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辅助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对低位直肠癌患者的应用效果

2020-10-18 14:29夏桥波
河南医学研究 2020年27期
关键词:肠系膜低位直肠

夏桥波

(潢川县人民医院 普外科,河南 信阳 465150)

全肠系膜切除术是低位直肠癌以往常用的治疗手段,但临床证实,该术式不仅会增加复发风险,还会使患者排便功能受到影响,尤其对肥胖、肿瘤体积较大和中低位直肠癌患者而言,存在局限性[1]。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完善,腹腔镜在各类疾病手术中被广泛运用,腹腔镜辅助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ransanal 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aTME)用于直肠癌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能够降低复发风险,解决因肥胖、肿瘤体积较大等增加手术难度的情况。本研究旨在探讨TaTME术对低位直肠癌患者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低位直肠癌手术方案的选题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经潢川县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7年2月在潢川县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3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接受腹腔镜全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的41例患者纳入对照组,接受腹腔镜辅助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的42例患者纳入观察组。观察组中男27例,女15例,年龄51~69岁,平均(59.79±5.87)岁,肿瘤直径为2~5 cm,平均(3.43±1.33)cm。对照组中男27例,女14例,年龄52~68岁,平均(59.63±5.92)岁,肿瘤直径为2~5 cm,平均(3.47±1.29)cm。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1)纳入标准:①符合低位直肠癌的诊断标准[2];②病理证实为原发性直肠癌;③病变部位距离肛缘≤6 cm。(2)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恶性肿瘤;②术前肛门功能较差;③无法随访;④精神障碍。

1.3 手术方法

1.3.1观察组 接受TaTME术。全麻后,患者取截石位,建立CO2气腹,腹压保持在13 mmHg(1 mmHg=0.133 kPa),应用5孔法进行手术。利用超声刀将乙状结肠、直肠间系膜分离,并对肠系膜下缘动脉进行结扎,切断后对淋巴结及周围组织清扫;顺骶前间隙分离直至过尾骨尖,离断直肠侧韧带,分离直肠前壁;在距病灶组织下缘2 cm处将直肠切断,停止气腹,于下腹处做切口,将病灶切除并取出,于病灶上10 cm处离断肠管;关闭辅助切口后,在腹腔镜下将吻合器放入肛门,吻合乙状结肠和直肠。若患者情况无法确保病灶下2 cm存在可靠切缘,则放弃保肛。术后常规引流。

1.3.2对照组 接受腹腔镜全肠系膜切除术。手术开始前操作同观察组。利用超声刀将直肠前方至精囊腺尖部分离(女性至阴道直肠癌),将直肠侧韧带断开,使周围结缔组织充分暴露;参考肿瘤与盆底之间的距离选择是否保肛。若实施保肛手术,在病灶下2 cm处切断肠管,同时于中下腹部做5 cm左右切口,于病灶上13 cm处切断乙状结肠,将标本取出。再次建立CO2气腹,实施降结肠直肠吻合术,最后将吻合器取出,术后常规引流。

1.4 评价指标

1.4.1围手术期指标 记录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

1.4.2排便功能 应用直肠癌低位前切除综合征量表(low anterior resection syndrome,LARS)[3]对患者术后7 d及3个月排便功能进行评定,包括肛门控制力、便意、时间等方面。分值越高代表症状越重。

1.4.3并发症 记录术后吻合口瘘、切口感染、尿潴留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4.4预后 术后每6个月随访1次,随访3 a,截至2020年4月,记录转移、复发情况。

2 结果

2.1 围手术期指标两组手术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各项围手术期指标对比

2.2 LARS评分两组术后3个月LARS评分均低于术后7 d(P<0.05)。观察组术后7 d和术后3个月LAR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7 d和术后3个月LARS评分对比分)

2.3 并发症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n(%)]

2.4 转移和复发随访3 a,两组转移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转移和复发情况对比[n(%)]

3 讨论

低位直肠癌占直肠癌的50%以上,治疗难度相对较大[4]。外科手术是直肠癌的主要治疗方式,术后辅以放、化疗等综合治疗。但因直肠癌位置较特殊,术后易出现并发症,复发率较高,预后较差。直肠癌病因尚未明确,与饮食结构、环境及遗传等因素有关[5]。

临床行手术治疗时,主要从手术安全性和病灶完全切除两方面进行考量,保障患者安全完成手术是治疗的基础[6]。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TaTME术在临床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7]。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胃肠道功能恢复及住院时间等较对照组短,术后7 d及3个月LAR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并发症较对照组少,但两组手术时间、转移及复发率对比,无明显差异。这提示TaTME术用于低位直肠癌的治疗,术中出血量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有利于排便功能的恢复,且手术时间不会延长,治疗优势更明显。分析其原因,对于低位直肠癌患者而言,尤其是肿瘤体积较大、肥胖、骨盆狭窄等患者,完成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难度较大,但TaTME能够清晰显露系膜间隙术野,缝合效果较好,在腹腔镜的辅助下可有效减少对器官和周围组织的损伤,进而使术中出血量减少,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对患者恢复有积极意义。且该术式解剖层次区分更明显,可更好地对肛门括约肌和盆腔神经丛起到保护作用,吻合时不会对括约肌造成损伤,不仅提高了安全性,还增加了保肛概率,预后较好,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排便功能[8-9]。

综上所述,TaTME术用于低位直肠癌治疗中,能够提高患者术后排便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术后恢复快,预后较好。

猜你喜欢
肠系膜低位直肠
结直肠腺瘤的中医药防治进展
甲状腺癌“低位领”式与“L”型切口淋巴结清扫术的比较
犬头低位后肢去负荷模拟失重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低位产钳术在阴道分娩中的临床应用
经会阴和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克罗恩病与肠系膜脂肪
腹腔镜与开腹改良直肠前切除术治疗成人重度直肠脱垂的对比研究
腹腔镜与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对比研究
腹腔镜下横结肠癌全结肠系膜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以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为轴心的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6例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