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止食物浪费 从珍惜每一粒“盘中餐”开始

2020-10-15 00:41徐兴利黄家伟
食品界 2020年9期
关键词:盘中餐餐饮企业菜品

徐兴利 黄家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句告诫人们珍惜粮食、勿要浪费的诗句想必很多人都对其印象深刻。节俭是刻入中华民族骨子里的传统美德,但在日常生活中却屡屡出现铺张浪费的行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多种多样,究其根本,是少了一份对食物的敬畏、对生产者的感恩、对社会的责任。在生活富足的时代,我们更应发扬勤俭节约的精神,为了自己,为了社会,更为了尚在温饱线以下的人们。

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物质需求得到极大满足。饮食习惯由多年前“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健康”方向转变,但在追求物质基础的同时,食物浪费这一不良饮食习惯也悄然滋生。当人们觉得再也不用为吃饭而发愁时,铺张浪费的心理不知不觉间成为一些人对待食物的态度,如何扭转这一消费心理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

世界自然基金会与中国科学院联合发布的《2018中国城市餐饮食物浪费报告》显示,餐饮业人均食物浪费量为每餐每人93克,浪费率为11.7%。2015年我国城市餐饮业仅餐桌上的食物浪费量达到1700至1800万吨,相当于3000至5000万人一年的食物量。其中,大型餐馆、游客群体、中小学群体、公务聚餐等是餐饮食物浪费的“重灾区”。调研结果显示:某大型城市中小学生的食物浪费量明显高于城市餐饮业的平均水平。各种供餐方式中,盒饭食物浪费最为严重,浪费量高达每餐每人216克,约占食物供应量的1/3。

改变浪费食物的不良行为,养成将“盘中餐”吃干净的饮食习惯,是一项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民生工程。

制止食物浪费 国家始终关注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粮食安全,提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多次强调要制止餐饮浪费行为。

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出台相关文件,開展“光盘行动”,大力整治餐饮浪费之风,“舌尖上的浪费”现象有所改观。但部分地区餐饮浪费现象仍然存在,各地区、各部门应以更有力的举措制止食物浪费行为,狠刹浪费之风。

粮食充足不应成为浪费的借口

近年来,各级农业农村部门把确保粮食安全作为首要任务,实现了粮食生产的“十六连丰”。农业农村部信息显示,2019年,全国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达到13277亿斤,连续5年稳定在1.3万亿斤水平以上。稻谷、小麦自给率超过100%,玉米自给率多年稳定在95%以上。除此之外,我国粮食供给保障水平大幅提升。2019年,人均粮食占有量474.9公斤,连续多年超过人均400公斤的国际粮食安全标准线。目前,全国小麦、稻谷库存量大体相当于全国居民一年的消费量,谷物库存消费比远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17%-18%安全水平。

2020年6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3629万头,生猪存栏接近去年年同期水平,达到3.4亿头,比去年年底增加2929万头,存栏量相当于2017年年末的77%。上半年生猪出栏25103万头,猪肉产量1998万吨。牛羊禽肉产量为1491万吨,同比增长3.4%;禽蛋、牛奶产量同比分别增长7.1%和7.9%。

根据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农产品供给是充足且有保障的,在国家整体调控下,农产品价格的小幅波动并不会影响人们的日常饮食消费。“中国的粮食安全形势有喜有忧,喜的是主粮供给有保障,但是大豆、食用油、肉类、奶类等还需大量进口。”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表示。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陈君石指出,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供应丰富,但中国的食物资源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一方面,中国人要有忧患意识,加强生产食物的供给侧和自我保障;另一方面,要杜绝食物浪费。

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浪费的粮食约为3500万吨,接近中国粮食总产量的6%。在我国,大型聚会食物浪费率高达38%。2020年全球面临严重粮食不安全的人口数量可能由1.35亿人增至2.65亿人。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每年约1/3粮食被损耗和浪费,总量约为每年13亿吨。

粮食丰产带给了人们安心和保障,但这却不能成为浪费食物的借口和理由。食物浪费带来的只有苦痛和悔恨,几粒米、半盘菜在一些人眼中可能微不足道,但生产、加工食物所需的成本和时间却是难以想象的,以下这组数据或许会带给我们一些触动和启迪:种植水稻约需2400小时;种植小麦约需5760小时;养一条鱼约需4380小时;养一头猪约需4320小时;养一头牛约需8760小时;养一只鸡约需1080小时。

可能会有人觉得,“食物是我用金钱买来的,如何利用由我做主,哪怕浪费了也没问题。”当餐桌上的食物以种植、养殖时间的形式呈现在人们面前,这种“任性”的想法或许会有所改变。

浪费可耻 节约为荣

日前,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中国烹饪协会、中国饭店协会联合美团点评向全国餐饮行业发布了关于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培养节约习惯的倡议书。

倡议书提出,一、弘扬节俭美德,倡导文明风尚。自2013年以来,在各级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的共同推动下,众多餐饮企业积极响应,通过张贴宣传标语、放置提示牌等形式,营造了避免餐饮浪费的良好氛围。当下,要进一步创新宣传手段,利用企业宣传屏幕、公众号、小程序、直播等方式,将倡导文明风尚、厉行节约的行动推向深入。

二、转变经营方式,推动健康消费。餐饮企业要总结“光盘行动”的经验和成果,在小份菜和套餐的开发、提供公筷公勺、分餐制服务上不断推陈出新,将转变经营方式与满足顾客需要相结合,将提升经济效益与推动健康消费相结合,满足社会期待。

三、加快创新步伐,满足餐饮需求。从事学生食堂、单位团餐服务的餐饮企业,应针对特定人群开发制作适应其营养需要和口味特点的菜品,定期更新菜单,适时调整菜式,满足顾客求新求变的餐饮需求。

四、建立惩戒机制,制止浪费行为。餐饮企业在点餐环节,要对顾客履行提醒义务,对于明显超量的需求应及时劝止;对待顾客的中途加餐,餐饮企业应及时响(回)应;对于取用自助餐造成浪费的行为,餐饮企业应事先告知需加收餐费或服务费。

五、倡导信息透明,方便顾客选择。餐饮企业与外卖平台要准确表述菜品内容,在堂食菜单与外卖平台上,应尽可能将菜品的主辅配料、口味、份量等信息进行公示,方便顾客选择,避免因点餐误解与信息误导造成食品浪费。

连日来,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多地出台了相关规定和措施进行落实。

河南省机关事务管理局近日印发通知要求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全面加强全省党政机关食堂及公务接待用餐管理。通知明确,机关事务管理部门所属食堂、餐饮企业要从自身做起,切实增强节约意识,精准核算原料,规范菜品制作环节,最大限度利用食材,做到“节约到后厨、节约到食材”,在保证食品安全的基础上,减少后厨浪费;倡导实行自助用餐,提供份餐的倡导供应小份菜、半份菜;在用餐场所明显位置张贴宣传画、摆放提示牌,提醒就餐者适量点餐、取餐,杜绝浪费。

8月12日,山东省文明办印发相关文件,要求深化节俭养德全民节约行动。在党政机关和党员干部中以“俭以养德、带头践行”为主题,在大中小学校以“俭以养德、从小做起”为主题,在社区和家庭以“俭以养德、人人行动”为主题,在社会各行各业以“俭以养德、见于管理”为主题,广泛开展各类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推动节俭养德全民节约行动进社区、进家庭、进农村、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网络,开展“齐鲁节约之星”等典型评选。

8月12日,山西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印发《关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坚决制止机关餐饮浪费行为的通知》,明确机关食堂和公务接待酒店宾馆要将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纳入到餐饮生产、加工、服务全过程,积极发展大众餐饮,推行N-1点餐模式。

节约为荣、文明就餐氛围的营造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和努力,各级政府机构、行业协会、餐饮企业以及消费者都与之密切相关,当人人都能做到以节约为荣、以浪费为耻,食物浪费问题便迎刃而解。

狠刹食堂“弃之不可惜”之风

长期以来,机关单位、企业、学校的食堂以菜品丰富、价格低廉、分量足的特點受到人们的青睐,但其中的食物浪费问题日渐凸显。

为有效解决食堂浪费问题,多家单位妙招尽出。有单位食堂为了减少食物浪费,开设了自助餐食堂,称重计量以避免浪费。

那么,如何从根本上杜绝食物浪费?食物浪费的根源是什么?食堂本身就是机关单位、企业给予工作人员的福利待遇,但恰恰是这种福利待遇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节约意识。“一些单位通过补贴食堂来降低员工用餐成本,导致一些员工觉得食物‘弃之不可惜。这种福利补贴制度导致经济手段失灵,价格调节作用不明显。”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副教授邹一南分析。

造成食堂食物浪费的主要原因还包括管理体制相对滞后。由于缺乏同业竞争,部分食堂的菜品质量难以满足员工口味、食量方面的需求,从而造成食物浪费。除此之外,在传统订餐模式下,食堂管理部门长期按照每日就餐人数的上限备餐,就餐人数未达到上限就会导致食物浪费。

学校食堂由于就餐人数众多,食物浪费问题尤为严重。部分学校推出了“光盘换水果”活动,学生就餐后将“光盘”放至餐盘回收处,就可以获得一个饭后水果作为奖励。也有大学食堂通过大数据技术准确评估菜品受学生欢迎的程度,以便适时调整菜品,从源头减少浪费。

同时,也有部分单位食堂采取浪费惩罚措施。部分单位食堂出台退餐罚款的规定,也有食堂实行“精准用餐”制度,浪费食物超3次者将受到通报批评,设立浪费曝光台,对累计3次剩饭者,通过食堂电视屏幕予以曝光。

为了面子撑坏肚子不可取

“商务宴、生日宴、升学宴、婚丧嫁娶等名目繁多的‘事件性消费浪费严重,此类消费往往注重‘面子而不是‘肚子。”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成升魁表示。

外出就餐过程中的食物浪费现象屡见不鲜,除了“朋友小聚”,生日宴、婚宴等宴会消费也是食物浪费的“重灾区”。有数据显示,朋友聚会和公务、商务消费中的食物浪费量明显高于其他形式,朋友聚会人均浪费量为每餐每人106.7克。此类食物浪费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要面子”的心理影响,在年轻消费群体中较为常见。为了显示自己的大方、彰显自己的经济实力,部分消费者在点餐时会出现“点餐过剩”现象,似乎合理点菜、打包剩菜会显得“小气”,这种消费心理则会直接导致食物浪费。

对于外出就餐存在的食物浪费问题,很多餐厅也采取了一些措施进行规避。据记者了解,在点餐前,部分餐厅的服务员会主动根据顾客人数,提醒其适量点餐。多家餐厅还推出了“小份菜”,倡导节约消费、避免浪费。还有餐厅鼓励消费者参与“光盘行动”,消费者就餐后无剩余菜品,餐厅会赠送代金券。记者在走访过程中看到,大部分餐厅设有“节约粮食”“浪费可耻”“文明用餐”等宣传标语,这对营造文明用餐、节约为荣的就餐氛围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在中国饭店协会会长韩明看来,一方面,企业要加强绿色消费氛围的营造,包括提供“小份菜”“半份菜”,点餐时提示适量点餐、餐后主动打包;另一方面,餐饮企业加强精细化、数字化管理,通过数字化管理降低损耗和存货,提高点单率相对较高的食材采购比例,减少原材料浪费。

文明用餐从家庭开始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部分家庭在饮食方面逐渐向“大手大脚”方向发展。对于家庭就餐过程中出现的食物浪费问题,可以从文明、节约用餐氛围营造方面入手。

家庭饮食习惯并非一朝一夕养成,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与家庭环境、氛围、人员构成有较大联系。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培养节约习惯,对孩子的成长大有裨益。培养家庭成员节约食物的好习惯,杜绝餐饮浪费行为,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对家庭成员的节俭教育。

消费者在购买食物前有计划地列出清单可以有效避免食物浪费的问题,还可以根据就餐人数确定购买的食材量,这样既能够保证食材新鲜又可以避免浪费。除此之外,可以将“小份菜”引入家庭,这样不仅可以在饭店就餐时选择“小份菜”,在家同样可以。在制作菜品时,将食物做成小份,既可以使营养摄入更多样、更全面,又能减少食物浪费。

食物的充分利用也是浪费,在家庭就餐过程中出现剩菜的情况比较多见,消费者可以在保证食品安全的前提下,对剩菜合理储存,经过适当处理,做成下一餐的备用菜品。

猜你喜欢
盘中餐餐饮企业菜品
迷惑菜品又来了
《盘中餐》:追寻一粒米的生命之旅
成本会计在餐饮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成本会计在餐饮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连锁餐饮企业区位选择
连锁餐饮企业区位选择
假蒟叶系列菜品的开发利用现状
高档餐饮企业成本控制的探索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