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稻的优势及主要栽培技术研究

2020-10-20 06:58汪香生邓小刚邹宏桃
种子科技 2020年14期
关键词:优势

汪香生 邓小刚 邹宏桃

摘   要:通过研究发现,旱稻在农业生产和种植中有着众多优势,包括增加种植面积、节约水肥、提高质量和产量等,重点探讨了实际栽培中涉及的技术要点,包括精细播种、选择最优品种、合理施肥管理、处理杂草和防治病虫害等,旨在为进一步优化旱稻种植技术、扩大旱稻种植面积提供参考。

关键词:旱稻;优势;主要栽培技术

旱稻是指在旱地生态环境条件下能够生长的一种特殊的栽培稻。旱稻具有较大的耐旱性,不需要太多的水分,可将种子直接播种,不需建立水分层等诸多优势。新型旱稻品种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水稻种植模式,丰富了栽培方法,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进一步的保障。

1   旱稻的优势

1.1   改变种植模式,扩大产业面积

传统的水稻种植模式多以大田种植为主,尤其是在降水量较少的地区,需要大量的水分灌溉,这就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进行水分管理,导致农村劳动力紧张。农业专家通过多年研究后,推广并培育出了新型旱稻品种,这种作物播种时间较早,生育生长周期短,耐旱性较强,从而解放了部分劳动力,青壮年也可选择进城务工。由于旱稻耐旱性较强,在一些低洼地区、水资源缺少的地区或山地种植也能存活,提高了农民种植作物的积极性,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其种植面积。

1.2   节约并合理利用资源

水资源是作物種植必不可少的条件,水稻需要较多的水分,若秧苗移栽不当、无法及时移栽拔苗,秧苗则不宜存活,农民就会损失严重。但旱稻品种耐旱性较强,通常只需要正常的雨水就可以生长发育,无须灌溉,不仅提高了秧苗的存活率,同时节约了水资源[1]。根据试验发现,旱稻在整个生育周期需水量在350~450 m3/667 m2,移栽水稻需水量850~950 m3/667 m2,与水稻需水量相比减少了1/2,在雨水适当的季节减少了水资源成本的投入。

1.3   减少污染,提升品质

水稻的污染主要包括水、化肥和农药等方面。旱稻由于自身具有较强的耐旱性,只需在其生长的几个关键周期浇水即可,包括分蘖期、分化期和灌浆期等。作物用水量需求的减少,使得水污染程度也随之减少。研究测定:旱稻水污染与水稻相比减少了70%左右。旱稻生长周期短,作物的病虫害减少,化肥的使用量和农药喷洒量减少了35%以上;旱稻的污染程度小,提高了生产品质,也保护了生态环境。

1.4   提高产量,增加收益

近年来,在我国育种专家多年的研究试验下,培育了许多优质品种。通过调查农户种植情况发现,在专业栽培技术指导下的农户收获产量大大提高,每年单产均在200~300 kg/667 m2,产量的增加使得旱稻种植被人们所接受,种植积极性明显提高,随之旱稻种植也拥有了良好的发展前景。旱稻给人们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丰富了农作物的发展种类。我国作为稻米生产大国,种植面积在不断扩大,产量随之增加,出口量也在增加,不仅满足了基本的粮食需求,也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充足的粮食资源。

2   旱稻的主要栽培技术

2.1   选择并预处理优质品种

我国旱稻品种种类资源丰富,但并非所有的品种都适合种植,要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气候条件及土地情况进行选择,以保证品种优质且适宜种植。此后要先对种子进行简单的预处理,晒种时挑选出大颗粒、饱满的种子浸泡48 h,在种子包衣后播种,作物才能够尽快发芽,为其生长发育提供充分的保障。

2.2   适宜的播种期和方法

当地平均气温连续3~4 d都能达到至少10 ℃、土温不低于12 ℃时才适合旱稻的播种。该地区分为春播和夏播两种,春播在4月中下旬直播最为合适,8月中下旬左右收获;夏播通常在6月上中旬直播,10月上中旬收获。事先观察土壤条件,在符合标准的情况下,首先对土壤进行镇压,一般压3~4 cm为宜,开沟深浅要适中,控制在8~10 cm。平均用量130 kg/hm2,播种量500粒/m2。播种前不浇水,播种后浇水。将田面铺平,精耕细作,提高生产质量,保障农作物的生长发育。

2.3   合理浇水,精准施肥

旱稻耐旱,通常情况下,自然雨水充足能够满足作物的生产需求。但当自然降水量无法满足旱稻的生长时,就必须采用人工浇水,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水分的补给。当叶片卷曲时,土壤含水量无法达到水分最低指标时就需要补水,补水量在350~450 m3/hm2。一般追2次肥料:第1次在分蘖期,施入60 kg肥料即可;第2次在拔节期降水前施入或者雨后施入40 kg肥料,有利于作物充分吸收肥料养分。

2.4   杂草处理和病虫害防治

旱稻的杂草主要依靠农药和人工相结合进行消除。第1次清理杂草时,可以使用浓度为60%的丁草胺175 g/667 m2,与50 kg水进行混合喷洒;第2次除草主要对茎叶进行处理,取170 g浓度20%的敌稗乳油和浓度为50%的杂草丹170 g与55 kg的水融合,均匀进行喷洒[2]。如果后续还有少量杂草出现,手工除掉即可。对病虫害的防治,可进行2次药物喷洒。第1次在破口期,选用浓度为40%的富士一号80 g与55 kg的水混合均匀进行碰洒;第2次在齐穗期,仍然选用浓度为40%的富士一号100 g与60 kg的水混合均匀喷洒。而对于发生虫害严重的地区要更加注意,可以使用药效较大的杀螟松和辛硫磷进行喷洒。

综上所述,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传统的水稻种植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今社会和人们的需求。旱稻品种的出现、应用、播种以及试验,证明了旱稻种植技术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水、肥、农药等资源的使用,解放劳动力,增加产业面积,扩大生产规模,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 1 ] 罗利军.节水抗旱稻的培育与应用[J].生命科学,2018(10):1108-1109.

[ 2 ] 仲吉轩.李长秋.旱稻的优势及主要栽培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4):298.

猜你喜欢
优势
有“德”的人
画与话
人要经得起优势的考验
人要经得起优势的考验
第二优势
从优势到胜势
从优势的胜势
从优势到胜势
从优势到胜势
从优势到胜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