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自尊对个体的影响及身心发展启示

2020-10-20 06:07刘晓晴
山东青年 2020年8期
关键词:身心发展体育锻炼

刘晓晴

摘 要:身体自尊对个体毕生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以个体的身体自尊为主要出发点,分析身体自尊对个体自身看法、人际关系和生活体验三个方面的影响,将其与个体身心发展的特点相结合,并从儿童青少年、老年人、社会宣传等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启示和建议。

关键词:身体自尊;身心发展;体育锻炼

早在19世纪90年代初,身体自尊就引起了许多心理学者的关注。James就曾提出自尊并非一个单维的结构,它应由多个部分组成[1]。Shavelson, Huber和Stanton(1976)提出了多维度的自尊结构模型,其中就包括了身体自尊(body esteem)。该模型认为自尊是多维度、多层次的,最高层是整体自尊,中间层则是具体自尊,包括身体自尊、学业自尊等,最底层则是在特殊情境下的自尊,其中身体自尊具体包括了身体能力和身体外貌[2]。综上所述,身体自尊作为自尊中的重要维度,指的是个体对自己身体的一种认知评价,同时也包括了个体对自身满意与否的情绪体验。身体自尊更加关注个体对自己身体的主观情绪体验、评价等[3]。

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身体自尊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如各类体育活动对个体身体自尊的影响[4-5]等。除了上述研究以外,近年来许多国内研究发现身体自尊对个体自身的看法、人际关系以及生活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本文将对此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概述并据此提出一些启示。

1身体自尊对个体影响研究

1.1身体自尊对个体自身看法的影响

从身体自尊的概念,不难看出其代表的是个体对自己身体的评价和情感体验。因此,个体身体自尊的水平会影响到个体对自身的看法。许多研究发现,个体身体自尊水平越高,其自我效能感也越高[6]。进一步研究表明,大学生身体自尊水平与害羞程度也有着密切的相关[7]。也就是说,拥有较高身体自尊水平的个体,他们的自信程度也较高,而身体自尊水平较低的个体可能因为对自身外表的不足感到不满意,进而导致其感到自卑、害羞等。

不仅如此,许多研究发现相较于男性,女性对自己的身体持有较为负面的评价。研究者发现运动能力、身体状况、身体吸引力、身体素质这四个维度上,男性的得分要显著高于女性,而在身体自我价值感维度上二者得分较为接近[8]。这可能是由于社会压力或性别刻板印象给女性的身体、身材带来了一定的约束,从而造成了大部分女性对自己失去了自信,进而给予自身較低的评价。

1.2身体自尊对个体人际关系的影响

身体自尊不仅会影响到个体对自身的看法和评价,还会对个体的人际交往产生影响。郭瑞洁探究了初中生身体自尊对其同伴关系的影响,结果发现当初中生身体自尊水平越低,他们的同伴关系也越糟糕,其中负面评价恐惧在二者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9]。也就是说低身体自尊的初中生对自身评价较低,且青少年时期会出现“假象观众”的情况,从而导致了低身体自尊的初中生会认为他人也都注意到了其身体上的不足,由此升高了其对负面评价的恐惧,使他们无法与同伴进行较好的交往。这种现象不仅仅出现在初中生,研究发现大学生身体自尊水平会对社交回避行为产生直接的影响[10],即消极的自身评价容易导致个体的社交焦虑以及回避。除此之外,个体的身体自尊水平还会影响其恋爱关系[11-12],研究发现身体自尊与恋爱暴力呈负相关,可能是因为低身体自尊的个体对自己的形象过分关注,以至于担心或恐惧被恋爱对象嘲笑,使其更容易产生暴力行为;不仅如此,低身体自尊的个体也更容易成为暴力中的受害者,他们往往会认为是因为自己身体的不完美,才会导致自己遭受到暴力的对待。

因此,以上研究说明,个体身体自尊的提高不仅有助于改善个体对自身的评价,提升自信,进而促进个体的人际交往。

1.3身体自尊对个体生活体验的影响

人们常说“身体乃是人最大的本钱”,其实个体对自己身体的种种评价会对生活体验产生深远的影响。早期研究便发现身体自尊对不同人群生活满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对于中学生和大学生来说,身体价值感对其生活满意度影响较深,而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更多的是受到其身体吸引力的影响[13]。而后越来越多的研究都证明了身体自尊对个体的生活满意度的影响[14]。进一步研究发现身体自尊不仅有助于提升个体的生活满意度,还有助于提升心理幸福感。研究发现不论是大学生还是老年人,他们的身体自尊水平越高,心理幸福感也会高[15-16]。不仅如此,一些对老年人的干预研究发现,如果老年人能够进行一定的体育锻炼(如广场舞[4]),不仅能够改善老年人身体自尊水平,还能够有效提高老年人幸福感。究其原因,如果个体对自己的身体、健康水平都拥有较高的自信,其体验到的积极情绪也会越多,更容易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好。

2身体自尊对个体影响研究在个体身心发展的启示

为了更好的提高个体身体自尊的水平,本文在上述研究结果的基础上,结合个体毕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从儿童青少年、老年人、社会宣传等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启示和建议。

2.1正确引导儿童青少年对自身的认识

儿童青少年时期正是个体自我意识迸发并积极进行自我探索的重要阶段。尤其是处于青少年时期的个体,他们对自身的关注日益增长,开始变得在意自己的外貌等,认为他人也时刻关注着自己。这一时期同样也是树立个人价值观等的关键时期。有研究发现从小学到中学乃至以后,个体的身体自尊均呈现下降趋势,如黄希庭等[1]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不论男学生还是女学生,他们对自己的身体越来越不满意。因此,家长和教育者应正确引导儿童青少年客观认识自身存在的不足并学会接受它,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提升他们的信心,以此来帮助他们走出对自己身体不满和自卑,为日后身心健康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2.2鼓励个体参与适当的体育活动

越来越多的干预研究表明体育运动对个体身体自尊的影响[17],即参加一定的体育活动有助于提升身体自尊水平。一直以来,我国都非常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因此,教育者需要合理安排学生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以此来提高学生自信。除此之外,教育者还需对体育锻炼的频率和强度设置适当的标准。研究发现体育锻炼持续时间较长、强度在中等及以上并且锻炼频数较高的情况下,个体的身体自尊会得到明显的提高[5]。若运动量过小,起不到应有的效果;而运动量过大,则容易产生厌烦的情绪,反而起到反效果。为此,可鼓励学生每周应进行一定时常和中等强度的户外运动,通过一定的体育运动来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调整,恢复所需的心理能量,进而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帮助他们更好的应对压力与困难。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儿童青少年外,老年人的身体自尊水平同样应引起重视。研究发现65~70岁老年人的身体自尊得分显著高于70岁以上的老年人[15],这可能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各项身体机能逐渐退化,从而影响老年人对自己身体的评价。身体的衰老以及各项生理功能的衰退都是无法避免的。现阶段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也得到了进一步的重视。因此,在关注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同时,不能够忽略其心理需求,应注重老年人的生命质量。研究表明老年人的身体健康会直接影响老年人的生命质量

[18]。为此,社会各界应多鼓励老年人进行适当的户外运动,适量的运动不仅能够强健老年人生理健康,还能够减缓生理功能衰退对心理健康造成的负面影响,进一步提高老年人幸福感。

2.3呼吁社会宣传应以健康为主

随着大众媒体、网络的发展,一些关于男女身材、外表等审美标准都得到了大肆的宣传,这在无形中给个体身心健康带来了一定的影响。研究发现大众媒体以瘦为美的宣传、上行的社会比较倾向都对个体的身体自尊水平产生了负面影响[3; 19]。其实,媒体、网络的宣传似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呼吁大众应该关注自己的身体情况,注重身材管理;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消极影响,媒体过度强调男性应强壮、女性需苗条,这致使人们开始以该标准要求自己并希望自己能够符合该标准。当个体的身体与这些标准存有偏差的时候,个体就会对自身持否定的态度,进而表现出较低的身体自尊水平。因此,社会文化宣传应注意积极呼吁个体发展健康的饮食生活以及体育锻炼,倡导个体爱惜自己的身体并注重健康,不应为了追求过度的身材而牺牲自己的健康。与此同时,社会各界应保持开放包容的心态,尊重个体身体情况的差异。身材外貌并不是一个人的全部,正视自身缺陷,积极面对生活、扩展视野同样可以拥有美好的人生。

综上所述,个体的身体自尊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对个体的方方面面产生影响,也因此引发了对教育、社会宣传等方面的思考。本文根据相关的实证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启示,未来的真正解决之道还需要靠人们自己与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黄希庭, 陈红, 符明秋, 曾向. 青少年學生身体自我特点的初步研究[J]. 心理科学, 2002, (03): 260-264+380.

[2]Byrne B M, Shavelson R J. On the structure of social self-concept for pre-, early, and late adolescents: A test of the Shavelson, Hubner, and Stanton (1976) model[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1996, 70(3): 599-613.

[3]赵斌斌. 社会比较对女研究生身体自尊及整体自尊的影响的实验研究[D]. 中国政法大学, 2011.

[4]李世琦. 广场舞锻炼对老年人身体自尊和幸福感的影响[D]. 郑州大学, 2017.

[5]刘洋, 陈庆伟, 卢宝锋. 体育锻炼对女大学生身体自尊的影响[J].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2008, (03): 45-48.

[6]王丁丁, 蒋艺, 康钊, 涂燊. 大学生身体自尊与一般自我效能感:人际关系的中介作用[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36(01): 111-117.

[7]徐晓波, 滕瀚. 身体自尊对大学生害羞的影响研究[J]. 长春大学学报, 2015, 25(02): 56-60.

[8]李洋, 于晶. 大学生身体自尊差异研究[J]. 当代体育科技, 2017, 7(06): 16-17.

[9]郭瑞洁. 初中生身体自尊、负面评价恐惧与人际关系的关系[D]. 山西大学, 2018.

[10]吕雅, 杨漫欣. 大学生自我体像概念对社交回避及苦恼的影响[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2, (03): 30-31+38.

[11]赵谦, 范晴岚. 苏州大学生恋爱暴力与身体自尊的关系[J]. 中国学校卫生, 2016, 37(10): 1501-1503+1507.

[12]李永乐. 郑州市大学生身体自尊与恋爱暴力状况及其相关性[J]. 中国学校卫生, 2018, 39(03): 447-450.

[13]邱达明, 殷晓旺. 不同人群身体及整体自尊与生活满意度关系[J]. 中国公共卫生, 2008, 24(12): 1515-1516.

[14]赵林萍, 刘月红. 大学生身体自尊与一般生活满意度的关系[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29(16): 204-205.

[15]姚鹏. 老年人幸福感与运动参与、身体自尊关系[J]. 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 2018, 32(04): 41-44.

[16]白永雷. 大学生身体自尊、人际信任和心理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 河北师范大学, 2010.

[17]田录梅, 孙蕾. 身体是自尊的一个来源——来自身体自尊的忧虑及其教育建议与启示[J]. 社会心理科学, 2003, (01): 52-56.

[18]谢晓非, 邓州, 李慕轼, 朱敏帆. 奏响长者的“生命质量”凯歌[J]. 心理科学进展, 2019, 27(11): 1793-1801.

[19]陈欣, 蒋艳菊, 叶浩生. 大学生媒体影响、体重指数和身体自尊的关系[J]. 应用心理学, 2007, (02): 119-124.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福建 福州 350117)

猜你喜欢
身心发展体育锻炼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
尊重幼儿发展规律,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
滇辽两省城镇居民体育锻炼行为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