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观的历史走向

2020-10-15 00:53廖文铭
时代人物 2020年17期
关键词:价值实践

廖文铭

关键词:真理观;价值;实践

对于真理的探寻一直是哲学的核心问题之一。在西方哲学中,真理一词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在古希腊时期,可以用“Alētheia”一词来表明真理,该词在维基百科里是披露的意思,还有另一种解释是去蔽。古希腊哲学主要想要解决的是“本体”的问题。不难理解,在古希腊讨论存在时,哲学家们想要披露出永恒存在,使事物成为可能的思想。一开始古希腊哲学家关心世界起源问题。他们试图以唯一不变的至高真理解释世界的本质。例如,巴门尼德的“存在”、柏拉图的“理念”都是在寻求永恒不变来解释世界。

古希腊自然朴素真理观。巴门尼德对“真理之路”和“意见之路”做出了区分。意见之路依靠的是人的习惯和感觉来认识,而真理之路依靠的是人理性来思考。它们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巴门尼德寻求一种唯一确定性的这种思维方式被后来的恩格斯所批判。巴门尼德的认为能够被说和被想的与存在是同一个东西,这一想法也就是思维与存在大的同一。这一想法在马克思那里同样受到了批判:“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即,离开语言,人类是无法思想的。巴门尼德也没有关注到真理的实用性问题,这也导致巴门尼德对真理的理解的武断、静止。传统西方哲学的为寻求真理的确定性可以说是理性主义的萌芽。

十七世纪抽象真理观。笛卡尔对意识深刻的挖掘下得出:“我思故我在。”这一个能够思考的我是确定无疑的存在。在笛卡尔看来,那些如同我思故我在般清楚明白的东西就是真理。但是这些完全依赖于理性思考下的结论如何能够与现实相符合的问题,也就是前面所提的思维与存在如何同一的问题,笛卡尔最终还是搬除了上帝来解决。经验论与笛卡尔思辨的方式相反。他们从感性的,现实的事情出发,通过归纳总结来得到一些普遍的规律。这一方式联系了现实,但是却走向了休谟的不可知论。休谟认为,既然我们要从经验出发,那么我们只能找到与我们“印象”相对应的“观念”,那些没有经验到的东西我们无法得知。

黑格尔对真理观的调节

唯理论所阐述的把握真理的方式,是通过对意识的深度挖掘。这样的把握方式具有局限性。因为,这些思想只能是孤立起来去抽象的产生概念和有局限性的思维来把握真理。并且他们最后还把上帝给搬了出来以解释这种方式的合理性。在黑格尔看来,这样去认识把握真理存在有信仰的因素,反思的作用最终依赖于虚空的东西就能认识真理。但真理并不是唯一确定的,它是无限的,永恒的,这种孤立的抽象的思维方式的出来的东西并不能充分有效的把握真理。经验主义就是试图改变这种方式。它放弃了常被诟病的抽象思维,把经验假定为各种认识的唯一基地。经验主义方式的出现是对前面把握真理方式的发展和另一种出路。唯理论的方式局限在孤立的思维形式里,它缺少了与具体的内容的联系,不能自为地从它的普遍性进展到特殊化;同时,由于没有一个稳固的支点,因而不能证实一切事物的可能性。黑格尔认为,当这种方式表明其自身不能令人满足时,把握真理的任务就自然导向经验主义。然而,经验主义最终也陷入它无法解决的不可知论中。

黑格尔在作为自己哲学体系导论的 《精神现象学》中明确提出真理是实体即主体的思想。因为能自身运动,能以否定的方式实现自己的现实存在者必然是主体。由此,黑格尔就把这种通过否定性重建自身的同一性称为绝对真理。在黑格尔看来,真理是预置了它自身的终点的,同时终点也是在的起点,它在黑格尔的否定性环节这个中介性的作用下得到自身发展而成为完善的圆圈,是实体与主体的同一。在黑格尔那里,把握真理就离不开哲学的概念属性,哲学方法对真理的把握具有有效性、可靠性。这样,黑格尔真理观念就具有一种明显的内在的方式,这种内在方式在黑格尔体系里具有完整的自洽性。它与以往哲学通过对外在的思考感知的方式来把握真理有完全不同的理解。

否定性环节在黑格尔那里是形成绝对真理的一个积极环节,这样的真理必定需要以自身发展来成为完满,这种内在的真理形成过程就以此避免的要在外在的去寻求原初的或以虚空为依据的思想的统一性。这种原初的或以虚空为依据的思想,还存在许多无根据的东西而达不到绝对的真理。因为这样的真理观仅仅依靠感觉和直观并没能达到哲学的高度。对于黑格尔哲学而言,要把握这种绝对真理,首先需要明确真理只存在于概念中,而非存在于流行观念所认为的直观或直接知识中。

马克思对黑格尔的批判与继承

黑格尔的真理观对马克思影响主要在方法论上。黑格尔在《逻辑学》中从三个阶段即主观、客观和绝对精神来展现心灵目的论的发展或者说思维的运动过程。黑格尔通过这种内在的思维运动过程来发展自己的真理观,在他设立的存在物都是一些内在的概念化的东西。而马克思对此的继承把黑格尔内在的思维转化为了社会存在的基础。同时马克思也保留了黑格爾“扬弃”的辨证方法。黑格尔企图证明的外部世界还是局限在他的内在概念思维里,仍然处于他的绝对精神中。马克思超越的地方在于突破这一概念化的思维寻求“对象性的活动”以连接外在的与人不可分的自然界。马克思的真理观是与“共产主义运动”相联系的,这也是马克思 “真理必须走向现实并扬弃现实”思想的重要体现。

现在面临一个黑格尔所提出的问题:“现实与思想 ( 或确切点说理念) 常常很可笑地被认作彼此对立。”概念性思维与辨证法固然重要,但真理与现实必定是密不可分的。在马克思看来,人本身就是自然的产物,人的思维也应该走向现实、走向客观。马克思的真理必然是走向现实并扬弃现实。可以看出,真理只有走向现实才能够体现其确证的力量,而不是停留在内在思维和理论上关于马克思对黑格尔真理观的继承与批判是的真理更加贴近生活,更加符合“共产主义”理念。同时也是对西方真理观念的一个发展路径,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发现世界、改造世界。

马克思真理观

符合论是传统哲学的真理观主流,传统的哲学家们都在为真理寻求一个确定的基点而不考虑人的主观与客观事物的联系。例如前面提到的巴门尼德的“真理与存在的同一”、黑格尔的“绝对精神”。这些符合论真理观 ,主体与客体之间已经处于一个静止的位置 ,它们脱离了现实的基础而处于一种绝对理想的状态,这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理论的基础却无法用于现实生活里,把真理看作某种超越并外在于人类实际生活的知识 ,形而上学的气质表现十分的明显。无论唯心主义还是旧唯物主义 ,都不懂得实践是真理性认识的基础、源泉和检验真理的标准。

对于费尔巴哈把真理仅仅看成对外部世界的适应和直观反映这一观点,马克思批判道,作为自然界社会中的人,我们周围的世界已经是通过人的活动所塑造成的样子,这个世界已经是一个一直被改造着的世界。外部世界给与我们的反映已经不可能是纯粹的直观的了,它与作为自然的社会中的人之间有着不可分离的联系。自然界已经打上了人的烙印,不依赖于人而直接显现的客体事物已经不存在了。对于外部世界,我们要有这样的一种观念:人所想要寻求的普遍真理必然要走入主客体相互影响的自然界。

我们想要去把握事物的規律以供人类所认识,事物的规律是在运动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本质与内在的联系,它不仅仅独立的处于现象界,而且需要人的理性加以认识。这样的旧唯物主义把人与自然的事物机械的割裂开来,使得人对于外界事物的认识处于一种禁止的单向的活动。这样,就失去了人对事物的能动作用。

马克思真理观不仅强调了人的主观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作用,也强调了意识能动性的方向问题,即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和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之间的辩证关系。人的主观与客观事物之间辨证的结合为人的活动提供了有效的基础。

马克思真理观的有效性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核心,发展需要实践,创新需要实践,同时发展创新的成果也需要再回到实践中接受检验,并随着实践的不断深人而不断发展和完善。马克思真理观将主客体与实践有效的结合起来,将真理辨证的与社会实践相联系。以实践为根本,我们所面对的现实生活世界就变的活动、多样化起来,这样的世界必然让人们的生活变得丰富起来。

在马克思看来,“我的普遍意识不过是以现实共同体、社会存在物为生动形式的那个东西的理论形式。”马克思对现实与人的关注使得他的真理观与以往内在化的解决真理问题的理论中凸显出来,更加的能够给人所接受,也更加的能够检验。这也是马克思真理观在中国的传播得到如此巨大的成功的基础。中国共产党正是看到了这一真理观的有效性、现实性,这样一种革命性的真理观充分的考察了现实点的社会条件和基础,在面对现实复杂的中国国情的巨大考验时,为我们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这也是马克思主义能够对中国的发展提供可操作性的理论基础的原因。马 克思主义真理观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运用中体现一个重要准则 , 就是价值认识与事实认识、价值真理和事实真理在实践基础上的辩证统一。

真理与价值的辨证统一使的问题存在多样的处理方法,并非是非此即彼。而现代西方盛行的是实用主义的真理观。实用主义“把采取行动看作谋生的主要手段,把开拓创新看作基本的生活态度,把获得成效看作生活的最高目标”。实用主义主张“有用就是真理”,在无论是个人还是市场,这一原则似乎都能够为人们的目的确定一个方向。考虑利益的最大化是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的,按照这样的思维方式,实用主义是能够被大多数追求利益的人、社团所接受的。然而,实用主义强调的利益最大化并没能够辨证的看待现实问题,可以说这是一种偏理想化的状态。

实践证明,在复杂的中国社会主义现实生活面前,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能够为我们党和人民提供有价值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真理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真理的总体看法和认识。价值观是对价值关系和价值意识的总体看法和认识,是判断和评估价值意识的重要准则。人的价值意识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并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相关的实践活动的直接动因和动机,成为人们实践活动的直接性的精神调控因素。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所主张的价值取向与人类发展方向相一致,以保护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价值判断尺度。马克思主义的最高价值追求就是要在真理与价值髙度统一的基础上实现工人阶级和人类的彻底解放,实现共产主义。

参考文献

[1]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M]商务印书馆,1981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09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人民出版社,2009

[4]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0

[5][德]黑格尔著.贺麟,王太庆译.哲学史讲演录( 第 4 卷)[M]北京: 商务印书馆,1959

[6][德]黑格尔著.贺麟,王玖兴译.精神现象学(上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7][德]黑格尔著.先刚译.精神现象学[M]人民出版社,2013

[8][德]黑格尔著.贺麟译.小逻辑[M]商务印书馆,1980

[9]郑光辉.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再认识[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11)

[10]白顺清,李利人.论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必然性及其现实价值[J]求实.2016(07)

[11]杨文极.实用主义研究的现代意义[J]社会科学辑刊,2010(24)

[12]迟晓晨,樊勇.马克思主义真理观——一种实践的真理观[J]文化学刊,2018(07)

[13]许斗斗.真理必须走向现实——马克思对黑格尔真理观的批判与超越[J]哲学动态,2019(03)

[14]许斗斗.论马克思真理的现实性 [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8(05)

[15]杨柳.对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界定性的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16(02)

[16]高家方.马克思真理观的实践变革与当代价值[J]学术研究,2012(09)

[17]刘伟,谭彦德.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时代价值[J]毛泽东研究,2018(09)

猜你喜欢
价值实践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一块石头的价值
小黑羊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