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暴力对孩子心理影响之我见

2020-10-20 06:24庞海军
儿童大世界·家庭教育研究 2020年2期
关键词:心理影响家庭暴力孩子

庞海军

摘 要:随着文明城市的创建及和谐社会的发展,家庭暴力的情况在不断减少,但是依然存在,家庭暴力会给孩子带来非常大的影响,大多有暴力倾向的孩子都是在家暴中成长起来的。事实证明,如果一个孩子经常挨打挨骂,那么他有可能会出现一些懦弱、自卑、固执、暴力等不良的心态和心理偏差。所以我们要杜绝家庭暴力的发生,多给孩子一些机会,努力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关键词:家庭暴力 孩子 心理影响

家庭暴力简称家暴,是指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以辱骂、殴打、禁闭、残害或者其它手段对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进行伤害和摧残的行为。大多家庭暴力直接作用于受害者身体,使受害者身体上或精神上感到痛苦,损害其身体健康和人格尊严。孩子是家庭暴力首当其冲的受害者,在很多时候,会使他们承受到巨大压力。有些家庭暴力发生时,在家长看来可能是无心的,但是对于孩子来说就是永远的伤害,据数据统计,大多数有暴力倾向的孩子,都是在家庭暴力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具体来说,家庭暴力对孩子会产生以下影响。

一、会使孩子变得越来越固执

经调查研究,家庭暴力环境中的孩子比一般家庭的孩子更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并且经常会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来与家长对抗,就是我们所说的“性格固执”。这种家庭教育出来的孩子,一般都是性格非常扭曲的,同时,这种性格还会带到他以后的生活当中,对于孩子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有的家长动不动就动手打孩子,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使他们产生对立情绪和叛逆心理。有的孩子就会故意捣乱来表示无声的反抗,你要他往东,他偏要往西,存心让家长生气;还有的孩子,父母越打他,他越不认错,越打,犟劲越大;有的孩子甚至用离家出走、逃学来与家长对抗,性格越来越固执。

对于这种情况,家长可以多观察,再判断如何引导孩子处理坚持与妥协之间的平衡;勿因为孩子的坚持,而以强迫的方式让孩子服从,剥夺孩子选择的权利,这很可能助长孩子倔强脾气与固执的性格。个性倔强的孩子,为了坚持己见而与家长抗争,与家长争执不休,这的确是令许多父母头痛的时刻。孩子成长过程中总会有坚持已见的时候,父母不能以发脾气、耍风威的方式压制孩子的自主意识。家长要多给孩子一些机会,努力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鼓励孩子正確表达出自己的意志与见解,让孩子适应未来社会发展。

二、会使孩子产生自卑的心理

对于生活在有家庭暴力环境中的孩子来说,很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因为在家庭暴力发生时,父母都会打骂孩子,而在打骂之后父母不仅不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还会让孩子认错。所以孩子就会从心底产生一种自卑心理,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反抗。因为每个人都是有自尊心的,孩子的自尊心是很强的,如果经受长时间的家庭暴力,孩子的自尊心就会一点点地被磨灭,孩子受打挨骂,还会产生严重的扭曲心理,这会影响到孩子的整个人生。

事实上,这样做只能促使孩子的排他倾向加剧。表明上看,孩子似乎是依照家长的要求去做了,实际上,他的抵触情绪很大。在被打之后,他会不知所措、惶惶不安,久而久之,孩子会变得越来越自卑。经常挨打的孩子,自尊心受到损害,极容易走上自暴自弃之路。有这样一个案例:某学校四年级学生小明,是个可爱的孩子,他数学和英语成绩都很好,但他的语文不理想,尤其是对写字有恐惧感。他在学校表现为:上课搞小动作,不听讲,不做课堂作业,出操时大家都做操,他却站在原地东张西望,或者自己玩。由于他的父亲常年在外忙碌,较少在家,母亲也经营一个门店,所以没有时间管孩子。但他的父母对他要求很严,经常斥责他,他的父亲脾气比较爆,偶尔会打他。他很渴望有朋友,但是在学校却常常受冷落,不敢和语文老师沟通。

从案例中可以看出,孩子不喜欢语文老师,孩子的心理可能受到过语文老师的伤害。致使孩子由不喜欢语文老师而导致讨厌语文课。

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的初期社会化过程会受到严重的影响,致使孩子根本无法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如果孩子所得到的都是负面的态度和评价,就会渐渐失去自信和自尊,容易出现“破罐子破摔”的自卑心理和行为。实践证明,孩子从六个月开始就有了朦胧的自我意识,就出现了镜像自我,如你对他笑他就开心地笑,你对他怒他就会哭。所以从六个月开始,他们就是在别人怎么看我的心理镜像下成长的。别人的态度和语言评价就是他们自我评价的标准,进而逐渐形成积极或消极的自我意象或自我概念。所以我们要避免孩子产生自卑的心理,必须给他更多的鼓励,尤其要杜绝家庭暴力的发生。

三、会使孩子变得懦弱

在父母打孩子的时候,孩子的内心一般都是非常害怕的,这样就容易使孩子形成懦弱的性格,甚至在父母不打他的时候,都不敢和父母说话,父母让他做什么事时,由于害怕,他都会什么都答应,也不会考虑到对与错。这种惟命是从的行为,就会让孩子在以后的成长中伴有懦弱的性格。

家庭心理环境不良是导致孩子性格懦弱的主要原因之一。家庭心理环境包括父母之间的亲密程度、父母彼此之间的情感表达方式、父母的品德意志力和道德观等。不良的家庭心理环境致使父母之间关系冷淡。如果父母过分严厉,与孩子的交流方式比较粗暴,就会导致孩子对父母的恐惧,因而不敢在父母面前说个“不”字,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自卑、懦弱的性格特点。因此,一个融洽亲密的家庭心理环境是培养孩子健全人格的关键因素。

父母强势导致孩子懦弱,强势的父母,大都带着家暴的倾向,会在很多事情上不由自主地代替孩子做主,不管不顾孩子的感受,缺乏对孩子的尊重。他们总是认为孩子涉世未深,年幼无知,总是认为自己的想法和决定就是最正确的,要求孩子必须无条件的服从和接受,不能有任何与他相反的意见。由于没有独立生活,遇到强势的父母,孩子只能选择顺从。由于在家里受到父母的强势管理,孩子到了学校或者长大后走向社会,当需要他去解决问题时,就会变得软弱无能,畏手畏脚。在强势父母“关怀”下长大的孩子,没有主见,孩子的命运就像提线木偶般可悲。如果孩子总是服从他人的意志,就会让自我认识变得模糊,自我性格变得懦弱,这样的人非常危险,当条件成熟时就会发生人格分裂。

四、会使孩子变得有暴力倾向

父母的暴力行为会对孩子产生不良的影响,由于孩子模仿性很强,在家里父母打他,到外面他就打别的孩子,尤其是比他小的孩子。这种粗暴的性格一旦形成,长大后,孩子就会有暴力倾向。家长打孩子,其实是给孩子做了坏榜样。父母粗暴高压,会导致本来就性格倔犟的孩子产生抵抗意识、对立情绪,进而变得性情暴躁,行为粗野,甚至形成攻击型人格,对别人施暴,很难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当孩子有了这种暴力倾向,初期表现为在学校易和同学发生矛盾,但是他们并不知道这种行为是错误的;后期行为就是打架斗殴,甚至寻衅滋事。正是因为他们父母的家暴行为,导致孩子也有暴力倾向,如果得不到及时矫正,当他们步入社会后是非常危险的。

五、会使孩子产生抑郁症

父母的暴力倾向,还有可能使孩子产生抑郁症。有些父母以打骂孩子的方式来爱自己的孩子,而有些父母当孩子的行为不能让自己满意时,就对孩子不理不睬,以冷暴力对待孩子。家庭冷暴力不同于肢体暴力,而是一种精神虐待?这种做法对孩子的影响也是不容小觑的。而夫妻之间的冷淡,轻视,放任,疏远,让这个应该充满爱的家庭不再温暖,孩子感受不到家庭的爱和温情,这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不利影响,孩子患上抑郁症的几率会大大增加。

家庭中发生的暴力,不管是否针对孩子,都会给孩子造成严重的心理影响。有过这种经历的孩子往往会极度的恐慌,产生强烈的反抗意愿。更让人担忧的是,在暴力家庭中长大的孩子,会把家庭中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带到自己的人生中,带到社会上,以暴力对待他人。因此,我们必须了解家庭暴力对孩子的危害性,减少直至消除家庭暴力,给孩子提供一个温馨幸福的家庭环境。

猜你喜欢
心理影响家庭暴力孩子
对于家庭暴力中“以暴制暴”行为的刑法学研究
浅谈焦虑对高考体育加试考生的心理影响及状态调节
警务处置中家庭暴力的认定
“警察干预家庭暴力问题”课程体系建设
父亲缺失案例分析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