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制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生成的三重因素

2020-10-20 06:26冉敏
科学与财富 2020年19期
关键词:制约客体主体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生成受文化主体、文化客体和文化环体三重因素的制约。主体的情感认知和行为践行是制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生成的决定性因素,客体的内容的丰富性和形态的复杂性是制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生成的关键性因素,外在文化渗透与内在情感虚无的环体因素是制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生成的基础性因素。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主体因素;客体因素;环体因素

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可见,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民族复兴的大问题,是迫在眉睫的重任务。因此,深层剖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生成的因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势在必行。

一、主体因素——制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生成的决定性因素

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主体,主体的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系统认知、情感认同和行为践行直接影响和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实现与成效,是制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生成的决定性因素。

首先,主体的自觉文化认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生成的基础。由于主体人的个体差异性和主观能动性,不同个体或群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觉认知、情感认同和行为反应不同。因此,促使主体的人形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觉系统认知,应包含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容、文化结构、文化精神和文化价值等方面的全面系统认知与把握,正如学者所言,系统的文化认知包括合逻辑的文化结构认知、整体性的文化内容认知和导向性的文化功能认知等方面。[2]以筑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基础。

其次,主体的自信文化认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生成的关

键。情感认同是人们基于对某一事物的系统认知后,自觉形成的关于这一事物的悦纳和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情感认同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容、文化价值和文化精神等全面系统认知基础上形成对其的强烈崇敬感、依赖感和归属感。只有形成对中国特色社會主义文化的自觉、自信的情感认同,才能最终形成其正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因此,要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学习和教育,使之深入社会,扎根人心,成为每个人的行为准则。诚如学者所言“要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化为每个人稳定的情感认同、深沉的情感认同和持久的情感认同。”[2]还要使每个人自觉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生成的责任人与使命者。

最后,主体的自主文化行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生成的本质。学习认知与悦纳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为了将其自觉内化和自主外化为自身的道德标准与行为准则。学者强调,文化自信是在认知、情感基础上意志的选择和执行,只有在对文化形成正确的认知,产生热爱的情感,并在文化行为或文化交往过程中表现出对文化的坚守才能称之为文化自信。[3]所以,人们只有将自己系统的文化认知和强烈的文化情感付诸坚实的文化实践,才能促使文化自信的最终生成。

二、客体因素——制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生成的关键性因素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客体,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客观内容,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存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能否生成的关键。

一方面,客体的科学性和价值性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生成的必然性。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的明确定义,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在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根基、时代意涵、价值意蕴和思想特性,在《求是》杂志《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章中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4]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客体自身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性和科学性,寓意和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必然生成。

另一方面,客体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生成的阶段性。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客体是多样的、复杂的,因而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主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客体的系统认知与准确把握不可能一蹴而就,进而影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主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客体的情感认同和行为践行,也就直接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生成的阶段性和过程性。诚如学者所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容体系这棵文化之树[5]枝繁叶茂、交错纵横、博大精深,深刻影响着主体对客体的系统认知和准确把握,影响着主体对客体的悦纳、信仰和践行。所以,只有系统认知和悦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客体,才能最终形成对其的强烈情感认同与积极行为践行。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客体因素是制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生成的关键性因素。

三、环体因素——制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生成的基础性因素

环体因素,即环境因素。制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生成的环体因素,是指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生成的国内外文化环境、文化氛围因素。任何事物都处在一定的环境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国文化环境与氛围,具有鲜明的历史性和时代性特征。十八以来习近平多次强调要始终坚持和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尤其党的十九大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则更加要求树立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发挥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精神动力和凝聚力作用。

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坚持和坚定面临着严峻的环境压力。一是面临多元文化环境的外在渗透威胁。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尤其是经济全球化和科技信息化、数字化的发展,外来文化和外来思潮及意识形态的入侵,混乱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视听,甚至扭转人们的价值观,从而威胁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相对稳定和谐的文化氛围与文化环境。二是存在历史虚无主义的内在情感虚无危险。历史虚无主义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具有浓厚的生存土壤,对中国历史进程和中国共产党历史进程都产生过极大的消极影响,我们要坚决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新时代背景下,更要时刻警惕历史虚无主义情绪抬头和外来文化及敌对势力分化渗透的企图,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切实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

[2] 王永友,于建贵.挑战与应对:微媒体环境下的文化自信培育[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52(03),34-39.

[3] 张婷,孙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生成及结构性建构[J].甘肃社会科学,2018(,06),47-52.

[4] 习近平.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J].求是,2019(12),8-10.

[5] 石海兵,王苗.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基本内容的性质、形态与结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3),8-13.

作者简介:

冉敏(1994—),女,重庆酉阳人,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研究。

猜你喜欢
制约客体主体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符号学视域下知识产权客体的同一性及其类型化解释
临安市五措并举破解土地要素制约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我国会计电算化实施的制约因素分析
村民自治的制约因素分析
旧客体抑制和新客体捕获视角下预览效应的机制*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健康卡推进受多方制约
关税课税客体归属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