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感·成就感·意义感:基于情感获得的教师领导力提升

2020-10-20 06:24刘希娅
中小学管理 2020年9期

刘希娅

摘要安全感、成就感、意义感的获得是影响教师领导力发展的关键要素。首先,通过建立共同的价值取向、积极的心理氛围和公正的教师评价,让教师收获团队安全感,这是教师领导力发展的基础条件。其次,扎根于学校教育改革实践,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让教师收获专业成就感,这是教师领导力发展的关键路径。最后,引领教师从个体、团队、国家层面不断体验自我实现的幸福感、价值感、使命感,让教师收获生命意义感,这是教师领导力发展的支持系统。

关键词 教师领导力;团队安全感;专业成就感;生命意义感;小梅花课程;谢家湾小学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384(2020)09-0012-04

教师领导力(teacher leadership)是指教师对其正式影响力(正式职位授予的权力)和非正式影响力(精神道德方面)的综合运用,通过人际交往手段对管理者、同事等人员产生影响,促进他们教与学的改变。[1]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教师领导力对学生、教师、学校发展的重要性,教师领导力提升也成为当下中小学校长面临的现实课题和严峻考验。

作為一名从教28年、坚持推进课程改革16年的校长,多年来,笔者带领重庆市九龙坡区谢家湾小学的伙伴们,在整体构建“小梅花”课程的改革实践研究中,逐步培养和提升教师领导力,促进一批又一批教师实现了专业蜕变。在这个过程中,我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安全感、成就感、意义感的获得是影响教师领导力发展的关键要素。

一、创设拥有共同价值取向的环境,让教师收获团队安全感

教师领导力来源于胸怀共同愿景、自主合作信任的团队,这需要学校具有明晰健朗的理念文化,使团队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积极的心理氛围和公正的评价机制,让教师充分感受到在团队里的安全感,从而有意愿在集体中进行积极主动的社会交往、团队合作。这是教师领导力发展的基础条件。

1. 涵养共同的价值取向

2004年,基于孩子终身发展的立场,我提出“六年影响一生”的办学理念、“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的主题文化和“天天快乐,健康飞翔”的行为追求。十几年前,我们就在学校全面建立班干部轮流制、自编操人人创编展示、体育节人人有项目、大队委选举人人投票直选等机制,聚焦每一个孩子的全面发展。十余年摒弃功利的博弈与坚守,让“以孩子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深入每位教师心中,成为谢家湾小学团队共同的、稳定的、纯粹的教育追求。无论是下肢完全瘫痪没有上过学的插班学生,因智力障碍不能完全生活自理的学生,还是因个人原因始终只能考几分的学生,老师们都能全身心地呵护他们成长。家长与教师有分歧,学校始终以是否有利于孩子的最优发展作为选择标准。在这样高度趋同、深度稳定的教育价值取向引领下,教师们形成了明晰的行为判断、是非观念,团队拥有了更聚焦、更强烈的共同愿景和目标。

2. 营造积极的心理环境

提高教师领导力,需要减少管控感和焦虑感,让校园里的每位教师都能以更加轻松愉悦的状态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例如:早上9点上课,让师生的晨间时光更加从容;提前到校的值周教师下班时间也可以相应提前,个性化关照每个岗位的教师;阅览室、接待室的咖啡机散发着阵阵幽香;假期加班,糕点、水果、饮品应有尽有,还安排专门照顾教师子女的生活教师……老师们在舒展自由的校园环境中,更加自主、自在、自如。

同时,我也鼓励教师们互相支持与合作,通过不断为教师赋权,使教师在充分体会信任和被信任的过程中迸发成长能量。例如:我们实行行政管理和非行政管理双向并行、层级管理和项目管理双线运作的模式。在“楼栋制”管理中,每栋楼由一线教师担任“栋长”,每间办公室由教师自行推选“室长”,让教师们进行自我管理。作为学校课程改革的核心组织,课程中心由一线教师组建而成,每门学科由一位一线教师担任学科主任,牵头负责学科课程研发系列工作。学校开展岗位双选制,教师们可在每年六月自主填报个人意愿,需要调整岗位的,整个假期校长和书记都会和他们沟通交流,尽可能达成共识。

3. 建立公正的教师评价机制

教师评价过程中的公平性和激励性,评价标准的导向性,都影响着教师领导力的发展。在“以孩子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下,孩子发展得好不好、有利于孩子成长的项目工作教师参与度高不高成为重要评价依据。对于创新开拓者、求真务实者、任劳任怨者、积极努力者,我们都尽可能通过评优评先、提供展示交流平台、提供培训机会、评为榜样教师等方式大力肯定;对于工作参与不充分者、工作业绩不佳者、师德师风不良者等不同群体,除了评优评先中予以体现,还会根据具体情况给予适切提醒、待岗轮岗甚至解聘调离。而关乎职称评审、年度考核等重大事项,除了由下而上的层层推荐评选之外,还会通过教代会、评审组等共同讨论,将初步评审结果公开征求全校教师的建议和意见进行优化调整,尽可能防止偏差遗漏。公平公正、奖惩分明、赏罚有度的评价机制,促进学校形成了“不靠关系靠实力,不靠投机靠努力,不靠财力靠魅力”的教师评价氛围。

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中,教师们具备了更科学的学生观,更加重视学生主体地位,更加理解教育教学是与学生双向互动的过程,由此构建起和谐的师生关系。与此同时,教师之间、教师与学校之间少了比较与猜忌,多了信任与支撑,从而带给每一位教师充分的团队安全感。无数的周末、寒暑假,老师们自愿聚集在学校里研发课程;十余年来,没有一位教师进行有偿补课;100%的教师参与到课程研发、丛书编写、赛课磨课、课题研究、微信报道等非行政化团体中……教师们心无旁骛地积极参与学校工作、进行社会交往,为教师领导力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扎根学校教育改革实践,让教师收获专业成就感

对于以一线教育教学工作为主阵地的教师来说,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即专业能力是教师领导力的核心部分。教师只有立足教育教学实践经验与理论研究,才能真正促进专业能力提升。这些年来,我带领老师们扎根于课程改革实践,在持续动态积累经验、总结反思的过程中,极大地促進了教师的教育专业化发展,使教师收获了满满的专业成就感。

1. 创新校园生活样态,优化教师的专业思维

谢家湾小学全天没有上下课铃声,没有统一的课间操,孩子们上午进行语数英等学科学习,下午开展社团活动和专题活动;教室里没有讲台,课桌改为圆弧形以促进小组合作;实行社区式楼栋管理,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孩子生活在一起;全校学生进行自助午餐,学习用餐礼仪、餐间交往……学校创新校园生活样态,促使教师从脑科学、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专业视角深入研究儿童尤其是6~12岁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规律,从而让教育教学工作中少一些“凭经验凭感觉”,多一份“依理论依科学”,心怀敬畏地以专业思维对待孩子们成长的每个问题、每个环节。

2. 课堂实践融汇理论研究,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

2015年暑假的谢家湾小学,当你走进任何一间办公室,你会惊讶地发现,老师们三五成群,或热烈讨论,或沉心梳理,或查看教材……这一年,学校课程改革进入阶段性成果梳理节点,没有强制的行政化要求,两百多位教师自愿留在学校,将前期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总结,研发小梅花系列丛书。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们熟读课程标准并结合学校实际进行分解细化,认真对比全国范围内各版本教材,既在学科内部进行纵向整合,又对学科之间加强横向联系,建构起更全面系统的专业知识网络。

2019年,涵盖六个年级、七门学科的25本《谢家湾小学教学建议》出版发行,以“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为核心目标,结合多年来学习方式转变的大量课堂教学经验,分组策略、分类作业、分层评价等个性化要素被充分考虑,布鲁姆认知目标低阶高阶思维、学习金字塔、最近发展区等理论知识被充分运用。立足于上好每一节课的深入研究,极大地提升了教师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教师们更加懂学生、懂学习,成为学生学习的有力支持者,逐步实现从教书匠到研究型教师的转变。

3. 提供多平台培训展示,增强教师的专业自信

在课程改革研究过程中,教师们逐渐体会到专业发展带来的对自身、对孩子、对教育生活的积极影响,对专业发展更加充满期待,而作为校长,我总是通过各种方法呵护、满足、激励老师们的这份期待,以不断增强他们的专业自信。为了支持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各学科都有市区教研员或学科专家驻校指导,课题研究、心理健康、班主任工作等各领域专家常态化到校指导;学校与芬兰和新加坡等国家的基础教育界保持专业、系统、持续的合作,每年有近200学时与芬兰基础教育各学科优秀教师开展基于学习方式转变的课堂教研;只要教师需要,学校积极支持其参加国内国际的专业培训;教师买书全部由学校买单。同时,我们还注重为教师提供多个展示平台。作为全国课程改革骨干教师研修基地、重庆市中小学教师研训基地,学校每年要接待一百多个来自全国各地的团队到校学习,我们每次都以学科组和教研组为单位进行课程介绍、教学展示、互动交流,从学术主持人到课例展示、学科介绍等,都尽力让更多教师站在不同的平台上去经历、去展示、去成长。

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促使教师不断学习纳新、总结反思,使教师逐步实现教育观念和方法的专业蜕变,很多教师开始成长为研究型教师,并且被邀请到全国各地上研究课、做报告等。2018年,谢家湾小学获得中国教育领域第一个“中国质量奖”。2020年春季学期,疫情背景下的线上教学持续近三个月,但学校在质量监测中语文、数学等学科遥遥领先取得第一名,这也充分验证了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线上教学效能。

三、追求自我实现的积极体验,让教师收获生命意义感

教师领导力续航于自我实现的积极体验,教师收获生命意义感,才能有动力全方位持续追求更好的生命状态,这是教师领导力发展的支持系统。因此,我带领教师们不断地去学习研究、去经历实践、去创新发现,从不同层面体验自我实现的幸福感、价值感、使命感。

1. 在激活自我生命状态中提升幸福感

在教师职业倦怠普遍存在的教育现实中,走进谢家湾小学的同行们总会感叹,这里的教师眼里有光、脸上有笑、心里有爱、生活有情趣、职业生活有状态。重庆市教育评估院开展的不记名问卷测试显示,谢家湾小学90%的教师没有职业倦怠感,85%的教师认为自己的职业有价值、有前途。因为多年来,我们一直努力让教师感受到被尊重、被重视、被关爱。

例如:一年一度的教师节,我总是精心带着教师们体会职业幸福感。2016年教师节,我亲自设计环节和环境,带着校级干部连续几天深夜加班,悄悄为老师们准备“只为你的款款而来”主题派对,让身着晚礼服的老师们放松地体验惊喜与高贵。2018年,在“给老师尊崇感是最好的节日礼物”主题活动中,学校邀请老师们下班后齐聚电影院,走进高大上的商业综合体,醒目的“祝谢家湾小学老师们节日快乐!”标语、取票时精致的茶点和饮料、播映厅门口专属的节日问候、电影开始前记录了全体教师教育教学瞬间的祝福视频,以及离开影院时我们亲手为每一位教师送上的鲜花,都让大家倍感温暖。2020年,因疫情居家隔离不能返校的“三八”节,我们收集整理了300多名女教师一年来在学校的身影,制作成精美的小视频。深夜里,大家一遍遍找寻甄别,一次次反复查看,生怕漏掉了一位教师或因镜头过快哪位教师被忽略了……在这样的被尊崇被关注中,教师们更加焕发出神采奕奕的生命状态。

2. 在与团队共生共长中收获价值感

在谢家湾小学,组建项目式教师研究团队已经成为常态。学科主任带着本学科100余位教师共同研发课程,教研组长带着本教研组20余位教师聚焦课堂教学开展研究,学科教师带着五六位志同道合的同伴申报市区级课题,爱好摄影的教师招募伙伴成立融媒体中心,同类型社团教师组队共享资源,外出报告的教师邀请同伴一起准备文稿……小则五六人的团队,大则上百人的组织,具有教师领导力的骨干教师在团队研究中帮助更多的同伴完成工作项目,促进更多教师专业发展,从而收获价值感。

3. 在与基础教育发展共振中增强使命感

当教师体验到个人价值融于国家发展的自我实现时,会更加激发他们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督学,我带着教师们一起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法律法规,探讨教育中的热点难点痛点,并将大家的建议写进议案,让教师们感受到,普通教育工作者也能参与国是、影响国策。我还常常在个人公众号上撰写文章引领教师,让他们体会当下教育正在发生的改变。开学典礼上,我带领教师们思考“以教育教学实践优化去诠释教育使命的担当”;2019年教师节,我与教师们共话“教育强国与我的教育人生”;2019年国庆节,我们开展“上好每一节课,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活动,使教师们深刻理解教育强国,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责无旁贷,每一节课堂教学都肩负使命。我们迷恋的,正是在孩子成长中、团队发展中、中国基础教育改革进程中职业生命的增值。

参考文献:

[1] Philip E P.Teacher leadership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examining links between two concepts central to school improvement[J].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education,2012,(2):169-188.

注释:

① 本文系中国教育学会“十三五”教育科研规划重点课题“核心素养视域下的课程整合行动研究”(课题编号:1627050529A)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