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高中古诗歌的语言的教学策略

2020-10-15 01:24苗小娟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20年13期
关键词:古诗文诗歌核心

苗小娟

【内容摘要】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开展高中古诗歌的语言教学,使其对我国的古典文学产生一定的认知,对诗人有一定的了解,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语感,提升学生的精神层面。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不仅要注重带领学生分析古诗歌的语言,还需要培养学生在古诗歌学习上的综合能力和鉴赏能力,逐步丰富学生的语文文化积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 高中古诗歌语言

随着素质教育的改革深入,在高中教学中,也逐步提高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古诗歌教学是其中的重要部分,是学生了解古典文学的路径之一,通过学习古诗歌的语言,有利于学生提高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掌握更多的语文文化知识,丰富自身的文化内涵,古诗歌中的思想感情对学生的心境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教师应当注重专业有效的古诗歌语言教学策略,改善传统古诗歌的教学现状,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

一、基于核心素养开展高中古诗歌语言教学的重要性

1.深人挖掘古诗歌的语言文化,丰富学生的语文积累

古诗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教材中,選择一些优秀的古诗歌,针对其中的语言做好分析教学工作,渗透核心素养,带领学生深人挖掘古诗歌的语言文化,有助于丰富学生的语文积累,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对古诗歌产生新的认知,在学习中,具有明确的学习方向。通过核心素养的不断渗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锻炼语感,从而开展高效率的语文学习。

2.掌握恰当的分析方法,体会诗人情感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中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理想,主要是因为没有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通过核心素养的渗透和古诗歌语言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恰当的分析方法,发散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开展积极的探索活动。全面详细的分析一首古诗歌的语言,提炼出有效的价值信息,体会文章中的思想感情,和作者进行心与心的交流,逐步改变传统课堂的教学现状。

二、核心素养下高中古诗歌语言教学的有效措施

1.开展诵读教学,体会古诗歌的语言语境

诵读教学往往是教师容易忽略的一种教学方式,通过开展诵读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感,体会古诗歌的语言语境,使学生融人自身的情感,感受诗人在古诗中渗透的思想和感情,做好分析和总结。在教师带领学生一遍遍的诵读中,学生对古诗的情感也在逐步发生变化,加上教师适当的开展的情绪化教学,使得学生,在诵读中感悟语言之美和诗歌之美。例如在学习屈原的《离骚》时,教师首先带领学生浏览整篇文章,引导学生阅读文章,了解本文的主要内容,使学生对屈原的背景有所了解,为诵读教学做好充足的准备。引导学生有情感的朗读诗歌,可以为学生播放优秀的朗读作品,使学生明确古诗的节奏,语气和抑扬顿挫等。帮助学生进行正确的朗读,在诵读过程中体会主人公的内心活动。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体会古诗中语言渗透的情感,结合屈原的背景和性活动,来体会语言的应用。在不断的诵读中使学生领悟文脉,体会到古诗歌中的语言语境,逐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使学生对古诗歌产生特殊的情感,便于核心素养的渗透。

2.结合上下文,做好语言的分析工作

在学习古诗歌的语言分析时,仅仅从字眼出发,缺乏学习的全面性,因此需要结合上下文,在了解了全文思想和内容的基础之上,体会语言的运用。久而久之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增强了对古诗文语言的敏感度。例如在学习《琵琶行》时,针对这首古诗,大部分的教师会采取分段教学的模式,引导学生对古诗的过程和结构,做好分析工作。这种情况下往往忽略了一些情感的渗透,并不利于古诗歌的语言教学。从语言的角度出发,教师可以对本文进行细分,分为琵琶曲的情感变化、琵琶女和白居易的相似经历、描写音乐所运用的方法三个部分。引导学生根据这三个部分,自行分析文章,注重结合上下文的主要内容,找到文章中的关键信息。也可以开展小组活动,教师为每个小组布置学习任务相互配合和讨论,找到正确的答案。例如对“此时无声胜有声”这句进行分析时,教师可以弓1导学生结合前文中“大弦……暂歇”和下文中琵琶女诉说的遭遇,体会本句的用意和语言的用法。使学生掌握这种语言的分析方法,在逐步锻炼中,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有所提升,能够自主的开展探索活动,提升语言综合素养。

3.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教师可以采用情景化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古诗歌中所描述的场景,学生置身诗境,能够更好地发散思维,感受古诗歌中语言的运用,并产生了自己的见解和看法,逐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完成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渗透。例如在学习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这首古诗时,教师首先可以为学生讲述这首诗的背景,使学生对这首诗有了初步的了解。在带领学生分析古诗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等为学生创设情境,播放轻松舒缓的音乐,便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分析其中的景色描写时,教师可以寻找类似的图片或视频为学生播放,使学生更为直观的感受李白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的巧妙运用。“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这便是一幅多云雾霭的朦胧画面,使学生体会李白诗中关于景色的描写,摆脱传统教学的限制,发散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开发,学习李白的修辞手段,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逐步提高学生在古诗文中的鉴赏能力,促进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4.注重细节的渗透,巩固学生的语

教师在开展古诗文教学时,多注重学生的背诵和翻译,而忽略了对学生细节观察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过于追求素质,忽视了大量的细节,影响了学习的效率,对古诗文的掌握也并不全面。针对这一问题,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应当将更多的时间给予学生,引导学生自由分析阅读古诗文,阐述自己的看法、见解和所学到的知识,教师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吸收对方的优点,发现自身忽略的一些知识点,在教师的引导下,提高学生注重细节的意识,逐步巩固学生的语文基础。例如在学习《诗经·卫风·氓》的时候,学生很容易忽略课文的脚注,导致对文章分析的并不全面,常常出现错误和漏洞。这时教师应当给予学生提示,引导学生从教材内容出发,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有效信息,巩固学生的语文基础,为后续的学习做好充足的准备。

结语

总而言之,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应当注重古诗歌语言的分析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学生创设情境,营造良好的古诗文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体会古典文学中的文化情感,逐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教师要注重渗透语文思维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语文知识模型,为古诗歌语言学习提供一定的助力。在教师的逐步培养下,提升了学生的语感和对文字的敏感度,丰富了学生的语文文化内涵,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青山.浅谈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古诗文教学策略研究【J】中外交流,2018(25):154-155.

【2】余建文.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古诗文教学策略——以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为例【J】.考试周刊,2018(32):70.

【3】王圆圆.核心素养下的文言文教学策略探析——以程翔的《琵琶行》为例【J】.考试周刊,2017(67):41.

【4】王光佑.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古诗词教学探微——以人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为例【J】.中学教学参考,2017(22):1-3.

【5】庄磊.核心素养背景下对高中古诗文教学的几点思考【J】.文理导航,2018(10):24-24.

【6】刘彦荣.高中古诗文教学的探讨和研究【J】.学周刊A版,2013(1):42-43.

【本文是白银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规划课题,课题名称“高中语文核心素养下古诗歌语言教学研究”,课题编号:BY【2019】G280号。】

(作者单位: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古诗文诗歌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古诗文阅读备考指津
诗歌岛·八面来风
引领小学生诵读古诗文之妙招
对古诗文默写有效性的思考
初中古诗文教学初探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