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挑战和机遇

2020-10-20 06:07张俊豪
山东青年 2020年8期
关键词:低碳经济机遇挑战

张俊豪

摘 要:发展低碳经济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中国经济转型必然要解答的问题。低碳经济对中国发展模式、能源资源、技术能力、社会利益机制、国际地位等构成了挑战,同时也为中国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改善国际竞争力、改善生态环境提供了机遇。认清形势,顺势而为,中国就能利用低碳经济再创奇迹。

关键词:低碳经济;挑战;机遇

面对生态环境恶化,人类不断反思,可持续发展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低碳经济作为实践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有效途径,得到国际社会的一致推崇,也给致力于经济转型的中国提供了指引。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能源生产消费大国和温室气体排放大国,中国面临巨大的减排压力。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采取了一系列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措施和政策,推动了国内低碳经济发展。近十几年来,中国在改善能源结构与效率、推动生态建设、促进产业升级及技术更新方面进步显著。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中国面临着科学发展、全面小康的新任务,低碳发展是重化工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必然会产生诸多挑战。同时,发展低碳经济,有助于解决中国发展难题,是中国主动适应环境变化、积极化解各种矛盾的重大选择。

一、面临的挑战

(一)对发展模式的挑战

当前中国发展面临两大难题:一是人口难题,即庞大的人口规模,城乡劳动力的流动和转移,加速的人口老龄化;二是工业化中后期的经济社会转型,即重工业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城市化和农村现代化带来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会固化原有粗放式发展模式,人均发展水平的提升也会增加资源消耗量。这都不利于发展低碳经济。各国发展历史和趋势均表明,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商品能源消费量和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在当前发展路径下,达到工业化国家的发展水平意味着更高的排放水平。

(二)对能源资源的挑战

“富煤、少气、缺油”的自然资源特征決定了中国能源生产、消费结构均以煤炭为主。2008年,中国能源生产结构中,煤炭占77.3%,石油和天然气分别占9.9%和4.1%,水电、核电、风电占8.7%。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70.4%,石油、天然气分别占17.9%和3.9%,水电、核电、风电占7.8%。虽然最近十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有了很大发展,煤炭占比在2018年下降到59%,但这种对煤的高度依赖性在短期内难有实质性改变。而煤的碳密度远高于其它化石燃料,这种能源结构必然会产生较高的排放强度,加大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难度。然而,短期内改变中国的能源结构会威胁中国的能源安全,影响自主发展。

(三)对技术能力的挑战

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整体科技水平仍比较落后,技术研发能力有限,核心的低碳技术仍被发达国家掌握,短期内中国仍没有低碳技术的话语权,低碳发展路径受制于人,不利于改善国际竞争力。引进、使用和推广低碳技术必然要承担高额的成本。虽然在全球气候谈判框架下存在促进低碳技术转移的国际机制,中国也制定了立法和激励政策,鼓励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但是正循环的低碳产业发展机制仍没有建立。由于基础设施、机器设备及个人耐用消费品等产品或服务的使用年限较长,会被现有技术和投资锁定,当前的发展路径会形成锁定效应,这会影响未来二三十年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同时,大规模采用新能源技术是否会引发新的路径锁定仍不能确定,一味地强调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可能会忽视其安全问题,可能带来更严重的气候灾难、生态危机和人类发展困境。另外,盲目地淘汰落后产能会引起失业和其他社会问题,改造高碳排放的传统产业也需要合理的技术支撑和大量资金支持。

(四)对社会利益机制的挑战

当前中国社会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基本能力普遍不高,意识、体制、社会机制的改善任务十分繁重。首先,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府机制内部存在利益冲突,宏观管理能力不足,法律法规、政策体系还不完善,许多领域存在空白状态,缺少健全的温室气体核算体系,对温室气体排放的监测监控核算能力和执法能力都还很薄弱。其次,淘汰落后产能的努力会影响部分企业、民众的利益,影响社会就业,造成社会压力,尤其是面对疫情冲击时。最后,民众环境意识不强,缺乏健全的、与应对气候变化相协调的公众环境治理体系。

传统污染问题与低碳经济的生态问题存在一定的区别,而社会资金是有限的,这些都需要大量的投资,社会需要选择合适的投资结构以从根本上改变环境问题。工业化和城市化造成传统污染加剧,自然资源和环境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在当前过多关注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背景下,传统污染的治理可能会被忽视,但是传统污染可能对中国造成比不确定的气候变暖更严重的生态危机。同时,传统污染治理和减缓温室气体排放会产生一定的冲突,中国对环境治理的资金和技术投入明显不足,如何平衡环境治理与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并未得到恰当解决。所以,协同低碳发展、环境治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是低碳发展的重大挑战。

(五)对国际地位的挑战

自2005年《京都议定书》生效以来,一些发达国家在不同场合通过不同形式,试图将中国和印度等主要发展中国家从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分化出来,试图抛弃“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要求中国承担所谓的“大国责任”。随着京都机制截止日期的临近,关于后京都时代气候制度如何继续发展的国家争论愈演愈烈。2010年,中国已成为世界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国家,这意味着中国将承担更多的温室气体排放压力,这将会迫使中国进行急剧转型来扭转温室气体排放量过快增长的趋势。所以,如何掌握低碳发展的国际话语权,以本国低碳发展带动国际地位的提升,也是中国低碳发展的重大挑战。

二、面临的机遇

工业文明改变了人类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内在平衡性,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挑战。改变人类的发展模式,构造与生态系统相协调的发展路径,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诉求。同时,全球可利用化石能源是有限的,人类不仅享受能源带来的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等利益,也面临着资源、环境等方面的挑战。所以,人类正在寻找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低碳经济应运而生,这给中国带来重要发展良机。

(一)有助于推动经济转型

低碳经济是指经济发展对碳排放的依赖比较有限,走节约、清洁、绿色的发展道路,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内容。中国的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决定了今后一段时期内二氧化碳排放还将继续增长,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比发达国家要困难,甚至也比其他的发展中国家要艰难。但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是实现中国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加快低碳经济发展,合理应对气候变化,适应气候变化的新趋势,关系到我们未来的生存发展。

以促进低碳经济发展为契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将有利于推动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推进环境治理的改善,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化服务业的加速发展,进一步抑制高耗能产业的发展,形成合理的国际贸易结构。中国必须建设节约型社会,倡导适度、绿色消费,建立低碳消费模式。只有促进消费模式的转变,加快低碳型社会发展,有效遏制不合理的消费倾向和行为,才能真正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二)有助于改善国际竞争力

自主创新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减缓温室气体排放、提高气候变化适应能力的有效途径,技术创新在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发展低碳经济,有助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立自主创新激励机制,营造良好创新氛围,创建国家创新体制,全面提高产业技术水平,提高社会生产率。因此,只有加快低碳技术发展,提高能源效率,才能为中国未来的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赢得更大的空间,实现国际竞争力的实质性提升。

作为国际社会共同关心的议题,气候变化及其应对策略成为国际博弈的新平台,中国应积极参与全球气候变化领域的国际活動,认真履行中国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义务,承担与国际地位、经济能力相一致的国际责任,参与国际政治经济新规则体系的制定,争取包括气候变化在内的生态环境治理的国际话语权。中国已建立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体制机制,初步建立与中国国情相适应的低碳政策体系,推动了中国向低碳经济转型,成为工业化中后期中国发展转型的突出内容。同时,中国政府也注重建立国际气候合作机制,推动全球低碳发展,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复杂国际环境,推动了国际关系的调整。因此,国内低碳发展和国际气候谈判,共同成为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核心内容,是中国适应国内环境和国际环境变化的重要选择。

(三)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

改革开放过程中,中国走了一条赶超型的工业化道路,畸形化发展的工业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动力,这造成环境问题的恶化程度与经济增长和工业化进程密切相关,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不断加剧,导致环境问题复杂、类型多样、治理艰难,污染面急剧扩大,彻底治理需要长期的努力和根本性的体制转型。发展低碳经济可以成为环境治理的契机,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和机制建设与加强环境治理的政策和机制存在相同之处,在加强气候变化的同时,彻底扭转中国环境状况恶化的局面是可行的,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也必然要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气候适应道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人类生存发展、生态环境建设、气候条件改善相协调发展。

我们要认清面临的挑战,把握好机遇,根据自身国情发展低碳经济。通过理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建立健全低碳市场机制,有效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发挥政府政策的引导、带动、服务等功能,建立健全低碳有关的法律体系等机制框架,有效激励与约束各主体发展低碳经济的行为,在推动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同时,积极培养民众的低碳意识,注重改善民众的行为方式。

(作者单位:建行大学行政财务处,北京 100034)

猜你喜欢
低碳经济机遇挑战
RCEP与房地产机遇
再见,机遇号
不必过于悲观,四大机遇就在眼前
低碳经济的理论的基础及经济学价值研究
基于新能源视角江西低碳经济发展研究
第52Q 迈向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