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切开引流对肛周脓肿患者肛瘘形成的防治效果

2020-10-19 18:07仉树勤
健康大视野 2020年13期
关键词:肛周脓肿肛瘘

仉树勤

【摘 要】目的:探究手术切开引流对肛周脓肿患者肛瘘形成的防治。方法:以60例肛周脓肿患者为对象,研究时间为2018年4月-2019年3月,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30例,给予参照组常规脓肿切开引流术治疗,给予研究组一次性手术切开引流术,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肛瘘形成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研究组肛瘘形成率低于参照组,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肛周脓肿患者采用一次性手术切开引流术,可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预防肛瘘形成,治疗效果显著,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关键词】脓肿切开引流术;肛周脓肿;肛瘘;一次性手术切开引流术

【中图分类号】R4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20)13--02

前言

肛周脓肿为临床常见肛管直肠疾病,多采用切开引流术治疗,但术后极易形成肛瘘。肛瘘为肛周脓肿慢性期表现,约为脓肿这95%-97%[1]。肛周脓肿患者实施常规脓肿切开引流术可使患者痛苦增加,降低生活质量。本文将以60例患者为对象,探究手术切开引流对肛周脓肿患者肛瘘形成的防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60例肛周脓肿患者为对象,研究时间为2018年4月-2019年3月,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30例。参照组,男女患者分别为18例与12例;年龄在24-5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35±3.69)岁;病程为2-13天,病程平均值为(8.45±2.39)天。研究组,男女患者分别为19例与11例;年龄在27~5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91±3.61)岁;病程为3-14天,病程平均值为(8.87±2.58)天。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分析,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给予参照组常规脓肿切开引流术治疗:脓肿明显波动处做一弧形切口或放射状切口,以脓肿直径的大小确定长度,患者皮肤、皮下组织切开,使用食指对脓肿进行检查,脓腔间隔分离,充分排脓,使用碘伏、双氧水、生理盐水对脓腔进行冲洗,创口使用碘伏纱布进行引流与包扎。术后,使用灭滴灵、司帕沙星口服治疗,每天更换药物,待创面愈合停止。

给予研究组一次性手术切开引流术:实施局部麻醉联合静脉麻醉,取截石处使用碘伏对会阴进行消毒。食指在肛内深入,明确脓肿范围与位置,注意观察肛内小凹硬结情况。使用半圆肛窥对肛隐窝位置情况进行观察,脓肿明显波动处做一弧形切口或放射状切口,以脓肿直径的大小确定长度,将皮下组织切开,使用食指对脓腔进行探查,脓腔间隔分离,充分排脓,使用碘伏、双氧水、生理盐水对脓腔进行冲洗。使用左手食指在肛内深入阴道,右手拿银探针(绑有橡皮条),由切口基底放线检查肛内,寻找内口,已溃烂内口或脓肿最薄处将银探针穿出,由肛内将探针拉出,合拢橡皮条两端并牵拉,在切口处使用7号丝线,对橡皮条挂线进行结扎。创口使用碘伏纱布进行引流与包扎。术后,使用灭滴灵、司帕沙星口服治疗,每天更换药物,待创面愈合停止。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肛瘘形成率,进行统计学分析。治疗有效率:由显效、有效与无效三个等级组成,其中症状消失,病灶消失,创面恢复良好,即为显效;症状改善,病灶基本消失,即为有效;不满足以上情况,即为无效。

肛瘘形成率:随访所有患者半年,详细记录术后肛瘘的形成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21.0)对比分析,计数资料的表示方法为表示,试验为t试验;计数资料的表示方法为“n/n%”, 试验为检验,若(P<0.05)则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调查结果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如表1所示。

2.2 两组患者肛瘘形成率调查结果

研究组肛瘘形成率低于参照组,P<0.05,統计学意义存在。如表2所示。

3 讨论

肛周脓肿即肛门直肠周围脓肿,属于临床常见疾病,因肛腺感染而引发疾病,具有发病急、发展速度快等特点,在确诊以后需及时给予是守住治疗。切开脓肿引流术为常用方法,先将脓肿切开,引流排脓,操作简单,可有效缓解疼痛,但术后肛瘘发生率较高,且具有较高的复发率,往往需实施二次手术[2]。一次性手术切开引流挂线术具有显著治疗效果,其操作难度大,但疗程大大缩短,有效缓解不良正在。使用挂线实施切开引流,可避免炎症扩散,有利于基底部肉芽组织额生长。另外,内口在切开以后瘢痕愈合,I期便可将原发病灶消除,有效预防肛瘘形成[3]。本次研究结果可见,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研究组肛瘘形成率低于参照组,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

综上,肛周脓肿患者采用一次性手术切开引流术,可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预防肛瘘形成,治疗效果显著,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参考文献:

谢永俊,常家聪.手术切开引流对肛周脓肿患者肛瘘形成的防治效果[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4,23(9):1299-1302.

王方平.手术切开引流对肛周脓肿患者肛瘘形成的防治效果观察[J].饮食保健,2017,4(1):49-50.

杜怀军.切开引流挂线术与切开引流术治疗肛周脓肿的对比分析[J].心理医生,2015,21(20):49-50.

猜你喜欢
肛周脓肿肛瘘
复杂性肛瘘治疗的临床思路探讨
当心特殊肠癌的“幕后黑手”——肛瘘
磁共振成像不同扫描序列诊断肛瘘诊断价值
三腔两囊管在肛瘘磁共振检查中的应用及护理
木刺致肛周脓肿1例报道
直肠腔内超声和MRI在复杂性肛瘘诊断中的对比分析
彩色多普勒超声高频浅表小器官联合腔内探头对肛周脓肿的诊断价值
肛瘘相关性鳞癌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