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深圳市龙岗区坂田街道居民健康教育需求调查

2020-10-16 07:10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坂田预防保健所518110魏伟泉何信权刘俊君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15期
关键词:对象公众途径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坂田预防保健所(518110)魏伟泉 何信权 刘俊君

多年来,深圳市龙岗区坂田街道一直缺乏公立综合性医院的支撑,健康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健康教育的方式也相对单一,不能有效针对不同年龄、职业、学历等分开进行精准高效的健康教育,继续沿用以前的方式已无法满足不同人群不同层次的需求。健康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1]。随着我国人口结构进入老龄化阶段,各种慢性病所导致的致残率和病死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社区居民对健康教育的需求日趋增强,社区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广度和力度对促进居民身心健康至关重要。至此,坂田街道预防保健所在坂田街道内开展了健康教育需求问卷调查,为健康教育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在深圳市龙岗区坂田街道内选择年龄15~69周岁,过去一年在深圳居住或工作6个月以上的社区居民为调查对象。

1.2 方法

1.2.1 抽样方法 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坂田街道随机抽取两个社区,每个社区根据出租屋管理部门提供的房屋编号按400户为一个片区划分为若干个片区,随机抽取两个片区,每个片区内抽取160户居民,用“生日法”选取一人进行问卷调查,共调查640人。

1.2.2 调查方法 采用封闭式自填问卷调查。根据参考《中国公民健康素养》以及《2012年深圳市民健康教育需求调查报告》制作而成的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5个方面:①人口学特征;②健康教育基线调查;③健康教育服务知识的需求;④健康教育知识获取途径;⑤人体工效学健康知识需求。

1.2.3 质量控制 调查前对调查人员进行培训,在正式调查前先开展预调查,根据预调查的情况对问卷调查表进行改进完善。现场对回收问卷进行抽查,确保问卷调查质量。问卷录入之前剔除不合格问卷。

附表1 不同职业调查对象对健康知识需求度的比较

附表2 不同职业调查对象健康知识获取途径的比较

1.2.4 统计分析 采用Epidata3.0建立数据库录,使用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统计采用构成比,以X2检验和P值表示各组间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检验标准α=0.05(双侧)。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本次共有615份有效问卷,其中男性242人(39.3%),女性373人(60.7%),年龄:15~29岁287例(46.7%)、30~44岁281例(45.7%),45~69岁47例(7.6%);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20人(3.3%),初中人113人(18.4%),高中/中专/职校132人(21.5%),本科/大专342人(55.6%),硕士及以上8人(1.3%)。职业:事业单位人员136例(22.1%),企业工人100例(16.3%),高新技术人员234例(38.0%),商业服务人员145例(23.6%);对被调查者身体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自我感觉身体状况很好有88人(14.3%),良好有324人(52.7%),一般有186人(30.2%),自我感觉身体状况较差有17人(2.8%)。

2.2 健康教育基线调查 615人中经常参加社区开展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的人仅有3.3%,从没参加过的有383人(62.3%)。没参加健康教育活动的原因包括“没有看到开展活动信息”(44.7%),“时间不允许”(41.3%),“内容不感兴趣”(12.2%)。体育锻炼情况“平均每周1~2次”(50.4%),“基本不运动”(29.3%),“平均每周3~5次”(15%),“每周>5次”(5.4%)。对“健康中国行动”了解情况统计结果显示,“没听说过”(53.8%),“好像听说过”(33.7%),“知道”(12.5%)。

2.3 调查对象对不同健康教育知识的需求度 居民对“急救”“合理膳食”和“预防及缓解工作所致各关节疼痛”知识需求强烈,选择需要的分别508人(82.6%)、497人(80.8%)和484人(78.7%)。其次对“安全用药”、“健康生活方式”、“运动与健康”和“合理工间休息和适度伸展”方面的健康知识需求较高,均占人数的75%以上。此外结果显示,居民对“戒烟”方面的健康知识需求最少,只有315人,不足60%。

2.4 调查对象获取健康教育知识的途径比较 获得健康教育的途径有15种,排在前两位的需求途径是“微信公众号”(72.7%)和“健康知识普及活动”(63.3%),此外三种超过50%选择需要的途径分别是“健康咨询”(54.5%)、“网络”(53.2%)“短视频(抖音、快手等)”(52.2%)。选择需求途径最少的是“音像资料”、“宣传折页”分别为只有241人(39.2%)和244人(39.7%)。

2.5 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调查对象健康教育知识的需求度的比较 在不同性别调查对象间的比较只有在“妇幼保健”方面知识的需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女性更倾向于获取“妇幼保健”的健康知识(X2=23.223,P<0.01),其余各项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15~29岁的居民较30~44岁及45~69岁的居民更倾向于获取“戒烟”相关的健康知识(X2=9.683,P=0.046)。

2.6 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调查对象获取健康教育知识途径的比较 15~29岁的居民较30~44岁及45~69岁的居民更倾向于“微信公众号”的途径获得相关的健康知识(X2=11.596,P<0.05)。“硕士及以上”高学历的居民较低学历的居民更倾向于通过“微信公众号”获取健康教育知(X2=16.202,P<0.05)。

2.7 不同职业调查对象健康知识需求度及获取途径的比较 高新技术人员(87.2%)对“急救”方面的知识需求度最高。除企业工人外,其他职业人群对“急救”知识的需求度均高于对其他健康教育知识的需求度。见附表1。

不同职业调查对象在健康教育知识获取途径的比较中,除了“健康知识普及活动”的采纳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项获取健康知识途径的差异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获取健康知识途径最高的均是“微信公众号”,而对“微信公众号”采纳中,事业单位人员(75.70%)、高科技人员(75.20%)较商业服务人员(65.50%)高。详见附表2。

2.8 人体工效学健康知识需求分析 人体工效学是应用人体科学的理论、方法和生产技术相结合,并将其直接服务于生产和生活的一门应用科学。不同职业人群中,对“预防及缓解工作所致的各关节酸痛”方面的健康知识需求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596,P<0.05),工人则对“预防及缓解工作所致的各关节酸痛”方面的健康知识需求度较其他职业的人群高。详见附表1。在“预防及缓解工作所致的各关节酸痛”知识获取方面,调查对象接受程度最高的获取知识途径是“微信公众号”(78.9%)。此外,“健康知识普及活动”(72.1%)、“健康咨询”(63.6%)也占有很高比例。

3 讨论

健康教育的方法各式各样,内容繁多,而它的最终目标是从“普及卫生知识”延伸到“建立健康行为”上来[3]。健康教育知-信-行模式(KAP)对改变个体健康相关行为,采取三级预防对改变不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疾病、伤害等具有重要意义[4]。健康教育基线调查显示居民对健康知识的需求度高但是对社区活动参与度不高,经常体育锻炼的人数占比不高,说明居民停留在获取健康知识层面,而没有实际参与到各项健康教育活动中,这需要健康教育工作者及机构进一步加强居民健康教育信念与态度,落实到各项健康行动中,形成“知-信-行”模式应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政府议事日程,初步形成“政府搭台,多方唱戏”的局面[5]。

健康教育知识需求度调查,“急救”知识排在首位。“妇幼保健”知识需求女性高于男性。“戒烟”知识需求率最低,与此次调查女性占比大有关(60.7%),女性吸烟的比例较男性低[6],也与2014年以来,深圳市禁烟工作的成效有关系。健康教育工作中应当考虑人口学特征的差异,开展不同的项目,让健康教育精细化发展,以满足不同人群对健康教育的需求。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移动互联网技术、手机移动终端等即时通讯为代表的新媒体开始成为当今社会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7]。人群获取健康知识的主要途径“微信公众号”、“健康知识普及活动”、“健康咨询”、“网络”、“短视频(抖音、快手等)”等新媒体的代表途径,其采纳率均高于50%,位居前列。说明,通过大众喜闻乐见的传播途径,以更好地提升全民健康素养,提升人群健康。健康教育工作者及其机构应该关注新媒体宣传途径,改变传统的健康教育知识宣传途径,加强对“微信公众号”、“短视频(抖音、快手等)”等新媒体的建设。

“高新技术人员”对自身的健康更为关注。其对健康方面的关注度比其他职业的关注度高,并且高新技术人员对“急救”方面的知识需求度比其他职业的人员更高。工人对“预防及缓解工作所致的各关节酸痛”方面的健康知识需求度较其他职业的人群高,这与工人多为体力劳动者、劳动强度大、久坐等日常工作中容易导致各关节酸痛等因素相关。高新技术人员对“预防及缓解工作所致的各关节酸痛”方面的健康知识需求度也相对较高,可能与久坐、电脑高度与亮度不适合等有关。健康教育机构可依托微信公众号、健康知识普及活动、健康咨询活动等途径,向企业工人精准传播人体工效学的相关健康知识。

猜你喜欢
对象公众途径
求解含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三种途径
晒晒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拟推荐对象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区间对象族的可镇定性分析
个性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