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坚《巴黎记》:到巴黎去,这是一种世界性的欲望

2020-10-20 06:24
意林·作文素材 2020年17期
关键词:浮光掠影蒙娜丽莎巴黎

小小波:我们为什么总想去旅行,尤其是在青少年的时候?作为一个在心心念念的北京“漂”了五年的“少年”,每次回到故乡,我都会发现,村子已经不是记忆里的村子了,仿佛应了那句话:“我的故乡回不去了。”诗人于坚说:“当所有的故乡都被摧毁之后,巴黎成了世界的故乡。”读了他的《巴黎记》,有同感。这本用63段絮语、163张实地街拍构成的巴黎漫游图书,不仅仅让我瞥见了时光的停驻,还让我间接触摸到了自诩为文艺青年的我想要触摸到的巴尔扎克、雨果、左拉、波德莱尔等无数作家的故土。“到巴黎去,这是一种世界性的欲望”,虽不能让所有人认同,但的的确确触动了我。2020年暑期,在新冠肺炎疫情的阴影中,尚不能远行的你,若有一颗远走他乡的心,不妨来读一读这本《巴黎记》吧,让我们的心灵旅程先行一步!

NO.01名著简介

1994年,年届不惑的诗人于坚第一次飞往巴黎,深夜抵达。此前他已通过罗曼·罗兰、大仲马、小仲马、巴尔扎克、雨果、左拉、莫泊桑、司汤达、波德莱尔等作家的作品无数次漫步于想象中的巴黎。他一直以为巴黎是一座璀璨的未来之都,然而当黎明唤醒他时,他震惊了。全世界都在追求焕然一新,唯有巴黎岿然不动。这里依然是巴尔扎克的巴黎,雨果的巴黎,波德莱尔的巴黎,这里到处是历史的细节,到处是时间的“包浆”,这完全是一个“旧世界”,一个接纳昔日什物、气味的世界故乡。

此后,诗人经常拜访巴黎,世界日新月异,巴黎依然我行我素。于坚以日记但不都是自己真实经历的年月日的形式为线索,将二十多年的所见所思,最后熔铸成一部《巴黎记》。从文体上来说,《巴黎记》是诗、日记、笔记、小说、引文、档案、评论等文本的混杂,乍一读,无秩序,无条理,甚至会觉得混乱不堪,但巴黎正是在巨大的碎片化的细节中展示了“混沌之美”,碎而不散,浑然一体,构成了一座立体传神的世界都城。

《巴黎记》是诗人细心绘制的一幅“巴黎文学地图”,他用行动告诉世人,巴黎并不只是旅游手册上的巴黎,巴黎是人类创造的“自然之书”,读这本书你得自己沉浸其中,耗干你的心智,如此,方能获得生命的深度。

NO.02作者簡介

于坚,“第三代诗歌”代表性人物。20岁开始写作,持续四十余年。著有诗集、文集三十余种,摄影集一种,纪录片四部。曾获台湾《联合报》第十四届新诗奖、台湾《创世纪》四十年诗歌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作家、人民文学奖、鲁迅文学奖、朱自清散文奖、百花文学奖等多种文学奖。现为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主持西南联大新诗研究院。《巴黎记》是于坚对巴黎的朝圣之作,是诗人继《印度记》《昆明记》《建水记》之后又一部对现代文明进行反思的作品。

我深信自己作为一个诗人,似乎潜移默化地从于坚的作品中吸收了一些丰富的价值,无论单从作品本身还是作品的灵魂来说都是如此。——美国当代诗人 罗恩·帕特

我接触到的中国诗人,印象比较深的还是于坚;我极力想找他的作品,可是没有日语译本。后来从别的国家找到他的英文译本,读完后我觉得,我们是比较接近的诗人。——日本诗人 谷川俊太郎

NO.03编辑札记

一个从没去过巴黎的人怎么谈论《巴黎记》

□李 黎

如果不是“突如其来”的事,四月底我大概已经身在巴黎,开启第一次巴黎之旅了,现在看来这一行程可能要推迟很久,甚至很多年。所以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脑子里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这文章的题目:一个从没去过巴黎的人怎么谈论《巴黎记》?

一个途径就是电影了,《午夜巴黎》《天使爱美丽》《这个杀手不太冷》……还有卓别林、布努埃尔,等等。太多电影和巴黎有关,以至于我们对它都不陌生,像一个路过多次的舞台。其次就是文学了,从司汤达的《红与黑》到萨特、加缪、海明威,到年轻人马尔克斯、莫迪亚诺、克莱齐奥……完全无法穷尽。当然还有艺术,杜尚、毕加索,等等。

一位朋友说,于坚实在太会写了!随后又补充了,看《于坚的诗》里的《在纽约》,笑死了。

也有人不喜欢这本书,一个人在豆瓣上写了一句关于《巴黎记》的话:“他自己创造臆想了一个巴黎。天雷滚滚。这又不是1900年。”应该说,这是非常有学术含量的争论,从“创造”一词可以看得出来;但这也是有情绪的争论,因为我看了下,说这句话的人生活在巴黎,应该是留学生,或许于坚的巴黎冒犯了他自以为的巴黎,他因为身在巴黎而觉得于坚笔下的巴黎不够正确。

我不认识他,不然我会建议他说,你也写一个巴黎记吧!巴黎值得每个人来写,而世界上太多的大城市如江宁之类,都很精彩,但似乎不至于让每个人都来写。

这就是巴黎,一个人写了巴黎就可能会冒犯另外一个人,特别是身在巴黎的人,这个城市和这份冒犯,都很精彩!

NO.04精彩选段

1994年10月9日

1994年秋天,我刚40岁,第一次离开祖国。我在机舱里静静地揣着护照,我总是害怕它会飞走。……天黑后,我落进巴黎,什么也看不见了,黑沉沉的城,像大地上的星空,有几串星子在移动。旅馆的房间里有巨大的黄色搪瓷,洪流般的温泉从墙壁里冒出来,其实不过是一只已经磨旧点的大号浴缸。那时候浴缸还没有在中国普及。我躺在天堂般的浴缸中,想象着明天的巴黎,那一定是个闪闪发光的地方,矗立着我在电视里见过的那种雄伟高楼、玻璃幕墙,充满各种尖端设备、电影明星……世界的终端,已经完工的未来,就像那些未来城市景观图所描绘的那样,人们在光辉灿烂的新小区里过着幸福生活,提着鼓囊囊的购物袋刚刚走出珠光宝气的大商店。天亮时,打开窗子,外面是一群红顶黄墙的低矮楼房,就像《格林童话》里那些塌鼻子的小矮人,一群麻木不仁的鸽子正在天空飞渡,几乎可以看见地平线,没有什么建筑物高耸入云,有点灰溜溜的,一个旧巴黎。我觉得自己来到了《格林童话》的某一页里,那些法国民居在我看来就像是宫殿,与我童年时代在《格林童话》里看过的插图中描绘的差不多,安静得惊心动魄,没有人的城市,隐约传来汽车的零碎声音,像是一群刚刚毕业的马蜂。

这个早晨令我崩溃,窗子外面那个旧兮兮的巴黎对我的世界观的冲击,就像一场原子弹爆炸。……

我走出旅馆来到街上,即刻进入了巴尔扎克小说的某一章节里:青石块铺成的地面,灰黄色的骑楼,贝姨站在窗口浇花,鸽子在天空中拉屎……阳台上的小花园,一只猫在阁楼的窗口蹲着,世界仿佛蒙着一层包浆,停在遥远的一日。我青年时代的某一天,我在梦里来过这里。转过街角,一个菜市场滚出来……几个小伙子看见我愣头儿青般东张西望,就朝我做鬼脸,撇着嘴弄出为婴儿催便的响声。我獐头鹿耳,转身想跑,他们咧嘴大笑。这是外祖母的菜市场。一瞬间,我对巴黎产生了好感、信任。……难道巴黎人没有把巴黎拆掉?我一直被蒙在鼓里,以为求新是一个世界趋势,全世界都在忙着推倒重来。我茫然,发现巴黎岿然不动,沧桑大道,到处是历史、时间、细节、包浆、旧世界。我没有抵达未来,倒仿佛回到了过去。

【小编读书笔记】正像每个期待着自己大学所在城市的大一新生一样,到达的地方,要长期生活一段时间的地方,并不如自己所愿。虽值得安慰,却着实让人忍俊不禁。这份落差,会颠覆很多东西。不过作为过来人,小小波想告诉你,这份落差里蕴藏着巨大的能量,若真的遇到,要善加利用啊!

1947年6月17日

“我是在‘花神咖啡館二楼写信,这是我们存在主义者的咖啡馆。”波伏瓦告诉奥尔格伦,“面向大街的大厅里和露天座位上有许多人。这里没人,只有我一人,窗户开着,我能看到圣日耳曼大街的树木。”“一间明快的大房间,一间非常小的房间,一个厨房兼厕所,没有澡盆,不过可以眺望到巴黎圣母院。”可以看见巴黎圣母院,这就是诱惑。巴黎充满诱惑,这种诱惑经久不衰。巴黎的诱惑不是什么高深莫测、束之高阁,只能高谈阔论的东西,这种诱惑就在巴黎的表面。在于你只是在这里小住,就刺激你写下《尤利西斯》或者《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巴黎是大海,因此人们可以在岸上观望它,想象它,你无须去深入巴黎,巴黎的魅力正在于浮光掠影,走马观花。我见过巴黎和我见过大海同样是值得炫耀的事,不是吗?本地居民像红衣主教路墙壁上的那些有面包味或者奶酪味的石头一样沉默,大多数人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这种生活古老得就像长棍面包,以致人性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复杂深奥。侯麦的电影就是浮光掠影,他只是平淡无奇地握着摄影机,随便就扒开巴黎的淤泥,他的电影就像波德莱尔说的那样,有一种厌倦,对深刻的厌倦,他只是浮光掠影。浮光掠影,这倒是巴黎的深刻。表面是内部,而这个正在眼前的内部经常被世界的眼睛忽略,世界总是迷恋不可见的本质,所以它总是错失那些深刻的当下、此在。

【小编读书笔记】巴黎可以浮光掠影,北京也可以浮光掠影,但不同的是,同样是古老的城市巴黎可以一眼从表面看到内部,而日新月异、匆匆忙忙的北京则需要细细揣摩。两座城市各有自己的魅力,都值得我们去触摸。

1995年9月8日

卢浮宫就是一座矿山、一个集市,熙熙攘攘,每个人都不想亏待自己的门票。排了那么长的队,一定得看出点什么,他们盯着那些世界名画,听着导游胡说八道,导游把那些油画都说成了一篇篇话本。夏尔丹的作品在三楼,像厨房里油乎乎的墙面一样灰暗,有些微光,就像一块小抹布轻轻地揩拭着它,有个永恒的厨娘照料着这些画。大部分人排着那苦海般的长队,鱼贯而入,只是为了朝拜蒙娜丽莎。德农馆二楼的莫里恩厅水泄不通,远远地隔着一个人头乱拱的广场,朝着那幅照片般的油画瞄上一眼,蒙娜丽莎就像昔日的领袖。“我看见了《蒙娜丽莎》。”仿佛是被藏传佛教的上师摸过顶,就跟着团队的小旗子离开。这是一种世界性的朝圣,大厅里像1936年的德国广场那样沸腾。他们可不敢在任何一座教堂里这样端详圣母。这种美是可以亵渎的,不可亵渎的美不是美,是教条。黑暗里的圣母正是蒙娜丽莎,这种拯救才是实质性的。世界从来没有像这样团结起来,如孔子说的“诗可群”。各种各样的口音都在喃喃自语着“蒙娜丽莎”“蒙娜丽莎”,蒙娜丽莎令万众一心,汉语、拉丁语、日语、韩语、英语、意大利语……都在“蒙娜丽莎”。

【小编读书笔记】就像大家去故宫转一圈什么也带不走一样,世界各地的人们去看《蒙娜丽莎》能带走什么呢?或许什么也带不走,只有“我见过真的”原作的印记。但人们对于美的朝圣,永远不会停止。

NO.05精彩书评

1.名家书评

回到内心,回到生存的现场,回到常识,回到事物本身,回到记忆中和人的细节里,一直是于坚写作的一种内在愿望。——评论家 谢有顺

于坚的散文是真正来自人间的笔记,其中沾染着太多的人间烟火,有着太多的人间气息。它把中国的散文拉回到人生的现场。——作家 祝勇

2.读者书评

巴黎的存在

□rongliang

有关于一个城市的书籍,我看过最多的可能就数巴黎了。它是一种神奇的存在,一篇文章、一张照片或一段视频都只能展现它极小的一部分。

喜爱细节的人,逛一座城市会特别慢,随机在一家咖啡馆门口坐下,那里的桌子、椅子、服务员、门、窗户、玻璃、吧台、灯光、落座的人,人们的穿着、表情、神态、动作、天气、心情,这些都是细节,错过任何一个对作者而言都是遗憾的,都是不完整的。他喜欢老城,经历过更久的岁月,自然留下了更多的细节。拿着根长棍面包,不经意就经过詹姆斯·乔伊斯创作《尤利西斯》的居所,书中的片段浮现,忍不住拍摄一张大门口的照片,主人大声嚷嚷着追出来。马尔克斯、海明威住过的旅馆,坐在同样的露台上喝杯咖啡,闭上眼睛感受他们的感受。

就像作者写的:“文学是对细节的记忆,我们时代文学的危机正是由于细节的日益萎缩、泯灭。”细节是兴趣,是习惯,不自觉地盯着看,会陶醉沉入其中。人一辈子其实挺容易满足,几件事物、几张画,一辈子琢磨着就过去了,沉迷细节才能看到更多的内涵,感受也因此成倍丰富,想到延展开去的已知与未知,每一条细丝又再被放大,每种色彩又再被调和,气味中细分出更多味道,摸到的和摸不到的触觉变得更加灵敏。

人生本如此,固守于熟悉的已知领域,或去探索未知的陌生地域。细节是构成巴黎老城的第一要素,如实地记录下来给更多的人去读、去想,透过文字而不是身临其境,也能获得那份发自内心的喜悦感、珍惜感、满足感和兴奋感,偶尔跳出的几张照片,对一些文字重新组织,将一些感受放大、细化,身心融入其中,仿佛已在巴黎。

(摘自微信公众号“可写的事”)

猜你喜欢
浮光掠影蒙娜丽莎巴黎
可爱的蒙娜丽莎
浮光掠影
巴黎之爱
达·芬奇和《蒙娜丽莎》
浮光掠影
浮光掠影
《巴黎私厨》
浮光掠影
蒙娜丽莎说
谁缔造了如今的巴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