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化技术的智慧水利应用及其发展研究

2020-10-20 06:57何城君
科学与信息化 2020年22期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发展

何城君

摘 要 现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智慧水利”建设成为重要的民生工程,也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防洪减灾、水资源配置、水环境保护与水管理服务等体系。国内学者目前对于智慧水利的研究主要从地理信息技术、数据库技术、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层面展开研究。本文基于智慧水利的研究及应用现状,从智慧水利的特征、技术支撑、实施路线及存在问题四个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并针对智慧水利的建设提出新思路与展望。

关键词 信息化技术;智慧水利应用;发展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水利工程项目提出了更高的建设要求。为了积极完善我国水资源利用工作,需要不断加强水利工程的信息化管理。文章主要围绕信息化技术在水利工程管理的意义、目前我国水利工程管理中信息化技术应用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完善水利工程信息化技术应用的有效途径,从而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1智慧水利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在全球信息化的新形势下,水利工作者借鉴“智慧地球”的理念提出了“智慧水利”的概念,促使数字水利、水利信息化的快速发展[1]。目前我国的智慧水利发展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规划与技术体系渐趋完善。《国家信息化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要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行动。这些促进智慧城市发展的政策,从技术和需求上,为智慧水利的发展奠定了研究基础。②基础设施初具规模。在智慧水利发展的背景下,江苏省无锡市开展了感知太湖智慧水利试点,建立防汛抗旱指挥智能决策系统、水资源和水环境管理系统,实现了水利水务的智能感知、智能调度和智能管理功能;台州的智慧水务试点建立了以“一个中心、两个平台、四大支撑体系”的管理系统;江西省水利厅出台了《江西省智慧水利建设行动计划》,依托智慧抚河信息化工程等项目建设积极开展智慧水利建设。③水利信息化的发展。水利信息化初步形成了水利业务应用、水利信息资源、水利信息化基础设施、水利网络安全、水利信息化保障环境五大体系。同时,依托这些信息化体系的建设,不断深化水利业务应用水平,并向基层水利部门拓展[2]。

2信息化技术在水利管理中的应用

(1)GPS技术在水利管理中的应用。信息化技术在水利管理中的应用,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GPS技术,GPS技术的优势主要表现在水利信息的采集工作中,采集一切有关水利工程测量的数据信息,传统的采集技术比较依赖于人工采集法,不仅工作效率低下,而且数据的准确度不够,导致水利管理的水平有一定的局限性,在进行水利信息采集的过程中,充分的利用GPS技术,可以扩大测量的范围,提高数据的精准度。GPS技术具有全球性、实时性以及全空域性,其主要是由空间部分、用户部分与地面控制部分三个部分组合而成,可以对海、路、空等通视范围内的事物进行全天候的监测,GPS测量的精度比常规测量精度要高,其精度甚至可以达到分米与厘米级,可以满足任何工程的测量精度需求,而且在测量过程中,不会受到天气以及气候的影响,满足水利工程管理数据所需的条件。

(2)RS技术在水利管理中的应用。RS技术又称之为遥感技术,遥感技术就是将现代光学、电子学探测仪器充分的利用,不直接与目标物发生接触,实现从远距离把目标物的电磁波以及特性完整的地记录下来,通过合理地分析、解译揭示出目标物本身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规律,遥感技术是专门对地进行观测的一种新型技术,目前,遥感技术被广泛运用到害虫预测、资源调查以及产量估测当中,并且收到了显著的效果,在水利管理中,将遥感技术与其他先进的技术融合使用,可以对洪水淹没情况进行实时监测,为防灾、减灾工作的顺利开展起到决定性作用,而且,在水土流失调查的问题上,也可以采用RS技术,将其与GIS技术一起应用,可获取监测地区腐蚀因子属性、空间分布等信息,根据其信息数据可以有效分析出侵蚀的分布规律及类型[3]。

3智慧水利建设的新思路与展望

基于对智慧水利的发展现状、技术特点、实施路线和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对智慧水利建设的新思路与展望。

①明确智慧水利的目标和任务。结合智慧水利的特征,明确智慧水利的建设目标及任务:a.完善智慧水利建设的实施方案,积极开展智慧水利、智慧水务试点工作;b.进行前期调研与需求分析工作,为智慧水利的开展提供现实支撑;c.开展智慧水利关键技术研究;d.构建智慧水利建设总体框架;e.建立智慧水利评价指标体系[4]。②加强新兴技术的应用深度。积极开展高新技术在水利业务方面的研究,尤其是大数据技术,是水利信息化建设的技术基础,加强大数据基础设施、大数据管理与应用平台、云数据庫和物联网平台的搭建,对智慧水利的长远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③建立规范的信息服务系统。从智慧水利的总体框架出发,建设智慧水利云平台,加强水利信息资源建设,提高水利成果共享服务,提升水利设施和智慧平台的服务质量[5]。

4结束语

最近几年,信息化技术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提升我国水利工程的管理水平,应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水利工程管理人员要充分适应时代发展的趋势,积极转变管理理念,加强对信息化软件的研发力度,结合国内水利工程的实际特点,优化软件系统设置。同时,要提升各部门工作的协调配合能力,提高信息的共享程度,及时发现项目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并有效解决,完善资源配置,从而提升水利工程的实际管理水平,为人们的生活提供可靠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苑希民.水利信息化技术应用现状及前景展望[J].水利信息化,2017(3):5-8.

[2] 武建,金帮琳,张小青,等.水利信息化技术在灌区节水灌溉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7(1):63-64,75.

[3] 武建,高峰,朱庆利.大数据技术在我国水利信息化中的应用及前景展望[J].中国水利,2017(17):45-48

[4] 董灵芝,刘丑年,宋日权.内蒙古节水灌溉现状及前景展望[J].内蒙古水利,2018(8):54-55.

[5] 姚彬,李建宇,夏康平.全国农村水利信息化建设成效与发展展望[J].水利信息化,2018(3):1-5.

猜你喜欢
信息化技术发展
区域发展篇
信息化技术与城市公园的融合形态研究
珠海市物流现状问题与发展分析
企业财务管理受会计信息化的影响和对策
图说共享发展
浅析信息化技术在一体化手术室建设中的应用
图说协调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信息化技术在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领域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