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子宫肌瘤与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疗效对比

2020-10-19 18:07王洪艳刘元梅
健康大视野 2020年13期
关键词:微创手术子宫肌瘤

王洪艳 刘元梅

【摘 要】目的:对比采用宫腹腔镜微创手术、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两种方法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差异。方法:实验对象选择临床确诊的子宫肌瘤病例,符合病患总计94例,研究开展时间:2018年5月~2019年5月。94例患者依照随机奇数偶数法划分两组:微创组采取宫腹腔镜手术治疗、传统组采取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对比手术有关疗效。结果:微创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比传统组短,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7%比传统组低(P<0.05)。结论:采用宫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子宫肌瘤,要比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疗效更好,主要体现在出血量少、恢复速度快、并发症减少等方面。

【关键词】宫腹腔镜;微创手术;子宫肌瘤;子宫剔除术

【中图分类号】R737.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20)13--02

子宫肌瘤是常见于女性生殖系统的良性肿瘤,发病与机体雌激素、孕激素等水平有一定关系,好发年龄段是30~50岁,而且通过观察总结,发现发病年龄也有愈渐年轻化的趋势。因子宫肌瘤早期时病症表现不显著,所以易于被忽略,错过早期最佳的治疗时期,而进入到中、后期之后,月经不调、月经量多甚至不孕等表现突出,直接降低女性患者的生活质量[1]。目前临床以手术治疗为主,主要术式有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宫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等,皆是以尽量保留女性生育能力、子宫生理功能为根本目的。同时在临床影像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形势下,宫腹腔镜手术应用优势日益凸显。现就两种术式应用疗效展开对比总结。

1 对象及方法

1.1 观察对象

实验对象选择临床确诊的子宫肌瘤病例,符合病患总计94例,研究开展时间:2018年5月~2019年5月。94例患者依照随机奇数偶数法划分两组:微创组37例,年龄分布32~50(40.6±3.2)岁,子宫肌瘤<5cm者30例、子宫肌瘤≥5cm者7例。传统组37例,年龄分布30~50(40.1±3.1)岁,子宫肌瘤<5cm者28例、子宫肌瘤≥5cm者9例。94例病例皆由B超检查明确疾病诊断,将以下符合者剔除:①心、肝、肾等严重系统疾病;②有激素依赖;③严重消化系统疾病。两组已明确有关资料差异性不大(P>0.05)。

1.2 手术方法

1.2.1 微创组 使用全身麻醉、取膀胱截石位,使用电视宫腔镜系统、腹腔镜系统。建立人工气腹,于气腹处做4个穿刺点,经穿刺孔把腹腔镜探头置入到腹部当中,对腹腔中的整体情况进行观察;于腹腔镜直视下,于患者子宫肌壁上行垂体后叶素(经稀释处理)注射,取单极电凝钩分开肌瘤瘤体与瘤核,用大抓钳将子宫肌瘤分离开来,执旋切器把患者子宫肌瘤切成条状、取出;对部分黏膜下肌瘤,使用宫腔镜确定肌瘤情况,经腹腔镜向肌瘤包膜中注射适量的缩宫素,单极电钩切开浆肌层、剔除肌瘤,缝合、关闭瘤腔;生理盐水冲洗腹腔,退出手术器械、解除人工气腹,缝合手术切口。

1.2.2 传统组 使用硬膜外麻醉,于耻骨联合上做一横向切口,开腹后将子宫完全暴露,子宫切口应尽量与肌瘤位置接近,剔除瘤体,止血,逐层关闭腹腔。

1.3 指标记录

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

1.4 记录值检验

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数据值以均值加减标准差的方式表示,采用t检验;并发症发生率数值以n、(%)的方式表示,采用检验。由SPSS 22.0医学软件做统计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检验判定:P<0.05。

2 结果

2.1 两组围术期有关计量数值的比较

微创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比传统组短(P<0.05),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性不大(P>0.05),表1:

2.2 术后并发症

微创组37例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7%(1例,为轻微切口疼痛),传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6.2%(6例,分别是3例切口疼痛、1例感染、1例肠梗阻、1例盆腔粘连)。比较可知微创治疗更安全(=3.945,P<0.05)。

3 讨论

随着腔镜外科技术引入妇科临床治疗,宫腔镜、腹腔镜技术下的子宫肌瘤切除术已经非常成熟,不仅手术切口小,而且能保证患者更快的术后恢复,减小传统手术给患者造成的痛苦。

宫腹腔镜微创手术是指在一次麻醉下,同时行宫腔、腹腔两种内镜手术的方式[2],我们对37例患者采取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其中并无1例中转开腹,也并无因联合施治而加重患者痛苦或是延长住院时间。反之通过对比,微创组较传统组手术出血量更少、住院时间更短、胃肠功能恢復速度更快。

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因为会造成较大的机体创伤,使子宫长时间暴露,因此延缓患者术后恢复速度,且切口感染、盆腔粘连等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都较高,这也成为局限其应用范围的主要原因[3]。宫腹腔镜微创手术方法,采用腹腔镜在可视条件下进行手术,不仅能动态观察到子宫浆膜面的变化、避免宫腔镜作用电极的热传导效应而造成子宫穿孔,而且因手术切口小,减少了术中出血量与术后并发症,治疗效果及安全性都值得肯定[4]。

因此可见:采用宫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子宫肌瘤,要比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疗效更好,主要体现在出血量少、恢复速度快、并发症减少等方面。

参考文献

高立娟.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联合GnRH-a治疗大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观察[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22):42-43.

万冬梅.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29):4214-4215.

张金磊,彭玉华.3型子宫肌瘤宫腔镜切除术的可行性及患者生殖预后分析[J].临床研究,2019,27(11):16-18.

王君梅,杜岚.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治疗子宫肌瘤伴不孕的效果比较[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9,23(15):56-59.

猜你喜欢
微创手术子宫肌瘤
两种微创手术方式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效果比较
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研究B超在妇女子宫肌瘤鉴别诊断当中的临床应用
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剥除术的临床观察
微创手术引流治疗急性上尿路梗阻并重症感染的临床研究
120例高血压脑出血急诊微创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