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正畸修复联合治疗先天缺牙的效果观察及有效率影响分析

2020-10-19 18:05秦洁
健康大视野 2020年13期
关键词:临床疗效安全性

秦洁

【摘 要】目的:探讨口腔正畸修复联合疗法在先天缺牙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81例先天缺牙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口腔修复疗法,观察组给予口腔正畸修复联合疗法,比較两组患者咀嚼功能、语言功能、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咀嚼功能和语言功能恢复时间低于对照组,而咀嚼功能和语言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口腔正畸修复联合疗法能有效改善患者咀嚼和语言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关键词】口腔正畸修复;先天缺牙;临床疗效;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R78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20)13--02

先天缺牙不仅影响美观,而且会影响患者的咀嚼功能和语言功能,严重者还会进一步引发口臭、牙周病等一系列口腔疾病,本文将两种治疗方式同时应用于临床中,具体应用效果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患者资料

选择2016年12月至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81例先天缺牙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随机分组法将81例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43例,男性31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27.4±2.3)岁,缺牙颗数在1-6颗之间,平均(4.2±0.5)颗,缺牙部位中中切牙13例,第二前磨牙16例,侧切牙15例,安氏分级中Ⅰ类22例,Ⅱ类11例,Ⅲ类8例,对照组38例,男性27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26.8±2.7)岁,缺牙颗数在1-5颗之间,平均(3.5±0.7)颗,缺牙部位中中切牙11例,第二前磨牙14例,侧切牙13例,安氏分级中Ⅰ类20例,Ⅱ类9例,Ⅲ类9例,两组患者基础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口腔修复治疗,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缺牙颗数及整体情况进行确定,治疗方案包括义齿数量、间隙、种植位置等,为保证义齿与相邻牙齿间邻接关系更好,要保证牙线有一定阻力,确保义齿佩戴完成后与相邻牙冠有更好的密合度。观察组患者给予口腔正畸修复疗法,即本组患者在进行修复治疗前进行正畸治疗,先期拍摄X线片,以此获取牙齿缺失情况及牙齿模型,存在残留牙、乳牙的患者要在术前清除,口腔清洁完成后用矫正器对倾斜、扭转、错位的牙齿进行矫正,矫正完成后再进行修复治疗[1]。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咀嚼功能、语言功能、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观察两组患者咀嚼功能和语言功能恢复时间,同时采用自制问卷表对患者咀嚼功能和语言功能进行评价,咀嚼功能问卷包括13个问题,语言功能问卷包括9个问题,每个问题包括无影响、轻微影响和严重影响三类,总问卷评分为1-10分,评分越高说明咀嚼功能或是语言功能越佳。根据患者咀嚼功能、美观度及语言功能等将临床疗效分为四类,痊愈是指治疗后咀嚼功能和语言功能完全不受影响,X线片检查显示口腔恢复正常,美观度良好。显效是指治疗后咀嚼功能和语言功能基本不受影响,美观度尚可,有效是指治疗后咀嚼功能和语言功能影响较小,美观度较差,无效是指上述指标无变化[2],将前三者视为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分析

本文实验所得数据使用SPSS16.0分析,所得数据检验方法分别为检验和t检验,当统计值P<0.05表明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咀嚼和语言功能比较

观察组咀嚼功能恢复时间为(17.5±2.1)d,言语功能恢复时间为(19.7±1.8)d,对照组咀嚼功能恢复时间为(23.9±2.3)d,言语功能恢复时间为(25.7±2.6)d,观察组患者咀嚼功能和语言功能恢复时间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咀嚼功能和语言功能评分都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 两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比较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见表2。观察组术后发生根尖吸收1例,牙周不适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9%(3/43),对照组术后发生牙周不适3例,根尖吸收2例,食物嵌塞2例,并发症发生率18.4%(7/38),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先天缺牙是由牙蕾形成期发育异常导致的牙齿缺失,发育异常导致牙胚未能发育形成牙齿,先天缺牙的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先天缺牙第一表现为影响美观,其次对患者的语言功能和咀嚼功能有较大影响,而且会诱发牙周病和龋齿等口腔疾病。口腔修复疗法是先天缺牙最主要的治疗方式,通过口腔修复能有效矫正上下颌关系紊乱,但口腔修复无法调整牙间隙和牙列整齐度,义齿种植后美观度无法保证,且后期容易出现根尖吸收、感染等并发症[3],而先期进行口腔正畸疗法能调整牙间隙和牙列整体度,良好的矫正能确保骨骼和牙齿间的协调性,防止邻骨和牙齿之间位置异常导致的咬合不佳、义齿与相邻牙冠密合度较低等情况,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咀嚼功能和语言功能,本文实验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咀嚼功能和语言功能恢复情况明显更优,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各种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综上所述,口腔正畸修复联合疗法能有效改善患者咀嚼和语言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赵宗奎.口腔正畸修复联合治疗先天缺牙的效果观察及有效率影响评价[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6(5):43-46.

王方园.口腔正畸修复联合治疗先天缺牙的临床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27): 85-86.

丛永生,姜树敏.口腔正畸修复联合治疗先天缺牙的效果评价[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8,5(34):70-76.

猜你喜欢
临床疗效安全性
米氮平治疗老年失眠伴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131碘治疗甲亢患者的后期随访效果分析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ApplePay横空出世 安全性遭受质疑 拿什么保护你,我的苹果支付?
Imagination发布可实现下一代SoC安全性的OmniShield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