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肉形石分类与鉴评

2020-10-16 02:07
宝藏 2020年8期
关键词:肉皮色泽毛孔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内蒙古自治区玛瑙玉石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M/TC 43)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苏尼特左旗戈壁奇石协会、锡林郭勒盟宝德尔肉石艺术博物馆、苏尼特左旗党委办公室、苏尼特左旗政府办公室、苏尼特左旗工商联、内蒙古自治区标准化院。

本标准起草人:邢尤斌(邢成)、巴图、孟克巴特尔、贾双文、朱晓春、胡贵柱、刘小平、特木其勒、邢文峰、刘守峰、武毅韧、王永泉、闫冀洲、徐晓强、侯雅丽。

肉形石分类与鉴评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肉形石的定义与分类,肉形石鉴赏与评价以及鉴评方法和等级划分等相关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肉形石的鉴赏、评价、定级、价格评估等活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6552 珠宝玉石 名称

GB/T 16553 珠宝玉石鉴定

GB/T 31390 观赏石鉴评

3.术语和定义

GB/T 16552、GB/T 16553以及界定的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天然肉形石 natural meat stone

自然形成且未经人工处理的,具有肉类食品特征和观赏价值、收藏价值、经济价值的原石艺术品。

3.2 工艺肉形石 craft meat stone

采用天然肉形石材料为原石,经人工分割、切磨、抛光、喷砂、雕琢、镶嵌、黏合等方式处理,以凸显天然肉形石的形态、质地、色泽、纹理、韵意等的人工艺术品。

还可涵盖利用天然肉形石材料制成的工艺石,如印章、珠串等。

3.3 石肤 skin of stone

石体经水体冲刷、浸润、氧化,或由风蚀、日晒等表生地质作用在表面形成的皮壳或膜。

(改写GB/T31390-2015,定义3.7)

3.4 裂 split open

受外力作用形成的劈理、收缩节理、开纹。

3.5 毛孔 pore

肉形石肉皮表面针孔状的细小凹眼。

3.6 毛根 hair root

肉形石肉皮下或肉皮与脂肪交壤处的针尖状散点。

3.7 鬃线 mane

肉形石肉皮与脂肪交壤处形成的连线或由点状毛根组成的断接有续的线条。

3.8 皮纹 dermatoglyph

肉形石肉皮表面的褶皱。形态规整,有规律性和方向感者为佳。

3.9 岩性 rock character

硅质石英质玉,硬度高,稳定性好,抗酸、抗碱、抗氧化能力强。

3.10 光泽 luster

肉形石石体表面反射光的能力和特征。

按表面特征或集合体所引起的特殊现象常见为:油脂光泽、蜡质光泽、树脂光泽、丝绢光泽等。

(改写GB/T16553-2017,定义3.25)

3.11 密度 density

单位体积物质的质量,单位为g/cm3。

(GB/T16553-2017,定义3.34)

3.12 硬度 hardness

石体抵抗外来刻划、压入、研磨等机械作业的能力。

肉形石硬度采用矿物学中摩氏硬度表示。

(GB/T16553-2017,定义3.35)

3.13 自然要素 natural factor

肉形石自身反映的物理、化学等自然属性,具体表现为包括形态、质地、色泽和纹理等4项内容。

(改写GB/T31390-2015,定义3.8)

3.14 人文要素 cultural factor

人们对肉形石的认识、感悟及艺术创作等人文属性,其中包括韵意、命题、配座和传承等4项内容。

(改写GB/T31390-2015,定义3.9)

4.材料性质

4.1 化学成分

以二氧化硅(siO2)为主,伴生三氧化二铁(Fe2O3)、三氧化二铝(A1203)、氧化钠(Na2O)、氧化钾(K2O)、氧化钙(CaO)、氧化镁(MgO)、碳(C)、氟(F)、钛(Ti)、锰(Mn)、钒(v)等元素及其他物质构成。

4.2 摩氏硬度

6.5 ~7.5。

4.3 密度

2.55 g/cm3~2.7g/cm3 4.4折射率

点测法1.53或1.54。

4.5 光泽

油脂光泽到玻璃光泽。

4.6 结晶状态

显晶质-隐晶质集合体。

5.肉形石命名

5.1 天然肉形石命名

依照天然肉形石公认的产地名称加岩性命名的原则,内蒙古天然肉形石命名为:内蒙古硅质肉形石,简称为:内蒙古肉形石;内蒙古代表性天然肉形石按产地命名为:苏尼特左旗玉髓肉形石,简称为:东苏肉形石。

5.2 工艺肉形石命名

5.2.1 工艺肉形石采用天然肉形石材料为原石,经人工方式制作而成,其命名为:工艺肉形石。如:工艺肘子肉形石。

5.2.2 利用天然肉形石材料制成的工艺石,按其种类、功能命名,如:肉形石印章、肉形石手串等。

6.肉形石分类与特征

6.1 肉形石分类原则

依据人们的鉴赏传统与习惯、人文意识和审美取向,以及肉形石呈现的艺术形式和特点,结合肉形石的物质组成,产出地质,动物种类、器官部位、加工程度、烹饪工艺、体量大小、皮部特征等,将肉形石划分为附存地类、动物分类、加工程度类、烹饪工艺类、体量类、肉皮类等六大类型。

6.2 肉形石分类

6.2.1 肉形石附存地分类

6.2.1.1 地表料

附存地为草原、半荒漠草原、荒漠草原等的裸露地表。此外,包括肉形石局部课露出地面的情形。经自然界长期分化崩裂、搬运、浸色、日照、风沙磨蚀、雨湿侵蚀,呈现多样化特征。其形态表象更温润,棱角较圆滑,有包浆,色泽浑厚而有瓷感,透明或不透明,油脂感或蜡状感;皮部毛孔、毛根和皮纹有或无;层次分明,纹理清晰、过渡自然,形象逼真,富于韵味。

6.2.1.2 浅表料

附存地为地表面以下80cm的浅地表土层。品种多样,无包浆,色泽稍淡。

6.2.1.3 山矿料

附存地为草原山体、丘谷的地下原矿,品种多样,无包浆,色泽较淡。

6.2.2 肉形石动物分类

6.2.2.1 肉形石动物种类

6.2.2.1.1猪肉类

具有猪肉类食品特征与形态的肉形石。

6.2.2.1.2牛肉类

具有牛肉类食品特征与形态的肉形石。

6.2.2.1.3羊肉类

具有羊肉类食品特征与形态的肉形石。

6.2.2.1.4鸡肉类

具有鸡肉类食品特征与形态的肉形石。

6.2.2.1.5鱼肉类

具有鱼肉类食品特征与形态的肉形石。

6.2.2.1.6鳄鱼肉类

具有鳄鱼肉类食品特征与形态的肉形石。

6.2.2.2 肉形石动物脏器

6.2.2.2.1内脏器官类

像动物内脏器官、骨骼的肉形石,如猪心、鸡肝、排骨等肉形石。

6.2.2.2.2外部器官类

像动物外部器官、部位的肉形石。如羊头、猪蹄、鸡腿等肉形石。

6.2.3 肉形石加工程度分类

6.2.3.1 生肉类

肉皮呈白色、淡粉色,或带血色、血点;肥肉白净,瘦肉鲜活;层次清晰,光泽明亮,生鲜感强。

6.2.3.2 熟肉类

肉皮色泽丰富,根据烹饪工艺呈现多样性、不饱和色等特点,如酱红、亮红、酱黄、明黄、水煮白、水晶白等;整体层次分明,色泽协调,香糯诱人。

6.2.3.3 腊肉类

多呈紫色、棕红色等;脂肪似腊,有食而不腻的韵意。

6.2.3.4 风干肉类

多呈深褐色、绛红色等;瘦肉为主,有干而不柴的韵意。

6.2.4 肉形石烹饪工艺分类

6.2.4.1 红烧肉

色泽红润、肥瘦相间、五花三层。

6.2.4.2 东坡肉

皮薄肉嫩,色泽红亮,酥烂形方。

6.2.4.3 腊汁肉

黑里透红,晶莹光亮,脂肪似腊。

6.2.4.4 水煮肉

瘦肉为主,香辣软嫩,也有白水清煮。

6.2.4.5 水晶肉

明如水晶,净似冻肉。

6.2.4.6 五花肉

脂肪多,且夹带着肌肉组织,肥瘦相间的肋条三层肉。包括条子肉、扣肉等。

6.2.4.7 五香肉

色泽酱黄,香烂软糯。包括五香猪蹄、五香牛肉等。

6.2.4.8 糖醋肉

无皮五花肉,色泽酱红。包括糖醋鱼、糖醋排骨等。

6.2.4.9 过油肉

色泽金黄鲜艳,质感外软里嫩,不薄不厚,略有明油的感觉。

6.2.4.10 丸子肉

形状滚圆,颜色多样。如生汆丸子、四喜丸子、炸丸子、鱼蛋、牛丸等。

6.2.4.11 盐焗肉

色多黄,皮油亮,肉软嫩。如盐焗鸡等。

6.2.4.12 煎肉

色绛红,外焦里嫩,多呈片状。

6.2.4.13 炖肉

带皮猪肉,四方小块,金黄略赤色。

6.2.4.14 蒸肉

肥瘦相间,片薄肉块,色酱红、金黄等。

6.2.4.15 炸肉

多肉条,色金黄。

6.2.4.16 腌肉

瘦肉为主,色红,有局部可见调料颗粒。

6.2.4.17 熏肉

多五花肉,色红艳,熏制感。

6.2.4.18 酱肉

瘦肉为主,色酱红。

6.2.4.19 烤肉

肉条、肉串、肉片、肉块等形式多样,局部会有烧烤灼焦感。

6.2.4.20 贡肉

进贡之肉;有似皮冻等。

6.2.5 肉形石重量分类

按肉形石重量分类,具体分为以下几种,见表1。

6.2.6 肉形石肉皮分类

6.2.6.1 红烧皮

呈红色或酱红色,有胶质感的肉皮。

6.2.6.2 芙蓉皮

呈粉红色,光泽明亮的肉皮。

6.2.6.3 橘红皮

红中带黄,偏红色的肉皮。

6.2.6.4 嫣紫皮

绛红色中带紫色的肉皮。

6.2.6.5 黄焗皮

呈黄色、浅黄色、明黄色等的肉皮。

6.2.6.6 瓷白皮

纯净的乳白色,有瓷器光泽的肉皮,无毛孔。6.2.6.7水煮皮

呈暗白色、灰白色的肉皮。

6.2.6.8 水晶皮

白净透明,折射光感强的肉皮,无毛孔。

6.2.6.9 沙晶皮

由沙粒状晶体组成的无色肉皮,无毛孔。

6.2.6.10 碳黑皮

呈焦黑色的肉皮。

6.2.6.11 银灰皮

呈浅灰色的肉皮。

6.2.6.12 巧克力皮

表1 肉形石单体体重分类

呈深咖色的肉皮。

6.2.6.13 花彩皮

由三种以上色彩组成,呈不规则分布的肉皮。

6.2.6.14 糯米皮

由糯米粒状微凸颗粒组成的,柔糯质感的肉皮,多呈亚白色、米黄色,无毛孔。

6.2.6.15 面包皮

表面鼓胀如面包的红色肉皮,无毛孔。

6.2.6.16 豆腐皮

由豆腐皮状褶皱组成的,有软糯质感的肉皮,多呈白中带黄色,无毛孔。

6.2.6.17 粟粒皮

由粟米粒状圆形凸起颗粒组成的肉皮,多呈暖黄色,无毛孔。

6.2.6.18 蜜柚皮

由多条半透明丝线组成,分布方向感一致,似蜜柚果肉纹理,亚白色或灰白色肉皮。

6.2.6.19 葡萄皮

由葡萄粒状颗粒组成的,亚白色肉皮,无毛孔。

6.2.6.20 鱼鳞皮

呈鱼鳞状褶皱,凹凸不平,分布有规律和方向感的肉皮,多呈亚白色,无毛孔。

6.2.6.21 沙漠漆皮

有漆色包浆的肉皮,多以红黄色为主色。

6.2.6.22 烫烧皮

有烫焦灼烧痕迹,表面多凹凸不平的肉皮,多呈焦黑、深红、殷红色等。

6.2.6.23 分层皮

由两层或两层以上皮层组成,表面多有断层缺露的肉皮。

6.2.6.24 二层皮

头层皮完全揭掉后暴露出第二层的肉皮,较光洁,无毛孔、无皮纹。

6.2.6.25 带血皮

表面有片状或点状淤血,或皮下有亮红色或暗红色瘀血点的肉皮。

6.3 肉形石主要特征

6.3.1 种类特征

肉形石动物种类分类中,猪肉石产量最大,纹理、层次结构也最完整,是最具代表性的内蒙古肉形石品种。

6.3.2 肉皮特征

肉皮具有以下特征:毛孔清晰、自然、逼真,分布有规律;毛根清晰、自然、逼真,可以由分散的小点形成一圈断接有序的线条;鬃线明显、突出、流畅、完整,有黑色、红色、黄色、咖色等不同颜色;皮纹明显、规整、均匀、流畅、自然,分布有规律性和方向感,有水波纹、流沙纹、顺风倒、竹席格等不同形式;质地温润、透明或半透明,胶质感强;色彩全面、丰富,有单色也有混合多色,并呈现出过渡色、渐变色和不饱和色等。

6.3.3 形态特征

石体完整,形象逼真。主要有弧形、长方形、扁片形和不规则的随形等四类形态,也有正方形、三角形、圆形、椭圆形、扇形、梯形等较少类型。

6.3.4 质地特征

质地具有以下特征:石肤完好,有自然包浆;质地坚硬、致密、细腻、温润,硬度高、油润性好,肥膘似羊脂。

6.3.5 色泽特征

色泽具有以下特征:地表料肉形石有包浆,甚至有沙漠漆,色彩全面、丰富、靓丽,光泽感强、透明度高、协调性好,单色均匀、典雅,多色过渡自然、饱满;浅表料和山矿料肉形石无包浆,色彩全面、丰富、靓丽,透明度高、协调性好,光泽感较地表肉形石弱。

6.3.6 纹理特征

纹理具有以下特征:肉形石整体纹理清晰、自然、流畅,多呈横线走向,为平行或波形延展,单体肉形石纹线有十余道之多;层次分明、合理,肉皮、肥膘、瘦肉、骨头、毛孔、鬃线等六部分结构齐全、完美;变化协调、自然,遇骨头处,多呈旋转状、窝流状分布。

6.3.7 韵意特征

韵意具有以下特征:肉形石生动逼真、形神兼备、活灵活现,肉皮富含胶原蛋白,肥膘软糯脂溢,瘦肉唇齿留香,颇似真肉化石;意韵悠长,寓意深刻,具有年年有余,人人富足;富贵流油,人丁兴旺;添膘增寿,健脑强身;祈望丰收,吉庆祥和;丰衣足食,长治久安;千年腊肉,万年飘香等丰富的文化内涵。

7.肉形石鉴评

7.1 鉴评要素

7.1.1 自然要素

7.1.1.1 形态

7.1.1.1.1肉形石的几何尺寸、外部形态,鉴评中重点考虑形象逼真、石体完整程度等。

7.1.1.1.2内蒙古肉形石石体完整、饱满,部分有弧度,形象逼真、灵动,与肉类食品、实物大小、形态相似。

7.1.1.2 质地

7.1.1.2.1肉形石的致密程度,矿物颗粒大小,石体的润、涩感觉。

7.1.1.2.2内蒙古肉形石石肤完好,质地坚硬、致密、细腻,硬度高、油润性好。

7.1.1.3 色泽

7.1.1.3.1肉形石的颜色、光泽和透明度。

7.1.1.3.2颜色有单色和杂色之分,单色主要考虑色度和饱和度;杂色则考虑反差与协调性。

7.1.1.3.3内蒙古肉形石色彩全面、丰富、靓丽,有光泽感,透明度高,饱和度强,协调性好,石体不同部位色调反差适度。

7.1.1.4 纹理

7.1.1.4.1肉形石显现的纹路,主要有色彩纹、凹凸纹和裂缝纹三种纹式;依据成因又可分为原生纹理和次生纹理。

7.1.1.4.2内蒙古肉形石纹理清晰、自然、流畅,多呈横线走向,有序波动;层次清晰、丰富、完整,分布合理。

7.1.1.5 肉皮

7.1.1.5.1肉形石最上方的表皮部分,有胶质感、弹性、褶皱等。

7.1.1.5.2内蒙古肉形石肉皮逼真、温润透亮、胶质感强,皮纹、毛孔、毛根、鬃线等清晰、规整。

7.1.2 人文要素

7.1.2.1 韵意

7.1.2.1.1透过形态、质地、纹理和色泽四要素对肉形石石体的认知、感悟、顿悟或灵感意识。

7.1.2.1.2内蒙古肉形石形神兼备,活灵活现,软糯脂溢,唇齿留香,寓意深刻,意韵悠长。

7.1.2.2 命题

7.1.2.2.1肉形石的题铭、题画、撰文、赋诗等艺术创作。

7.1.2.2.2内蒙古肉形石命题要求立意新颖、贴切生动、言简意赅、蕴意深邃、内涵丰富,具有较强的艺术性。

7.1.2.3 配座

7.1.2.3.1金质、银质、木质、石质、陶质、瓷质等材料制作的肉形石配座、落嵌、沙盘及其他配饰。

7.1.2.3.2内蒙古肉形石配座要求与石体比例协调、形神统一;衬托主题,相得益彰;因石适材,工艺精湛;纹饰考究,造型典雅;文化味浓,艺术感强。

7.1.2.4 传承

肉形石收藏、易手的历史沿革过程,内蒙古肉形石鉴评中主要考虑历史传承是否有序并有据可查。

7.2 权重分配

7.2.1 要素的权重

肉形石的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的权重分配比例为7:3。

7.2.2 传承的权重

民国以前肉形石的传承一项可根据具体人物、事件及其历史价值而定;而民国以后的肉形石传承一项的权重仅作为附加项处理。

7.3 鉴评指标

7.3.1 鉴评对象

本鉴评标准制定以内蒙古肉形石代表性品种石“猪肉石”为对象。其他动物种类肉形石参照本标准进行鉴评。

如不带皮的牛肉石或羊肉石可以去掉“肉皮10%”权重,以90分为满分进行鉴评,偶遇带皮牛肉石或羊肉石可以作为附加项处理。

7.3.2 鉴评指标

肉形石鉴评要点及鉴评指标(权重)见表2。

表2 肉形石鉴评要点及权重分配表

7.4 鉴评方法

应符合GB/T31390的规定。

8.鉴评人员及环境要求

应符合GB/T31390的规定。

9.等级划分及鉴评证书

9.1 肉形石等级划分

肉形石的等级划分应按7.3.2的方法,对参评的肉形石进行等级划分。具体分级标准如下:

特级:总计评分在91分~100分;

一级:总计评分在81分~90分;

二级:总计评分在71分~80分;

三级:总计评分在61分~70分。

注:特级肉形石原则上应无优化、处理。

9.2 肉形石鉴评证书的基本内容

鉴评证书中应具备以下几种标识:

a)统一编号:参评观赏石的编号应具有唯一性;

b)鉴评等级:标明鉴评等级;

c)名称:命题;

d)类别:石种名称;

e)尺寸:三度空间的几何尺寸(以㎝为基本度量单位);

f)产地:应注明观赏石的实际产地,以县(乡)为最小行政单位;

g)鉴评地点:注明鉴评所在地名称;

h)鉴评时间:注明鉴评日期;

i)鉴评单位:应有鉴评人签字与鉴评单位盖章;

j)防伪标识:加注二维防伪码标识;

k)照片:鉴评证书中应附观赏石的照片。

猜你喜欢
肉皮色泽毛孔
人生的色泽
西装新色
T-501色泽分析方法的建立
贪吃反被吃
时尚女性用科学方法解决护肤问题 毛孔护理Part2凹毛孔篇
我的每一个毛孔里,都是你们的爱
肉皮冻
细致毛孔
巧辨肉皮冻优劣
时光里的肉皮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