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院前救治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2020-10-18 14:29苏丰鸣白向威尚洋洋
河南医学研究 2020年27期
关键词:血氧体征国药准字

苏丰鸣,白向威,尚洋洋

(华中阜外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郑州大学华中阜外医院 急诊科,河南 郑州 450003)

院前急救是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环节,也是急诊治疗中的首要环节,针对患者突发心脑血管疾病、车祸伤、急性中毒等,有效的院前急救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步骤[1]。院前急救通过将急救服务迅速来至患者身边,如能在发病现场给予恰当的急救措施再实施转运,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病情进行性发展[2]。研究发现,超过80%急危重患者因延误抢救时机而加重病情,导致死亡。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一种常见的严重冠心病,发病常伴有心力衰竭,对患者生命造成极大威胁,在我国发病患者已超过200万。有研究发现,AMI患者有50%左右死于病发后60 min,应用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并不会缓解其临床症状,一旦发作需及时拨打120呼救,此时院前急救的目的在于保护好患者心脏功能,挽救濒死的心肌[3]。基于此,本研究对AMI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采用两种院前急救方式,旨在为AMI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院前急救方式提供指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以2016年1—12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急诊科采取先治疗后转运的急救模式下的80例AMI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为先治疗组,以2017年1—12月按先转运后治疗的急救模式下的80例AMI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为先转运组。先治疗组男43例,女37例;年龄42~77岁,平均(63.79±6.48)岁;发病至救治时间1~3 h,平均(1.89±0.25)h;纽约心脏病协会(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心功能分级Ⅲ级35例,Ⅳ级45例。先转运组男41例,女39例;年龄44~78岁,平均(63.55±6.50)岁;发病至救治时间1~3 h,平均(2.03±0.33)h;NYHA心功能分级Ⅲ级37例,Ⅳ级4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标准:(1)符合《AMI诊断及治疗指南》[4]中AMI的诊断标准,心力衰竭诊断标准参照2012年欧洲心脏病学会颁布的准则[5];(2)患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器官衰竭;(2)严重呼吸衰竭;(3)肝、肾功能严重障碍;(4)需即刻插管治疗;(5)心源性休克;(6)对所用急救药物过敏;(7)出血性疾病;(8)高血压。

1.3 治疗方法先治疗组接受先治疗后转运的院前急救方式,在发病现场实施治疗,直至患者生命体征相对平稳且病情无恶化情况后再转运;先转运组在发病现场仅采取吸氧及心电图监护等方式处理,转移患者到救护车上,转运途中进行治疗。治疗方式如下:患者保持头高脚低位,同时双腿自然下垂;清理患者呼吸道,确保呼吸道畅通,可采用鼻导管供氧;监测血压、血氧、心率等生命体征;建立静脉通路后,根据病情给予药物治疗,静脉注射50 mL参麦注射液(国药准字Z20053254,四川升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用于保护心肌,静脉推注0.3 mg西地兰(国药准字H31021070,上海朝晖药业有限公司)及静脉注射30 mg呋塞米(国药准字H14022391,山西晋新双鹤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用于强心利尿,静脉滴注8 mg硝酸甘油(国药准字H44020569,广州白云山明兴制药有限公司)用于扩张血管。所有患者入院后随访7个月。

1.4 观察指标(1)治疗有效率。根据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评估,显效为心功能改善2级及以上,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有效为心功能改善1级,但未达到心功能I级水平,临床症状改善;无效为心功能等级不变,临床症状未改善。(2)治疗前以及患者入院时生命体征情况,包括呼吸频率、心率、血氧饱和度、收缩压、舒张压。(3)7个月内存活情况。良好为患者生存时间超过6个月;一般为患者在6个月后死亡;差为患者在1个月内死亡。

2 结果

2.1 治疗有效率先治疗组治疗有效率(81.25%)高于先转运组(6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n,%)

2.2 生命体征水平治疗前,两组患者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收缩压、舒张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心率、呼吸频率、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治疗前,血氧饱和度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先治疗组心率、呼吸频率、收缩压、舒张压低于先转运组,血氧饱和度高于先转运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患者治疗前后生命体征水平比较

2.3 存活情况先治疗组存活情况优于先转运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存活情况比较(n)

3 讨论

院前急救包括现场急救及转运中急救,是医护人员对临床危重病患者进行紧急救治的方式,主要目的是帮助患者稳定病情,避免病情恶化。目前各国尚未统一院前急救方式,在欧洲地区主要是先急救,美国是先转运,我国主要为转运途中治疗。AMI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需尽快转运至医院治疗,但在实际工作中,部分患者转运中即出现病情恶化,甚至导致死亡。研究显示,采用先治疗后转运院前急救方式可明显改善AMI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生存期[6]。医护人员到达发病地点时,通过患者临床表现及病史迅速作出诊断并进行治疗,有助于稳定患者的病情,如头高脚底体位利于患者减轻心脏负荷,防止心肌过重负荷导致心脏损伤加重;选择相应强心药物、血管扩张剂及茶碱类药物可改善器官灌注,缩短组织器官缺氧、缺血时间。多数AMI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体内的交感神经处于兴奋状态,大量释放儿茶酚,导致血管收缩,加重循环负荷,最终麻痹血管平滑肌并引起休克,因此,尽早采用血管活性药物、保持呼吸通畅等方式可避免病情加重。

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先治疗后转运方式治疗有效率更高,分析原因可能是边转运边治疗的急救模式下,仅在发病现场进行简单吸氧等处理,转运过程中治疗时间较短无法发挥治疗效果。王峰等[7]研究发现,先治疗后转运患者救治有效率高于边转运边治疗组。本研究显示,采用先治疗后转运方式更有助于稳定患者生命体征,缩短患者组织器官缺氧、缺血时间。王艳英等[8]研究显示,先治疗后转运患者救治后呼吸、心率水平均高于边转运边治疗组。本研究显示,采用先治疗后转运方式患者生存期更长,可能原因为医护人员根据病情对患者进行治疗并及时控制病情,防止恶化,利于患者预后。

综上所述,对AMI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先治疗后转运院前急救方式治疗有效率更高,患者生命体征更平稳,生存期更长。

猜你喜欢
血氧体征国药准字
更正声明
羟考酮复合右美托咪定用于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术中镇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利多卡因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耳鸣的效果研究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Pathological abnormalities in splenic vasculature in non-cirrhotic portal hypertension: Its relevance in the management of portal hypertension
瑞芬太尼联合硬膜外麻醉对食管癌术中患者应激的影响观察
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在胸外科中的应用
基于无线技术的医用血氧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基于STM32血氧心率检测仪的研制
以高热为主诉无明显甲状腺肿大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