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彼得·海斯勒《江城》中探析中美文化差异

2020-10-20 06:07谢江维
山东青年 2020年8期
关键词:江城文化差异彼得

谢江维

摘 要:《江城》作为一本非虚构类文学作品,是彼得·海斯勒“中国纪实三部曲”之一,是人们了解20世纪90年代社会剧变中的中国西南地区小城镇的重要参考资料,是探析中美文化差异的重要来源,是外国人了解中国的重要渠道,更是中国人了解自身的一种方式。本文旨在从意識形态、教育方法、风俗习惯三方面探析中美两国文化差异,以便更深刻地了解两国文化,更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关键词:彼得·海斯勒;《江城》;文化差异

一、彼得·海斯勒与《江城》

彼得·海斯勒,美国人,中文名何伟,于1996年8月底以“美中友好志愿者”身份来到涪陵,在当时的涪陵师专(现长江师范学院)担任英文教师。此前,他就读普林斯顿大学和牛津大学,毕业后周游欧洲各国,足迹遍布欧亚大陆。此后的两年里,海斯勒努力学习汉语,在师专教授英文课程,并以日记的形式详细记录了学生们的所言所写。在授课之余,他与当地人广交朋友,比如面店老板黄小强、摄影师柯贤龙和茶馆工作人员宋芙蓉等,记录他们的生活点滴,或是到街头巷尾观察进城务工的“棒棒军”、乞讨的盲人、修鞋匠等,或是到乌江沿岸徒步欣赏自然风光,到田间观察农民劳作,又或是到附近山头扎寨露营。这些生活场景一点一滴汇集成《江城》这本书。《江城》英文原版于2001年在美国出版,中译版于2012年在国内出版。

柴静说:“何伟写出了我熟视无睹的中国,和那种亲切的酸楚”。我们生长在这片土地上,对很多事情习以为常,不予思考。海斯勒以一个外来者的视角,以小见大,描绘出了处于改革开放和经济快速发展的中国社会。改革开放之后,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逐渐加强,内地人赴沿海城市务工,不少外国人来华经商、支教、旅行等,受肤色、外貌、历史、文化饮食等因素影响,中美两国文化差异明显体现了出来,具体表现在意识形态、教育方法、风俗习惯等方面。

二、中美文化差异具体表现

霍夫斯坦德认为,“文化”是在同一个环境中的人民所具有的“共同的心理程序 (collective mental programming)”。文化不是一种个体特征,而是具有相同社会经验、受过相同教育的许多人所共有的心理程序。因此,我们不难理解,来自不同国家、地区的人们,所受教育不同,生活环境、工作环境不同,从而思维方式也就不同。

长期以来,受政治体系、历史、宗教、种族、环境等方面的影响,中西文化差异十分明显,这不仅体现在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中,还体现在现实生活中。彼得·海斯勒在涪陵生活期间,记录了涪陵发生的大大小小事情以及他个人感受,通过交谈,记录下了身边人对这些事情的态度。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他比大多数涪陵人更深切地关心着中国社会的变化,观察着社会变革中存在的问题,思考着涪陵以及中国的未来。

1、意识形态不同

中美两国人民对公共事务态度不同。本世纪初,三峡大坝的修建无疑是一件大事。在大坝未修建之前,人们对此争论不休,争论者大致分为两派,一些人认为修建大坝风险高,自然风景和历史名胜将被淹没、所在地区物种可能濒临灭绝、水库的修建可能导致地震、滑坡等自然灾害。另一些人则认为,大坝的修建将使中国发电量增加、改善航运条件、控制洪水等。但涪陵城里的大多数人对大坝的具体情况知之甚少,何时修建、如何修建、是否安全等问题人们回答不上来,他们也不过多思考这些问题,而是抽着宏声香烟,坐在麻将馆打麻将。在海斯勒生活的这两年时间里,他“从来没有听见哪个人对三峡工程有过不满”,人们对此似乎完全不关心。

海斯勒作为一个外来者,思考的问题远不止于此。他关心大坝修建可能带来的自然灾害,担心白鹤梁会不复存在而为远古的题刻深深叹息,他会为了编写题刻而进行调查,也会为修建大坝的民工和即将成为“移民”的人担忧未来。这和涪陵本地人社区感的缺失形成了鲜明对比,原因在于,历史经验告诉人们,尽量不要参与重大社会事件。此外,当时的人们,对于当地的重大事务,还没有可靠的渠道获取消息。

中美两国人民观念不同。大部分中国人都有安土重迁的观念。“学生食家”老板黄小强说他哪里都不想去,就想在涪陵住一辈子。三峡库区的移民大多不想离开故土,中国人喜欢在熟悉的环境生活,这样显得人情味更浓。在美国,人们喜欢挑战,喜欢新奇的事物和陌生的环境,搬家也是常态。在基础设施相对完善、交通较为发达的美国,搬家也更为容易。

2、教育方法不同

中美两国教育方法不同。就汉语教学而已,让中国读者最感同身受的莫过于中文课上廖老师说“不对”的时候。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教学模式还停留在是非对错上,学生不容许质疑课本,不允许质疑教师。一旦老师说“不对”,学生就不能反驳。在中国老师眼里,“成功是预料中的,失败则要受到批评,并且立刻加以纠正”。而海斯勒在教授学生英文课时,采用的则是美国式教育方法,他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建立一种非常随和的关系,如果某个学生做错了,他会指出学生做得对的地方,并对他的努力加以表扬,再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对比两种教学方式,海斯勒既是学生,也是老师,而他所接受的和表现出来的正是中美两国教育方式的差异所在。海斯勒作为一个成年人,对中国教学模式尚且感到沮丧,那中国教学模式下的那么多未成年人心里该是何等苦闷。

3、风俗习惯不同

中国的酒桌文化由来已久。早在汉字成熟之前,中国人就已经掌握了酿酒技术,《诗经》中有20多处提到酒,酒被赋予了礼仪、社交、休闲等含义,体现了特定的宗法秩序以及人伦关系,因此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元素之一。海斯勒和另一名“美中友好志愿者”亚当初到涪陵,学校就安排了接风宴会,以表达对两位外籍教师的欢迎。在频繁出席宴会之后,由于两位志愿者酒量排位数一数二,因此加深同事间联系,也成了英语系管理层和他们之间的一种沟通方式,管理层一般选择在宴会上提出请求。但在海斯勒生活的美国,管理层提出请求不会以这样委婉含蓄的方式,他们更倾向于有话直说,而且通常不会是在宴席上提出。

中美两国人民家庭关系不同。海斯勒在《江城》中文版序言中写道,在美国,一个人二十多岁跟父母住在一起,尤其还没有工作,会被认为是一件非常糟糕的事情。通常情况下,孩子一旦成年,父母会将其“逐”出家门,使其独立谋生。这与美国社会强调的“以自我为中心”的观点不谋而合。但在中国,与父母同住,赡养双亲被认为是孝顺的一种体现,《礼记·礼运篇》云:“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正是我们推崇的社会理念。

在中国,祭祀先祖,是一项隆重的民俗活动。除夕、清明节、重阳节、中元节,是汉族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其中以清明节为代表节日。在清明节前后,中国人民会举行盛大的祭祖仪式,清明祭祖扫墓,是汉族敦亲睦族、行孝报德的具体表现,人们返回老家祭拜祖先,缅怀先人。在美国则没有这样的节日,更没有如此隆重的仪式,当海斯勒被问及美国是否有此节日时,他明确回答说没有。海斯勒不知道他的先祖来自何处,葬于何处。海斯勒本人的出生在宾夕法尼亚州,成长在密苏里州,对先祖并无强烈的认同感。

三、结语

彼得·海斯勒以细腻的画笔,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涪陵生活图。生活中涪陵的海斯勒,将美国文化带入中国,中美文化碰撞交融,时而妙趣横生,时而尴尬不已。中美两国人民身处东西半球,意识形态、教育方法和生活方式都存在着差异。笔者仅就书中描写的三个方面差异做了简要分析,但文化差异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更多深层次的差异还有待研究。随着信息技术和交通条件的改善,“地球村”的概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跨国、境旅游越来越受欢迎。中美两国定能以更加包容开阔的态度求同存异、不断前行。

[参考文献]

[1][美]彼得·海斯勒.江城[M].李雪顺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

[2]Peter Hessler. River Town: Two Years on the Yangtze[M].New York: 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Inc. 2001.

[3][荷]霍夫斯坦德. 文化之重:價值、行为、体制和组织的跨国比较(第二版)[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4]李娟. 跨文化传播语境下彼得·海斯勒的中国形象构建及其叙事话语研究[J].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2015(5).

[5]《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编委会. 礼记[M]. 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8.

(作者单位:四川文理学院,四川 达州 635000)

猜你喜欢
江城文化差异彼得
施江城 黔阳古城
“感动江城”2016年度人物揭晓
长不大的彼得·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