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学应培养的四个学科意识

2020-10-20 06:07李建国
山东青年 2020年8期
关键词:进化环保结构

李建国

摘 要:学科教学中,渗透思维意识不但有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学科知识点,为进一步的教学工作提供便利;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模式,把握学科学法,为高中生物的学习打下良好的思维基础。总结阐述了初中生物教学中涉及的四个意识:实验中设置对照意识、生物的进化意识、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意识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同时介绍在生物教学实践中培养这意识的思路和方式以及教学实践需要注意的一些地方。

关键词:对照;进化;结构;功能;环保

一、实验中设置对照意识

(一)培養设置对照思想的意义

18世纪法国巴黎,以Louis为代表的医生主张治疗不能盲从传统古典理论,而是要观察事实作出推理和决策,由此引入“对照组”,发出了循证医学的先声。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利用“对照”思想检验成为了认识科学世界的“标准”,是人类探究未知强有力的武器,重要性毋庸置疑。[1]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对照思想”,养成科学的思维模式对于其科学素养的发展也非常重要。

(二)设置对照思想在课程中的体现

对照实验是初中生物实验的一种重要类型,具体包括利用鼠妇探究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探究种子的萌发、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探究小白鼠的呼吸条件、探究不同环境下细菌的多少、巴斯德鹅颈瓶实验等。

(三) 对照思想在教学中的实践案例

根据自己近十年的教学实践,教师在刚开始教授对照实验时就应该多角度,多层次让学生树立对照的意识。以自己的教学为例,学生第一个接触的对照实验是关于探究鼠妇的生活环境的,在讲解并让学生识记了实验步骤以后,第一步是让学生互讲本实验,第二步我利用了学生们熟悉的儿歌歌词“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爱吃菜,蹦蹦跳跳真可爱”,向学生发问:“小白兔喜欢吃萝卜吗?”结果正如我所料,学生们七嘴八舌,观点不一。这就引出了做实验的必要性,于是小组同学讨论这个实验应该怎么设计和如何完善以及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

在学生们表达了自己不同的实验设计和完善了注意点后,我又提出“请同学们自己提出一些生活中可探究的常见疑问并设计实验”。其实设计这一步的意图就是贯彻使学生们对对照意识的进一步升华——实际应用,当然这也让课堂到达了一个新的高潮。

最后的时间我以药物生产过程中的“双盲实验”作为一节课的点睛,让学生们再次意识到对照意识在生活实际中的巨大价值,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运用对照意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虽然“对照教学”花费了一课时的时间,但从贯彻“对照意识”和后期学生对“对照实验”的驾轻就熟的角度看是非常有意义的,值得推广和借鉴。

二、生物的进化意识

(一)进化意识培养的必要性

从达尔文《物种起源》的发表起,进化论的意识逐步深入人心,其重要价值不仅在于揭露的是一个进化事实,更重要的是体现一种辩证的、发展的思维意识,《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在课程总目标中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需要“为确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必要的基础”。辩证唯物主义联系观和发展观属于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中较为基础的内容。所以,在初中阶段向学生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联系观和发展观是贴合课标要求的。[2]

(二)生物进化意识培养在课程中的体现

生物的进化意识贯穿全册,例如七八年级上册植物动物的由低等到高等的讲解,七年级下册的从猿到人的进化,以及最后一册非常重要的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等无一不体现这一重要意识。教学过程中在讲解诸如此类的问题时,教师都会有意无意穿插,利于培养学生的辩证观和发展观。

(三)生物进化意识培养的教学实例

课本介绍植物的种类是按照由低等到高等的顺序展开,从藻类到种子植物,让学生总结各类植物的特点,尤其是获取水分的方式、植物体结构的分化和生活环境的改变。从表格中感受植物进化过程中的“不断自我完善”和认识植物结构的不完善之处。部分学生在课程结尾还提出了“植物下一步将进化成什么样子”的疑问,于是把这个问题作为作业留给他们讨论和写作畅想。

值得一提的是,在学习进化理论“长翅和残翅昆虫”的时候,学生们在分析数量变化的问题上,提出了自己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是海风刮断的,还有认为是天生残疾的,也有学生的观点接近进化理论。在此基础上我又提出“如果海岛上不再有海风,该种昆虫长翅和残翅的数量如何变化”,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而实际上这样问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领会生物种类的数量变化是受环境影响的,不是一成不变的。

三、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意识

(一)培养结构功能相统一意识的意义

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是存在于哲学上的重大命题,包括但不限于建筑、医学、解剖学等领域的研究,同时也是生物教学中需要培养的重要意识,尤其体现在动植物解剖和生物进化方面,领会有利于学生理解不同动植物适应环境的方式和各系统、器官进化过程中完善的价值。[3]

(二)结构功能相统一的体现及教学实践应用

初中生物很多教学内容体现功能与结构的统一,典型的例子有:单层细胞涉及物质交换(小肠绒毛、肺部毛细血管网、肾单位中肾小球和肾小囊、鱼鳃中的鳃丝等);组织结构与功能的统一(神经组织中细胞结构的特化有利于传递信号、致密的上皮细胞在保护内层结构方面有关键作用,强有力的机械组织在保证植物“站立”方面“功不可没”、失去了细胞内容物的导管在运输水分方面更加高效等);器官结构与生活环境的适应(鸟类的双重呼吸、哺乳动物牙齿分化与食物的消化、昆虫多样化的口器与其食物的关系、骆驼刺发达的根系与生活环境相适应)。

如,教学实践中,讲解肺泡与周围毛细血管时说到单层细胞,我会向学生发问:想到了什么?学生回应:物质交换。再问:交换了什么?氧气和二氧化碳。所以当讲到肾单位的时候,学生就特别容易想到肾小球和肾小囊的单层细胞在物质过滤过程中的显著优势。

不仅如此,讲到昆虫种类繁多原因的时候,我特意展示了多种多样的口器,当看到咀嚼式、刺吸式、虹吸式、舔吸式的口器,学生们很容易联想到不同种类的昆虫和推测出它们各自的食物来源。这样在教学中降低了对内容的理解难度,简化了教学过程,形成了“条件反射”式的定势学习。

四、保护环境的意识

(一)树立环保意识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的课程目标中指出: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4]6《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课程内容中也指出让学生“意识到生物圈中的人对生物圈应尽的责任”。[4]17

环境保护是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也是科学发展的重要方面,树立这一重要意识对培养学生对社会责任感和认同国家发展理念极其重要。

(二)课程中的环保体现

教材中有多处体现这一意识,如: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某些单细胞生物引起的赤潮、水华等环境问题、微生物在废水处理等方面的利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以及必要性。

近年来,事实上包括社会、家庭和学校,从小就在培养学生们的环境保护的意识,实践教学中学生们会对土地污染、植树造林、雾霾、废水处理、绿色出行和低碳环保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使课堂成为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重要阵地。[5]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学生的环保意识“极端”,体现在“矿不能采、树不能砍、污染企业得关停”,这反映了学校和社会在树立学生环保理念的过程中只片面追求保护环境,而没有用辩证的观点去看待资源和污染企业存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杜力军,雷帆,谢伟东,邢东明,闫智勇,李俊,袁梽漪,高红伟.从科学哲学的“证实”/“证伪”认识中医药科学实验的对照设计[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9,21(06):1141-1146.

[2]康佳. 辯证唯物主义联系观和发展观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D].鲁东大学,2018.

[3]李学斌.培养初中学生结构功能观的教学改进[J].中学生物教学,2017(19):18-19.

[4]教育部.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6-17.

[5]熊丹红.有效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方法[J].江西教育,2019(24):16-17.

(作者单位:忻州师范学院附属外国语中学,山西 忻州 034000)

猜你喜欢
进化环保结构
《形而上学》△卷的结构和位置
论《日出》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