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导管应用于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临床应用及护理效果分析

2020-10-20 06:25严蓉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20年24期

严蓉

【摘要】目的 针对乳腺癌患者在其术后化疗过程中使用PICC导管的护理方式展开研究与评价。方法 选取2019年1月~12月本院收治的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使用PICC导管进行化疗,同时加强对导管的维护、健康指导以及并发症预防护理,对使用3个月后发生的并发症、皮肤状态以及心理状态等展开评价。结果 所有患者均一次性穿刺成功,成功率为100%,三个月后患者无不良情绪、其中1例穿刺处出现红肿表现,经硫酸镁湿敷后症状改善,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 在乳腺癌术后化疗采用PICC导管的患者在其接受治疗过程中加强对导管的维护、积极预防各并发症,同时加强对患者心理、精神以及健康指导,有助于化疗效果的提升,并且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PICC导管;乳腺癌术后化疗;导管维护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24..02

PICC置管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是指将导管通过肘正中静脉和贵要静脉等途径进行穿刺,并直接到达心脏的上腔静脉,在化疗和需要长期接受静脉输液的患者当中使用率比较高,其优点是创伤小、留置时间长,可以有效避免化疗药物对皮肤和静脉的损害[1]。而随着PICC的种类和材料方面的逐渐增多,对导管的维护和患者使用过程中的护理也就变得愈加重要。目前我国对于PICC置管后还缺乏更加专业的维护,而患者在心理上对于置管也存在抵触现象,因此,护理人员就需要不断的学习有关PICC置管和维护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提升综合素养,才能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2]。现就2019年度作为研究时段展开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12月本院收治的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实施乳腺肿瘤切除术;且术后均使用PICC置管采取化疗辅助治疗;入选者均为女性;患者对研究持知情态度;排除标准:言语表达功能异常;并发其他肿瘤;肝肾肺功能障碍;精神罹患。入选者年龄25~71岁,平均(48.27±10.24)岁。其中左侧乳腺癌38例76%,右侧12例24%。入选患者及家属精神良好可取得良好沟通,并且密切配合护士工作。

1.2 方法

PICC置管:PICC由美国BD公司生产,型号:长度60 cm、穿刺针18 G。严格按照无菌操作的原则,同时配合生理盐水、固定敷料以及消毒物品。穿刺执行人必须取得PICC置管技术操作技能证书,且有多年经验,穿刺部位尽量选择健侧贵要静脉。对患者手术部位和位置进行评估,嘱患者保持仰卧位,并将健侧上臂外展,利用皮尺测量所需长度,常规消毒后进行穿刺,见回血后再逐渐推进针头,然后退出枕芯后连接上导管,导管推至所需长度后退出针套,穿点部位可垫纱布,导管的末端需要和肝素帽连接,然后再次消毒穿刺点,并用透明贴膜进行固定。最后可采用X线片来检查置管位置是否合适。另外,敷料去除后需对机体局部实施消毒处理,于穿刺点周围捏紧导管且将其缓慢拔出,如若在导管拔出时出现阻力可暂停此动作,经生理盐水冲洗后再行拔管,在此过程中需对导管刻度、有无破裂及是否完整的情况加以仔细勘查,拔出后按压5 min,且采取无菌敷料遮盖,同时剪除导管前端0.5 cm位置,实施细菌培养。导管维护。置管后一周内需紧密观察,询问患者是否有不适,观察穿刺点皮肤,每周需更换一次透明贴、肝素帽以及思乐扣等,输液前后及时冲管,对于强刺激性的药物也要前后冲管,输液结束后采取正压封管的方式。间歇期每周冲管一次预防管道堵塞,肝素帽分离后则要随时更换,尤其是输液接头需要充分消毒,常规每7日换一次。告知患者,PICC置管后可留置较长时间,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保护导管,如尽可能不要做弯曲手肘的动作,穿衣脱衣要有顺序,不可提重物,不可长时间手臂保持一个状态[3]。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置管三个月后发生的并发症和皮肤状况:从二次穿刺、药液渗漏、皮肤损伤等方面展开评价。

2 结 果

所有患者均一次性穿刺成功,成功率为100%,三个月后患者无不良情绪、其中1例穿刺处出现红肿表现,经硫酸镁湿敷后症状改善,无其他并发症发生。

3 讨 论

PICC,即经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多用于化疗、长期输液治疗的患者,该技术不受年龄、疾病类型以及性别的限制,穿刺成功率高、创伤较小,能够减轻患者因多次穿刺而造成的痛苦和皮肤损伤,相对来讲不仅可以保护血管而且有着很高的安全性,为了尽可能的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要采取全面、优质的护理干预和维护措施非常重要[4]。具体表现:置管前护理。护理人员应进行患者心理状态的有效评价,依据评价结果开展心理干预及健康教育工作,告知患者PICC置管程序、可能出现的应激效应及相关防治策略等,明确置管意义及目的,纠正并强化患者对疾病知识的认知能力,舒缓情绪的同时进行临床配合度的大幅度提升。置管中护理。按照无菌操作准则展开干预,采取安尔碘及酒精棉球实施穿刺点的消毒,实际操作中需对毛發根部皮肤展开消毒;进行穿刺点的合理选择,尽可能选择受力侧对侧,严禁直刺血管。化疗诊治前,需严密测定静脉通路状态,查看有无回血亦或是渗血等表现。如若患者采取协同用药,建议首先使用刺激性相对较低的药物,若药物刺激性较大可在20 min后运用[5]。另外,控制滴速,用药前后严格清洗导管。置管后护理。置管后进行患者穿刺位置、深度及时间等内容的详细记录,且密切监测生理指标;定期更换药液,对置管邻近皮肤展开观察,是否有红肿、皮疹、红斑及过敏等症状。如若患者由于体位不适而引起手部肿胀,指导其将拳头握紧亦或是抬升前臂,以缓解症状;若其不明缘由手部出现肿胀,可依具体状况实施个性化干预,且同步强化抗感染干预效果。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均一次性穿刺成功,成功率为100%,三个月后患者无不良情绪、其中1例穿刺处出现红肿表现,经硫酸镁湿敷后症状改善,无其他并发症发生,提示PICC置管诊治中配以全面、系统的护理可进行并发症的显著预防,亦对临床疗效起到积极作用[6]。

综上所述,对于乳腺癌术后采用PICC置管化疗的患者要加强对导管的维护,保障患者治疗过程的舒适度。

参考文献

[1] 夏 娟,邱 蓉.系统化健康教育对乳腺癌化疗患者PICC管道自我管理能力水平及化疗依从性的影响[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36(01):144-147.

[2] 梁珊珊.舒适护理干预对乳腺癌PICC置管化疗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9,36(05):542-543.

[3] 黄丽君.单腔PICC导管对乳腺癌术后化疗应用研究[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9,25(11):122-123.

[4] 沈 莉.乳腺癌患者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临床护理进展[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9,10(04):77-78.

[5] 朱庆丽,金艳影,孙 旭.PICC导管应用于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临床应用及护理效果[J].健康前沿,2018,027(009):146.

[6] 连 婧,叶 婷,陈政羽,等.PICC在乳腺癌根治术后化疗中的应用及效果探讨[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8,005(019):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