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生活中取材

2020-10-20 06:03赵遐蒋玉军
作文周刊·七年级版 2020年33期
关键词:书斋聊斋书房

赵遐 蒋玉军

作文的源泉是生活,生活的真谛在于发现。我们只有从生活中不断地捕捉写作素材,才能达到真实感人的目的。那么,如何才能顺利地从生活中取材呢?

1.留心观察生活,摄取新鲜素材。素材乃文章之血肉,没有血肉,何来生气?那么,该如何选择材料呢?一是注意扩大视野,多读书报,多关心时事,特别是关注那些与我们日常生活相关的热点问题;二是引入时代的活水,向生活学习。对生活中的每一个片段、每一个细节以及人物的音容笑貌、行为举止,对环境事物、时令变化、日月星辰、花草树木等进行有条理的观察思考,及时地记录其颜色、气味、冷暖、态势等等。

2.用心感受生活,抒发真情实感。“感情真挚”的内涵是指在作文中能自然地表达真情实感,根据自己的审视角度去认识时代、观察时代、感悟时代。作文如同绘画,只有融入了画家真情实感的作品才能打动人心。齐白石所画的蔬菜花草,皆散发着“蔬笋气”和“泥土香”。平时我们不论看书、听课还是与人交往,都会有迸射自己感情的突发点,或让你高兴,或让你激动,或让你悲怆,或让你厌恶……我们应该将这些复杂却真实的情感悄悄珍藏起来,到了考场上再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这就是古人所说的“为情造文”。

3.勇于表现生活,抒写真我个性。陶行知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我們要养成求真知、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做真人的习惯。一是敢于写真事,抒真情。只有细心观察、真切描绘,勇于表现生活,才能写出一篇有个性魅力的文章来。二是在语言上展示个性,抒写自我。语言是文章的血肉,是行文达意的基石,它直接影响文章的可读度。一篇耐人寻味的好文章,其语言也必然具有隽永的意境美、生动的情趣美和诗意的哲理美,用词生动,词汇丰富,句式灵活。三是语言求新。可多方采撷新词新义,紧贴时代脉搏,为文章增添鲜明的时代气息。此外,还可借助亲切自然、新鲜活泼的现代流行歌曲。唯有如此,方能使文章蕴藉丰富,富含哲理,荡气回肠。

写作要从自己的生活出发,用眼观察、用心体验。比如看到冬梅,就要领悟到冬梅独立于风雪中的傲骨品质;看到人物活动,就要从人物的一言一行中分析人物独特的个性特征。

文题设计

青春,流露着浓浓的诗情画意;青春,散发出淡淡的幽香。青春时代充满了年少轻狂,充满了无限生机,充满了美丽自信。

青春的步伐不会因困难而停止,青春的旋律不会因风雨而阻挠。

青春是阳光,是自信的标志;青春是月光,是优雅的代表;青春是星光,是引领时尚的先锋。让我们扬起青春的风帆,让生命在这里飞扬,让青春在这里起航。

阅读上面的文字,请以“青春”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题目自拟;(2)立意自定,角度自选,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4)不少于600字;(5)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思路点拨:青春的故事多如牛毛,我们不可能在一篇文章里全部呈现,关键还是要根据文章表达的需要进行适当剪裁。那些曾经让我们开怀大笑、痛哭流涕、挥之不去的记忆应该成为我们的首选。可以多角度立意,比如写青春的欢笑与热情、青春成长过程中的迷惘与苦痛、青春的律动、青春时催人奋进的独立与渴望……总之,只要围绕“青春”这一话题,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行文,能表现出自己积极的人生态度即可。

名人书房盘点

书房在文人心中是一个修炼的道场。历代文人雅士都非常注重自己的书房。有了书房,就有了安身立命之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起名时,或以言志,或以自勉,或以寄情,或以明愿,词隽意蕴,情溢于墨,理见其辞,耐人寻味。这些饶有情趣的书房名,相信也给大家带来了一定的启示。

陋室:这是唐代“诗豪”刘禹锡的书斋名。环境虽然简陋,但诗人却在这里写出了千古绝唱《陋室铭》。他还把自己的“陋室”与三国诸葛亮的“茅庐”、西汉扬雄的“云亭”相提并论,表达其高洁伟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志趣。有识之士曾云:如果刘禹锡官运亨通,他还能写出《陋室铭》这样传诵千古的佳作吗?正如法国大作家大仲马曾在名作《黑郁金香》中所写:“最值得骄傲的树苗是从平常的树枝上嫁接出来的,巨大芬芳的玫瑰是从素淡的四瓣蔷薇上开始的。”

老学庵:南宋爱国主义诗人陆游的书斋题名“老学庵”。他说:“予取师旷‘老而学如秉烛夜行之语名庵。”以此激励自己要有活到老、学到老的进取精神。庵,从广,从阉。“广”泛指房屋,“阉”是关门,庵就是关了门的房子。命名庵,是说要关起门来读书,“两耳不闻窗外事”,不是不想闻,而是没有想闻的内容。书房之苦乐,唯有陆游自己知道。

聊斋:清人蒲松龄应试落第后,喜欢请人到书斋闲谈,然后根据闲谈讲的故事加工整理成小说。故此,他称自己的书斋为“聊斋”。《聊斋志异》这本狐鬼传说,就是在“聊斋”里完成的。

何妨一下楼:闻一多先生曾多年埋头于古代文化典籍《楚辞》与《诗经》的研究中,除了吃饭上课外,难得下楼一次。饭后大家都去散步,闻一多却不去,邻居劝他说:“何妨一下楼呢?”大家都笑了起来。就这样,闻一多得了一个雅号“何妨一下楼主人”,他的书斋也从此成了“何妨一下楼”。

猜你喜欢
书斋聊斋书房
聊斋书介
聊斋书介
把自己关进书房
我的书斋
聊斋书介
童年的小书房
文人学士的书斋名
三尺书斋容天下
大美于斯书斋外
读破聊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