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农业大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概览

2020-10-16 12:40
社科纵横 2020年8期
关键词:甘肃农业大学社科联社科

甘肃农业大学社科联成立

2020年5月7日,在甘肃农业大学的特色社科交叉机构——乡村振兴学院成立一周年之际,甘肃农业大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成立大会召开,标志着甘肃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事业翻开了崭新一页。

一、重视积累,循序渐进,发展农业院校的社会科学

甘肃农业大学的人文社会科学是学校以农为优势、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一体两翼”学科布局的重要支撑,学校历来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积极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出台系列政策措施,着力促进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融合。2019年,甘肃农业大学结合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乡村振兴战略,成立了乡村振兴学院。近年来,甘肃农业大学出台了《进一步加强人文社会学科建设的意见》。

目前,甘肃农业大学人文社科领域有一级学科硕士点3个,均为省级重点学科,专业学位授权点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3个,学校有省级以上哲学社会科学科研平台6个、校级科研平台8个。其中,“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研究中心”获批省级哲学社会科学重大研究基地,“西部农村发展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和“甘肃省区域农业与产业组织研究中心”获批为甘肃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甘肃省特色农业产业扶贫开发研究中心”“甘肃省现代农业和农村社会融合发展研究中心”获批为甘肃省高校精准扶贫智库,“甘肃省高等学校农产品电子商务重点实验室”获批为甘肃省高校电子商务重点实验室。

二、立足甘肃省情,结合实际,凝练社会科学研究方向

甘肃农业大学坚持“改革、创新、发展”的总体思路,依据中央每年的1号文件精神,紧扣“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一带一路”建设、“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要求,结合学校学科优势,组建了相关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攻关团队。甘肃农业大学鼓励相关社科类学院同自然科学类学科互助融合,互相渗透,并在农林经济和农村社会工作等学科领域开展试点研究工作;突出农业特色,将社科研究同“三农”问题和“精准扶贫”相结合,重点在农业经济、农耕文化、涉农法律、农村社会保障等方面进行立项申请的帮助和引导。甘肃农业大学各学院根据各自平台的学科研究方向,确定学院科研人员的归属,依托现有的副高级以上科研专家,逐步形成科研培养梯队,壮大人才队伍,目前研究方向已逐步凝练为西北农业经济及经营管理、西北新农村社区建设、西北农村社会保障、西北农村文化建设、中外农史农耕文化等方面。

甘肃农业大学近几年获批的国家社科项目及各类省部级课题聚焦甘肃省贫困农村地区的减贫机理、生计及生态文化、农村发展等领域,助力甘肃省乃至整个西部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2020年,在甘肃省社科联的积极动员与组织下,甘肃农业大学获批4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比往年有明显提升。

三、聚焦“三农”,突出特色,加快农业法学研究会发展

甘肃农业大学作坚持从“三农”问题入手开展社科研究,注重科研成果的社会转化,不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各相关学院依托社科研究优势在农林经济、中华文化传承、农村社会保障、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稳定、民俗文化研究方面,同地方建立科研服务和合作关系,有力促进了科研成果在服务社会、经济、文化方面的转化。

甘肃农业大学乡村振兴学院学研行活动

著名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秦大河院士做客伏羲堂论坛

早在2007年,甘肃农业大学就成立了甘肃省法学会农业法学研究会。近年来,甘肃农业大学作为甘肃省培养层次齐全的农林类高校,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中正在凸显力量与智慧。借助甘肃农业大学社科联、中国“三农”政策与法制研究中心和甘肃省法学会农业法学研究会的力量,甘肃农业大学广泛开展普法宣传,拓展专业研究,强化智库服务;认真梳理总结中国农业法领域的实践经验,探讨农业法研究的前沿问题,努力发挥农业法在“三农”发展中的“压舱石”作用,进一步稳固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基本盘”。甘肃农业大学党委书记、省农业法学会副会长、校社科联主席钟福国指出,发挥好农业法学研究会的作用是学校社科联的一项重要工作。甘肃农业大学社科联将建立健全法学研究与法治实践有效对接和合作机制,提高学校特色法学研究水平与服务能力。

四、打造品牌,弘文立教,发挥校园文化育人功能

近年来,甘肃农业大学着力打造社科类学术讲座品牌,届次化开展伏羲堂论坛、白露论坛、羲园论坛、人文之夜等文化品牌活动。“十三五”以来,甘肃农业大学邀请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兰州大学、中国社科院等国内院校、科研院所的社科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举办系列学术论坛、哲学社会科学报告会、讲座、研讨交流活动等80余场次。举办首届“农史与农耕文化论坛”,邀请了南京林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等20余所农林院校的150余名社科研究专家交流关于农耕文化的学术成果。甘肃农业大学以图片和实物相结合的方式建设了学校认知馆,让师生在潜移默化中领悟先贤精神,接受文化熏陶,同时面对全校学生开展“我们的节日”礼敬中华活动,持续开展“根与魂”主题实践,组织大学生通过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大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

甘肃农业大学社科联积极发挥学校认知馆的作用。2020年上半年,甘肃农业大学认知馆已获批甘肃省科普教育基地和甘肃省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现正在积极申报甘肃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甘肃省研学基地。

五、完善管理机制,强化服务意识,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

甘肃农业大学制定相关规定,对发表的高水平科研成果予以科研奖励;同时,在修订的学校职称评定办法中,突出强调省部级以上社科项目和成果的重要性,提高了社科研究人员对科研的重视程度。

甘肃农业大学于2005年设立科技创新基金,2011年更名为盛彤笙科技创新基金,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通过下放项目评审权和优先立项的方式予以重点扶持,截至2019年共资助人文社科类项目104项,累计资助98.7万元。自2017年开始,甘肃农业大学将社科类项目的资助额度提高至2万元/项,同时开展国家社科项目的申报辅导和预评审工作。2018年甘肃农业大学开始对获批的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和省社科规划项目分别给予3万/项、1万/项、0.5万/项的配套资助。在项目申报和管理中,甘肃农业大学以服务科研为宗旨,完善从项目立项到鉴定结项的工作流程,做好项目前期的申报辅导和初审工作,并对项目进行实时动态管理。

甘肃农业大学“人文之夜”讲座

猜你喜欢
甘肃农业大学社科联社科
社科成果展示
我校社科联第二届代表大会圆满举行
社科成果展示
社科成果展示
谈“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的英译
湖北省社科联八届四次全委会暨颁奖表彰大会在武汉举行
山东国际孙子兵法研究交流中心被表彰为“全国社科联先进学会”
高校学生社团组织育人功能的思考——以甘肃农业大学为例
人文社科
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