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例甲型H1N1流感重症患儿的护理

2020-10-19 18:07刘婷婷
健康大视野 2020年13期
关键词:危重症患儿护理

刘婷婷

【摘 要】目的:探讨甲型H1N1流感重癥患儿的护理。方法:通过加强消毒隔离,高热期间使用持续肛温监测仪监测体温变化,高热时采取药物降温的同时配合物理降温,危重患儿合并病毒性脑炎者给予降温毯、冰帽降温,可降低脑部耗氧量,防止惊厥发生。呼吸机治疗期间加强气道管理,使用密闭式吸痰护理,防止院感和低氧血症的发生。合并重症肺炎的患儿,进行支气管镜检查术和肺泡灌洗术治疗。严密观察病情、维持生命体征平稳、用药管理、心理护理,结果:26例患儿治愈康复出院。结论:甲型H1N1流感重症患儿病例,使用持续肛温监测、积极控制体温,必要时使用亚低温治疗,对控制惊厥有明显疗效,密闭式吸痰及纤支镜肺泡灌洗术能够积极预防肺部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流感病毒A型,H1N1亚型;危重症;患儿;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20)13--01

我们中山市博爱医院(三级甲等)儿科2018年收治重症甲流患儿463例,其中,重症25例,危重症1例。经过医院专家组及PICU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患儿均治愈出院。在对危重症患儿的救治过程中,护理亦起到重要的作用,现将护理过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6例甲流重症患儿,男17人,女9人,1岁以下2人,1~3岁11人,4~6岁11人,7岁以上2人。患儿高热难退,流清鼻涕,常伴呕吐,腹泻,体温在38℃~40℃,有高热惊厥,以及严重喉部、支气管等炎症,伴有粘稠的痰液,甚至发生呼吸道梗阻现象。其中惊厥23例,均不同程度并发其他脏器损害,合并鼻窦炎2例、心肌损害4例、粒细胞缺乏4例、喉炎2例、心律失常2例,电解质紊乱、胃肠功能紊乱、肝功能异常各2例。经严格消毒隔离措施、抗感染、抗病毒、降温、营养心肌、止咳化痰、呼吸机辅助呼吸、胸部理疗、其中4例进行支气管镜检查和术肺泡灌洗术等治疗及护理,患儿均治愈出院。

2 护理方法

2.1 消毒隔离护理 甲型H1N1流感传染性强,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处粘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和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亦可能引起感染[1],我国己将甲流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防控措施。因此做好消毒隔离非常重要,消毒隔离护理措施如下:①将患儿集中管理,收治独立病房,病房配有空气循环消毒机,每6h空气消毒1次,每次30min。②患儿的呕吐物、分泌物、排泄物用健之素配置1:2000含氯消毒液浸泡后再处理,患儿的用物进行分类消毒、浸泡,病房内物品及床单位每日使用1:2000含氯消毒剂擦拭2次,如有粒细胞下降的患儿,每天增加空气循环消毒机的消毒次数,出院后终末消毒使用床单位臭氧消毒机消毒30min,紫外线照射30min。③医务人员进入该病房时严格按照甲型H1N1流感职业暴露二级防护原则[2]。护理气管插管的患儿或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医护人员严格按照规范穿戴防护服、护目镜、N95口罩及双层一次性乳胶手套。

2.2 高热惊厥的护理

收治的26例甲流重症患儿中,有25例患儿合并惊厥,其中23例为高热惊厥,2例为病毒性脑炎,甲型H1N1流感患儿的典型临床表现为高热难退,一般在38-40℃之间,高热惊厥是婴幼儿时期较为常见的一种惊厥性疾病,多在体温升高至38.5℃以上时发生惊厥,若此时不能及时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导致患儿惊厥持续时间较长或者惊厥发生次数频繁时,就会引起患儿脑部损害,严重者可影响其智力的发育。因此,在高热期及时给予护理干预尤为重要,护理措施如下:①使用温湿度计监控室内温湿度情况,维持病室温度为18-20℃、湿度50%-60%。②每4小时测量体温1次,密切观察患儿热型,采取药物降温的同时配合物理降温,使用冰袋置于腋下、大腿根部。危重患儿合并病毒性脑炎者给予降温毯、冰帽降温,可降低脑部耗氧量,防止惊厥发生,同时使用肛温持续监测仪持续监测体温变化。③退热汗出时应及时更换汗湿的衣裤,注意保暖,保持皮肤、床单、被套的干燥清洁,及时记录降温效果。

2.3 严密观察病情

甲型H1N1流感重症病例病情进展快,病情隐匿,特别是年龄<5岁的患儿,容易发展成重症病例,<2岁的患儿更易发生严重并发症,因此重症患儿的早期识别尤为重要。本组有1例患儿因高热3天呼吸困难2小时入院,入院时精神疲倦、呼吸急促60次/分,见明显三凹征,末梢血氧饱和度80%,血气分析PO2 69mmhg,即予气管插管呼吸机通气。

2.4 气道管理

本组1例患儿行气管插管呼吸机支持治疗,2例患儿行NCPAP呼吸支持治疗,4例患儿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并肺泡灌洗术治疗。

2.4.1 妥善固定导管 经口气管插管采取使用3M弹力胶布蝶形固定,检查并记录导管插入深度及外露长度,每班听诊呼吸音、观察胸廓起伏是否对称判断插管深度是否合适并记录,班班交接。对于烦躁的患儿,遵医嘱合理使用镇静剂,并做好约束,防止脱管。

2.4.2 做好胸部理疗,保持气道通畅 胸部理疗包括体位引流、手法拍背及全胸震荡排痰机辅助排痰。根据患儿肺部情况每2-4小时翻身拍背一次,手动拍背时,手呈空心状,由下至上,由外到内有节律性地拍击患儿双侧背部及胸壁,拍打时由腕部用力。再联合使用全胸震荡排痰机,排痰机通过主机发出脉冲信号,使背心(或胸带)高速反复的产生高频振荡,形成定向引流作用,促使呼吸道及肺叶深部分泌物松弛、液化、脱落,从而使痰液从支气管移动到主气管后通过咳嗽或人工吸引将痰液排出体外。胸部理疗后即予吸痰处理,充分清理呼吸道。

2.5 健康教育

指导家长做好儿童卫生保健,并向家长介绍儿童甲流特点、临床表现及预防措施,让家长了解到与孩子接触最密切的父母却可能成为孩子得病的感染源。因此父母在家应注意:回家后应立即用肥皂洗手、洗脸;经常开窗通风,为日常家居用品和孩子的玩具清洗消毒;父母一旦出现了感冒症状,要有危机意识,立即与孩子隔离。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年试行版第三版)[R].2009.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医院感染控制技术指南(2009年修订版)[R].2009.

猜你喜欢
危重症患儿护理
体外膜肺氧合救治心脏危重症患者的研究进展
首都医科大学危重症医学系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急腹症的急诊观察与护理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
呼吸系统危重症患者抗生素相关腹泻的临床观察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暖男”石卓:用怀抱安慰患儿
特发性矮小患儿血中p53及p21waf/cip1的表达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