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护理干预对非小细胞肺癌胸腔镜手术患者的应用价值

2020-10-19 20:07沙玉珍
健康大视野 2020年13期
关键词:胸腔镜手术针对性护理应用价值

沙玉珍

【摘 要】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非小细胞肺癌胸腔镜手术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6月在我院进行胸腔镜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70例,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每组35例,参照组患者使用传统护理,实验组患者使用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各指标均优于参照组患者,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对非小细胞肺癌胸腔镜手术患者的应用价值更高,值得进行广泛应用。

【关键词】针对性护理;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胸腔镜手术;应用价值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targeted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undergoing thoracoscopic surgery for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Methods: A total of 70 patients with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who underwent thoracoscopy surgery in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18 to June 2019 were selected, and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35 patients in each group.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targeted care and the postoperative condition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reference group, P <0.05. Conclusion: Targeted nursing intervention is more valuable for patients with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thoracoscopic surgery, and it is worthy of widespread application.

Key words: targeted nursing;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patients; thoracoscopic surgery; application value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20)13--01

从全世界范围来看,肺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比其他癌症更高,胸腔镜手术治疗方式能够使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病情得到控制,而围术期的护理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院对针对性护理干预对非小细胞癌胸腔镜手术患者的应用价值进行了研究,下文为具体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4月~2019年6月进行胸腔镜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70例,按照电脑随机方式将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患者各35例,实验组患者男性26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54.3±2.4)岁,参照组患者男性22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55.7±1.6)岁,以上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的对比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可用于结果比较。

1.2 方法

实验组患者与参照组患者均进行胸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对参照组围术期患者使用传统护理模式,主要护理内容为全身检查、日常用药以及临床症状询问等。对实验组围术期患者使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具体护理内容如下:

(1)询问患者姓名、年龄、病史、生活习惯以及工作性质等基本资料,并对所有资料进行详细记录,总结归纳后上报给主治医生。

(2)由于患者在围术期会产生紧张、恐惧的心理状态,护理人员需要为患者讲解手术方式、作用以及护理的重要性,提高患者的治疗与护理配合度,缓解患者心理压力。

(3)针对患者的个人情况分别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为患者使用适当的镇痛药物。

(4)密切觀察患者术后身体状态及肺功能情况,适当为患者使用氧驱雾化缓解咳嗽、咳痰等症状,使用频率为20分钟每次。

1.3 观察指标

比较实验组患者与参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与肺功能情况,肺功能情况评分包括FVC(用力肺活量)与FEV1(一秒用力呼气容积),每组检测指标各50分,总分为100分。并发症发生率越低代表护理质量越高,FVC与FEV1得分越高代表肺功能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本实验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为FVC、FEV1,用()表示,结果以t进行检验,计量资料为并发症发生率,用n(%)表示,结果以进行检验,当P<0.05时视为实验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经护理后,实验组患者发生肺部感染1例(2.86%),肺部水肿1例(2.86%),高烧1例(2.86%),其他并发症0例(0.00%),总并发症发生率为3(8.57%),参照组患者发生肺部感染2例(5.71%),肺部水肿1例(2.86%),高烧3例(8.57%),其他并发症2例(5.71%),总并发症发生率为8(22.86%),值为4.2000,P值为0.0404,组间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2 二组患者肺功能情况对比

经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用力肺活量65.21±12.46,参照组患者用力肺活量53.2±11.42,t值为4.2038,P值为0.0001,实验组患者一秒用力呼气容积1.82±0.39,参照组患者一秒用力呼气容积总分数为1.36±0.28,t值为5.6683,P值为0.0000,组间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肺癌又称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肺部原发性恶性肿瘤,按照组织病理学的划分特点,肺癌可分为小细胞癌与非小细胞癌。肺癌不具备传染性,但是具有一定几率的家族聚集性以及遗传易感性。在肺癌患者中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占总体患者的8成以上,非小细胞肺癌主要类型有鳞状细胞癌、腺癌、大细胞癌[2]。非小细胞肺癌总共分为四个阶段,1期是肺癌早期,该阶段肿瘤仍处于肺组织中,并未发生转移情况;2期是肺癌中期,该阶段的癌细胞已经逐渐转移到了肺门附近的淋巴结中;3期是中晚期,该阶段的癌细胞已经转移到纵隔处或者肺外淋巴结中;当肺癌阶段处于4期时,患者就进入肺癌晚期,晚期肺癌患者的肿瘤会随著全身发生多处转移,如脑、骨、肝等。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极难治愈,因此病死率也最高[3]。

胸腔镜手术是通过现代摄像技术与高科技手术机械装备,在胸壁套管或微小切口下完成胸内复杂手术的一种新型微创胸外科技术,这种先进的技术改变了胸外科疾病的治疗方式,同时也是胸外科的未来发展趋势。胸腔镜手术的特点在于其具有创伤小、痛苦轻、疗效好、恢复快、切口符合美容要求等,能够适用于多种胸外科疾病的治疗,因此许多医院也将胸腔镜手术作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方式[4-5]。

针对性护理能够帮助患者降低心理压力,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时间,因此适用于非小细胞肺癌胸腔镜手术患者。本次研究发现,经护理后的实验组患者肺功能各项指标优于参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患者,数据对比均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非小细胞肺癌胸腔镜手术患者使用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护理体验,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进行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刘金华,王平,刘月,基于放松训练的心理护理对胸腔镜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患者疼痛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9(4):633-636

周敏,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护理观察,[J],健康之路,2017(8):145

李慧媛,张杰,吕萌萌,张静平,心理弹性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自我感受负担与抑郁情绪间的终结作用,[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9(7):597-602

张蕾,谢振华,郝翠霞,综合护理干预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CT引导微波消融术后效果的影响,[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8(6):748-751

杜兰梦,整体性护理干预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中的应用,[J],河南医学研究,2019(16):3065-3067

猜你喜欢
胸腔镜手术针对性护理应用价值
输尿管撕脱的针对性护理措施及效果研究
综合性护理在胸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初步研究
胸腔镜与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的对比观察
43例车祸致脑部外伤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护理体会
胸腔镜手术治疗纵隔肿瘤18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