泰安 271000;3.山东省沂南县人民医院,山东 沂南 276300;4.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山东 济南 250014;5.山东省寿光市人民医院,山东 寿光 262700

胃癌(Gastric Carcinoma, GC)是最常见的消化道系统肿瘤,目前仍是影响全球的一大健康问题,其发病率在肿瘤中高居第五,死亡率高居第三[1]。在我国胃癌发病率也一直居高不下。尽管早期胃癌患者可通过手术治疗,然而胃癌的复发,转移及耐药等问题仍然令人堪忧。中药因其表现出增效减毒作用,是治疗恶性肿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寻找一种能够提高治疗胃癌疗效的中药具有重要的意义。

黄连解毒汤由黄连、黄芩、黄柏、栀子组成,是常用清热解毒代表方剂之一,可泻火解毒、凉血止血。现代报道该方含有小檗碱、黄芩素等[2]抗肿瘤活性成分,有明显抑制恶性肿瘤的作用[3]。近年来已有研究把黄连解毒汤用于肿瘤治疗,动物实验证实[4-5],黄连解毒汤对小鼠体内、体外肿瘤生长均有抑制作用。现为进一步研究黄连解毒汤抗肿瘤疗效,本实验采用体外培养技术,以人胃癌细胞SGC-803模型,探究黄连解毒汤抑制其增殖、迁移及凋亡情况,为黄连解毒汤治疗胃癌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1 材料

1.1 药物 黄连解毒汤由黄连、黄芩、黄柏、栀子按原方比例(3∶2∶2∶3)配制而成。将全部药物混合,浸泡,煎煮,二煎后均匀混合,置于蒸发仪上,浓缩为1.4 g/mL的黄连解毒汤;药液1200 rpm离心两次后取上清,置于微量离心管,1300 rpm5 min超速离心一次;集上清,0.22 μm 微孔滤膜过滤除菌后于-20 ℃冰箱保存备用。

1.2 细胞株 SGC-803 胃癌细胞株(购于南京凯基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1.3 试剂 胎牛血清(杭州天杭生物科技公司公司);RPMI-1640 液体培养基(含10%FBS,青霉素100U/L,链霉素100U/L,赛默飞世尔科技公司);CCK-8试剂盒(亚科因生物技术公司);AnnexinV/FITC 试剂盒及线粒体膜电位试剂盒(贝博生物公司);Bcl-2、Bax、Caspase3 等购自武汉三鹰生物技术公司。

2 方法

2.1 细胞培养 选用10%胎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进行人胃癌MGC-803细胞培养。在37 ℃、5%CO2的细胞培养箱中培养,每2~3 d传代一次,细胞呈单层贴壁生长,在细胞达到指数增长期时开展实验,制成单细胞悬液,按所需浓度接种使用。

2.2 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 实验共分3组:空白组;对照组:培养基(90%RPMI1640+10%FBS);实验组:设0.5%、1%、1.5%、2%、2.5%五个不同中药浓度(用培养基配制)。CCK-8增殖检测试剂盒测定细胞活力,取对数生长期MGC-803细胞制备细胞混悬液;调整细胞浓度为5×104/mL,进行细胞计数;接种于96孔板,每孔加培养液100 μL,每孔细胞数为5000个,每组设平行6个复孔,共铺3块96孔板;按设计对不同实验组细胞进行加药,于培养箱中按不同时间段分别培养24 h、48 h、72 h,检测时吸出相应的96孔板内液体,反应液取CCK-8和培养基以1∶9的比例配置,每孔加入100 μL,继续培养2 h;置于全自动酶标仪中,设定参数(波长490 nm、中等强度震荡10 min),检测各孔的OD值。实验重复3次,并记录结果。抑制率(%)=[1-(实验组OD值-空白组OD值)/(对照组OD值-空白组OD值)]×100%。

2.3 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率 对照组:RPMI-1640;实验组:黄连解毒汤(浓度:MGC-803细胞用RPMI-1640配制)。调整细胞浓度为1.5×105/mL为细胞计数;将细胞接种于6孔板,每孔2 mL;待细胞密度至70%~80%时,用100μL规格枪头划痕;PBS轻柔洗涤2次,去除漂浮细胞;显微镜拍照记录初始划痕范围;按设计对不同实验组细胞进行加药,继续培养;24 h、48 h后,再次拍照记录细胞划痕范围,计算细胞迁移率。细胞迁移率=迀移距离/划痕宽度×100%

2.4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 对照组:培养基(90%RPMI1640+10%FBS);实验组:黄连解毒汤水提物(浓度:MGC-803细胞,用培养基配制)。在含90%RPMI1640+10%FBS的培养液中常规培养细胞,消化细胞,离心5 min,弃上清,收集细胞;用培养基重悬细胞,计数细胞,调整细胞浓度为1.5×105/mL,接种于细胞培养皿中培养细胞,使细胞贴壁,培养至细胞基本覆盖培养皿底部。加入黄连解毒汤的培养液,继续培养。48 h后从培养箱中取出,收集细胞培养液,冷PBS洗涤细胞2次,消化,收集所有细胞。离心,再用PBS洗细胞2次,吸弃PBS。加入400 μL×Binding Buffer缓冲液重悬细胞;将细胞转移至流式管中;加入 Annexin V-FITC和5 μL PI,在避光处轻轻混匀,孵育细胞15 min;1 h内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记录实验结果。

2.5 qRT-PCR检测细胞相关基因mRNA的表达 对照组:培养基(90%RPMI1640+10%FBS);实验组:黄连解毒汤(浓度:MGC-803细胞,用培养基配制)。收集黄连解毒汤水提物处理过的MGC-803细胞总RNA,以其反转录合成的cDNA为模板,β-actin为内参进行qRT-PCR 检测,每组实验重复三次。得到的数据采用2-ΔΔCt计算获得细胞中Bcl-2、Bax、Caspase3 mRNA 的相对表达量。利用PrimerPremier5.0软件设计引物,β-actin上游引物为5′-AACAAGATGAGATTGGCA-3′,下游引物为5′-AGTGGGGTGGCTTTTAGGAT-3′;Bcl-2上游引物为5′-CGACTTCGCCGAGATGTCCA-3′,下游引物为 5′-TTGACTTCACTTGTGGCCCA-3′;Bax上游引物为 5′-ATGATTGCCGCCGTGGACAC-3′,下游引物为 5′-CCACCCTGGTCTTGGATCCA-3′;Caspase3上游引物为 5′-CATGGAAGCGAATCAATGGACT-3′,下游引物为 5′-CTGTACCAGACCGAGATGTCA -3′。增反应程序结束后,以2-ΔΔCt方法计算目的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

3 结果

3.1 黄连解毒汤不同浓度、时间对MGC-803细胞増殖的抑制率 由表1可知,随着黄连解毒汤用药浓度及用药时间的增加,胃癌MGC-803细胞增殖水平被逐渐抑制,呈现时间及浓度依赖性,与对照组、空白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1)。

表1 黄连解毒汤不同浓度、时间对MGC-803细胞増殖的抑制率

3.2 黄连解毒汤对MGC-803细胞迁移的影响 由表2可知,在同一作用时间,黄连解毒汤干预的实验组MGC-803细胞的迁移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1),提示黄连解毒汤对胃癌MGC-803细胞迁移能力明显抑制。

表2 黄连解毒汤对MGC-803细胞迁移的影响

3.3 黄连解毒汤不同浓度、时间对MGC-803细胞凋亡的影响 由表3可知,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显示,同一作用时间,不同浓度黄连解毒汤干预下MGC-803细胞的细胞凋亡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

3.4 黄连解毒汤对胃癌细胞相关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 由表4可知,qRT-PCR结果显示,经黄连解毒汤干预后Bax、Caspase3 基因mRNA表达上调,Bcl-2基因mRNA表达下调,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黄连解毒汤不同浓度、时间对MGC-803细胞凋亡的影响

表4 MGC-803细胞相关目的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

5 讨论

黄连解毒汤,君以黄连入上焦而清心除烦、入中焦而祛湿热之邪;臣以黄芩、黄柏相伍,黄芩以攻中上焦湿热,黄柏以走下焦而除湿热诸证;佐以栀子通泻三焦湿热,引火下行,四药相辅相成,共奏泻火解毒、治疗三焦火毒之效。中医学认为,肿瘤其证多属本虚标实,胃为仓廪之官,受纳腐熟水谷,脾胃运化失司,湿热蕴结,气血热毒瘀滞,胃络被热毒所伤而致血败肉腐,发生病变。黄连解毒汤以清热解毒为法,清解蕴结之热毒,是治疗胃癌的主要治法之一。本实验采用经典的黄连解毒汤干预胃癌MGC-803细胞,该方被证实具有抗肿瘤作用,其有效成分小檗碱、黄芩素等抗肿瘤活性成分,有明显抑制恶性肿瘤的作用,可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分裂,从而抑制其增殖[3]。

研究以人胃癌MGC-803细胞作为研究对象,对黄连解毒汤的抗癌作用及机制进行了相关探索。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黄连解毒汤的浓度及用药时间的增加,MGC-803细胞增殖水平被逐渐抑制,且呈现出药物浓度及时间依赖性;在药物作用 24 h、48 h时,MGC-803细胞的早期、晚期凋亡率均有升高,随给药浓度的增高,凋亡率明显上升,由此可见,黄连解毒汤可以有效促进胃癌细胞的凋亡,且可能主要作用于早期凋亡,并呈一定浓度相关性。细胞的增殖与凋亡始终保持动态平衡,可维持细胞群体数量的稳定,当动态平衡被打破,细胞凋亡失常,成为肿瘤形成的重要病理基础之一,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认为黄连解毒汤通过抑制胃癌MGC-803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是黄连解毒汤方降低胃癌患者复发率及转移率的重要途径之一。经黄连解毒汤干预后Bax、Caspase3 基因mRNA表达上调,Bcl-2基因mRNA表达下调。报道证实[6]Bax和Bcl-2是Bcl-2蛋白家族成员之一,与细胞凋亡和肿瘤发生发展有关。这与本次研究结果相符,黄连解毒汤可诱导MGC-803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发生改变,Bcl-2表达量下降,Bax表达量上升,Bcl-2/Bax比值下降。此外,有研究表明,Bcl-2/Bax在线粒体中定位决定凋亡的发生,其比值与凋亡水平有关[7]。以上研究结果表明,黄连解毒汤诱导胃癌细胞MGC-803凋亡,可能是通过线粒体途径。本实验揭示了黄连解毒汤抗胃癌侵袭的作用机制,为开发新型抗胃癌药提供了中药的理论依据,更好的将基础医学研究成果应用至临床工作中,从而建立最有效的治疗手段。

综上所述,黄连解毒汤能够通过诱导细胞凋亡抑制胃癌细胞MGC-803增殖,并且还抑制胃癌细胞迁移能力。此外,还可能通过影响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的表达,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然而,细胞信号通路极其复杂,对胃癌细胞作用是否还影响信号通路及存在更多的潜在作用机制,目前仍不清楚。尽管如此,研究结果证实了黄连解毒汤具有明显抗肿瘤作用,可能会是治疗胃癌一种新的治疗策略,为临床胃癌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猜你喜欢
黄连引物胃癌
DNA引物合成起始的分子基础
高中生物学PCR技术中“引物”相关问题归类分析
碘-125粒子调控微小RNA-193b-5p抑制胃癌的增殖和侵袭
花菜类杂交种纯度鉴定SSR 核心引物筛选
青年胃癌的临床特征
不一样的“双黄连”
黄连及其有效成分降糖作用的研究进展及量效关系
明悉引物设计 参透PCR技术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早期胃癌诊疗中的应用
“小矮子”黄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