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定星盘

2020-10-20 06:15徐永霖李源辉
法制与社会 2020年26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共产党宣言法学

徐永霖 李源辉

摘要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结晶。在这部巨著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于资产阶级法进行了评判,包括对于资产阶级的统一法律进行了赞同,也进行了相应的批判。这对于我国的法律体系的完善都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同时对于我国依法治国理念的实施也能够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理论 《共产党宣言》 法学

作者简介:徐永霖、李源辉,新疆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学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法理学。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9.160

馬克思主义理论是由伟大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是我们认识世界、认识自然的主要依据,同时也是我们创造新生活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丰富,它涵盖了我们日常的方方面面,这对我们提高关于人类社会的认识和探索改造社会的规律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于法律进行了详细的概括,共产党宣言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主要代表书籍,其对于法律的内涵、外延等进行了明确的表达。这也是我们研究法律的主要依据,对于目前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以及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建设都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一、《共产党宣言》法律思想的内容

(一)阐述了资产阶级法的本质

《宣言》中写到“你们的观念本身是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所有制关系的产物,正像你们的法不过是被奉为法律的你们这个阶级的意志一样,而这种内容是由你们这个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来决定的”。由此可以看出《共产党宣言》认为资产阶级法的本质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意志。资产阶级作为社会发展中的统治阶级,其为了维护自身的权利和利益,会要求被统治者履行相应的责任。这一切都需要一种客观的具体的形式来实现,这种形式即为体现资产阶级意志的法律。将资产阶级的意志转变为法律,要求了被统治者要遵守相关的法律之外,统治者也应遵守相应的法律,以维持法律的威严。统治阶级作为在社会发展过程当中的物质统治力量,同时也对于社会发展当中的精神力量进行相应的统治,因此法成为了统治阶级维护自身权益、实现阶级统治的重要工具。另一方面法的存在形式是由资产阶级社会的物质形态来决定的。所谓物质形态是由当时的地理环境、社会生产力、生产方式以及在社会发展过程当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决定的。这种物质环境决定了资产阶级在日常发展过程当中的需求,需求转变为自身的意志力,从而通过法律这种工具来进行强制维护。

(二)对于“统一的法律”进行了剖析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里既肯定了资产阶级统治下统一的法律所起到的积极促进作用,同时也批判了统一的法律在资产阶级控制下所体现的工具性质。随着生产力的提升,统治阶级将生产资料、生产工具、人口进行了相应的集中。这种集中使得分散的政府变成了一个统一的政府,而统一的政府又必须要求了统一的法律来进行规范和维护其自身的权益。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统一的法律应运而生。在统一法律的推动下,资本主义的经济和政治由分散变成了集中,生产力由低下变成了先进,这都使得资本主义在短短100年的时间内创造了以往历史长时间内所无法创造的财富。生产力的进一步提升也是统一的法律所起到规范作用的体现,由此也可以看出《共产党宣言》对于这种统一的法律是持肯定和赞同意见的。毕竟统一的法律从本质上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这种统一法律的存在却是建立在资本主义控制意志状态之上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资产阶级的控制权利得到了提高和巩固,因此《共产党宣言》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于统一的法律进行了批判。

二、《共产党宣言》法律思想的特征

(一)科学性

《共产党宣言》中的法律思想充分吸收了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当中所取得的优秀文明成果,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对于法律思想的构思过程当中,对于费尔巴哈、康德、黑格尔的法律思想进行了充分的批判,同时结合自身的实际工作和人类社会发展过程当中所总结的一些经验,提出了相应的科学理论。也正是由于《共产党宣言》的法律思想剖析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因此其能够充分的对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当中的一些社会活动进行彻底、深入的研究。《共产党宣言》的法律思想对于资产阶级法进行了批判,其认为资产阶级法是资产阶级意志的体现,其存在的主要目的在于维护资产阶级的权益。而法的真正本质在于实现无产阶级的解放,法的存在离不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进步,由此也可以看出《共产党宣言》的法律思想具备一定的科学性。同时《共产党宣言》的法律思想为工人阶级夺取政权,实现人的全面自由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方向。特别是在工人阶级夺取政权实现自身的解放后,如何治理国家、规范社会的发展更是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和指导意义。也正是具备了丰富的实践价值,从而使得《共产党宣言》的法律思想具备了一定的科学性。

(二)人民性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为了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而存在的,而《共产党宣言》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代表,其也是为了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而服务的。《共产党宣言》的法律思想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为了维护人民群众的最根本权益、保护无产阶级的平等主权而不断完善。因此《共产党宣言》的法律思想具备着一定的人民性,这在我国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也得到了充分的彰显。我国法律的存在是为了维护人民群众的相关权益,在法律的规范下人们得以安居乐业。我国政府在履行其职责的过程当中,以维护人民的相关权益为根本出发点,法律的存在也全方位的保证了人们的相关权益和自由。生存权、受教育权、劳动权、发展权等基本权利得到切实的维护,由此也可以看出《共产党宣言》的法律思想的人民性。

(三)批判性

《共产党宣言》中法律思想的批判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对于以往法律思想批判的基础上,经过结合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活实践而形成的。包括对于黑格尔法律思想、康德法律思想、费尔巴哈法的思想等进行了充分的批判,对于其存在的不合理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从而在批判中使得《共产党宣言》中的法律思想有了质的升华和飞跃。另一方面主要是对于资产阶级法律思想的虚伪和永恒进行了批判。马克思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升,阶级的存在必将消失,而基于阶级存在而产生的法也必将消灭。但在实际社会发展的过程当中,资产阶级却认为法的存在是永恒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资产阶级的自私性,其希望通过法的永恒来维护阶级的统治力和控制意图。而《共产党宣言》的法律思想对于资产阶级的这种自私狭隘的意图进行了批判。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理论共产党宣言法学
《南大法学》征稿启事
《南大法学》征稿启事
《南大法学》征稿启事
浅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的全面发展重要思想的指导意义
关于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生导师队伍建设的若干思考
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若干问题与思考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研究的新认识
《共产党宣言》教我们怎样做合格党员
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路径研究
法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