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林郭勒草原退化现状及其成因与防治

2020-10-20 05:56王丽娟
农民致富之友 2020年30期
关键词:锡林郭勒盟沙化沙地

王丽娟

内蒙古中部的锡林郭勒大草原历史上曾是“紫菊花开香满衣,地椒生处乳羊肥”的繁荣景象。然而,美丽大草原的南端却分布着我国十大沙地之一浑善达克沙地,沙地距北京直线距离180公里,是离北京最近的沙源。上世纪70、80年代,由于人类过渡垦荒和掠夺式开发等不合理利用,致使昔日水草丰美的草原植被急剧退化,沙尘暴天气频繁发生。恶劣的生态环境不仅影响了当地农牧民生产、生活,而且严重地影响了京津周边地区环境质量和生态安全,成为重大的生态问题。

因此,2001年5月朱镕基总理就生态问题,特地來锡林郭勒盟视察,即时提出了“治沙止漠刻不容缓,绿色屏障势在必建”的口号。为了实现朱总理的嘱托,全力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筑牢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再造锡林郭勒秀美草原,盟委、行署积极采取防沙止漠应对措施。经过近20年的治理,浑善达克沙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草原沙化退化呈现“总体遏制、局部好转”的良好态势。

相比20年前,植被覆盖度提高了16个百分点,平均覆盖度提高到46.78%,草群结构也趋于优化,草地生产能力明显提升,平均亩产干草量60公斤,较20年前提高了50%左右。浑善达克沙地南缘正蓝旗、多伦县等地呈现出绿草丛生,野花绽放的花园景象,昔日沙地实现了由“沙中找绿”到“绿中找沙”的巨变。

一、二十世纪70—80年代锡林郭勒草原退化现状

锡林郭勒盟是浑善达克沙地的主要分布地,浑善达克,蒙古语意为“黄色野马”。 2000年之前,受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沙地生态急剧恶化,沙地面积2.38万公顷,全盟有沙化、荒漠化草原面积361.2万公顷,其中,流动沙地40.3万公顷,半固定沙地约133.3万公顷。多年来,由于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粗放的生产经营方式等诸多因素影响,草原植被脆弱,锡林郭勒草原植被覆盖度由1984年的35.5%降低到27.2%,牧草平均高度由40.9cm降低到21.24cm,退化、沙化草场占可利用草场面积由原来的48.6%扩展到64%,全盟浮尘、扬尘和沙尘暴天气由50年前的每年6天增加到20多天,局部地区形成沙进人退的状况。

二、草原退化对畜牧业和生态环境造成的严重后果

1、草原载畜量下降

据测定60年代养一个绵羊单位需要20亩草地,90年代则需要40~50亩草地。

2、给野生动物生存带来危机

60-70年代,锡林郭勒盟到处可见成群结队的野生动物,如孢子、黄羊等,但在2000年,除了边疆偏僻地区外,一般很少见到。

3、草原生态环境恶化

出现风大、干旱、降雨量下降等反常现象,雪灾、旱灾、风灾等自然灾害频繁,鼠虫害加剧,影响到农区城镇生态环境。

三、锡林郭勒草原退化成因分析

沙化土地的形成过程实质是土壤物质再分配过程,并在人为活动的强度干预下和环境气候的综合作用下的植被丧失过程的结合,即在丰富的沙物质及风动力的共同作用下的土地退化过程。因此,草原退化即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自然因素的作用主要有气候的干旱化以及地区自然环境极为脆弱,一旦遭受破坏又极难恢复。而本文主要探讨草原退化形成的人为因素。退化土地形成的人为因素是指人类的不合理经济活动和对土地的强度干扰活动,对沙漠化土地的发展起到了激发促进作用。

1、超载过牧对草原退化的影响

这是不合理利用草场的主要方向。就2000年我盟草场生产水平看,天然草场适宜载畜量是1000万绵羊单位。锡林郭勒盟牲畜头数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在1000万绵羊单位的基础上直线上升,截止1999年,锡林郭勒盟冬季和夏季的实际载畜量已分别超载725.8万个羊单位和732.6万个羊单位。常年累月的超载过牧压垮了草场最后的承受力,锡林郭勒草原50%的草场因此严重退化和沙化,产草量急剧下降。终于出现了“越啃越少,越少越啃”的凄凉场面。

2、乱采滥伐对草原退化的影响

锡林郭勒盟正蓝旗曾生长着大批灌木和榆树,然而自当地牧民从游牧转向定居后,固定住房逐渐取代了随时迁移的蒙古包。盖房离不开木材,最快速、最便宜的方式是就地取材,于是一把把刀斧砍向了正蓝旗十分珍贵的榆树等天然资源。上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草场承包制的推行,牧民为了保护分得的草场,大多数实施了围栏封育,80%以上的围栏又是直接砍伐当地林木而来。如此浩劫不已,短短20年时间,正蓝旗的林木植被从26.6万公顷跌至13.6万公顷,消失了一半。发菜是一种有食用价值的天然沙生植物,在我盟苏尼特右旗生长着。据统计,每年到苏尼特右旗搂发菜的人不下2万人次,导致大面积草场沙化。

3、滥垦对草原退化的影响

盲目开垦草原,把草原当作荒地开垦,造成土地高度裸露,使脆弱的草原生态调节能力遭受摧毁、水土流失严重,人为地使草原加速向沙化方向发展。

4、草原建设薄弱也是加速草原退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2000年以前,锡林郭勒草原建设速度每年在100多万亩,但草原每年退化速度在600万亩以上,逆差很大,加速了草原的退化。

5、法制和体制不健全,经营管理不善,也是造成退化的一个原因

1985 年国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自治区颁布实施了《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管理条例》,草原退化虽有改变,但各种形式的破坏草原和超载过牧仍相当严重地存在。草地经营管理体制不合理也长期存在。上世纪 80 年代初期,锡林郭勒盟实行了家畜私有私养制,而草原所有权和使用权没有彻底落实,牧民为了增长牲畜头数,对草原滥牧强牧,加剧了草原退化速度。

四、防治锡林郭勒草原退化、沙化的措施

二十一世纪初,为了践行朱总理嘱托,也为了下大力气改善我盟生态环境,盟委、行署在国家和自治区的大力支持下,就防沙治沙工作出台了一系列生态建设重大决策,取得巨大成就。具体措施主要从六个方面着手,认真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全力保护草原生态环境。从1998年起,我盟通过争取国债资金等多种方式,在众多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把生态建设放在首位开始建设。2000年沙源工程启动后,锡林郭勒盟又完成退化草场治理面积2300多万亩,为建设草原绿色长城打下良好的基础。

1、推行围封转移战略

围封转移战略是我盟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为保护草原、转变生产经营方式而探索采取的一项有效措施,通过采取围封禁牧、围封休牧、围栏轮牧、沙地治理等措施把牧民和牲畜转移出来,实现自然修复,草原恢复效果很好。

2、堅持以最坚决的态度遏制草原乱采滥挖

过去的露天煤矿和非煤矿山为生态环境带来了沉重压力,为了坚持绿色发展,锡林郭勒盟将62.35%的区域划入生态保护红线,并争取到2023年将所有在期矿山全部建成绿色矿山,实现“绿则存,不绿则退”。杜绝滥垦、滥采、滥挖等破坏草原行为,保持草原植被景观的原生性和完好性。

3、将载畜量控制在合理承载范围内

针对草原超载过牧的问题,锡林郭勒盟一直牢记总书记关于草原和畜牧业之间“皮毛”关系的警示,坚持引导牧民算生态账,算长远账,坚决降低超载过牧的牲畜数量。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变靠天养畜的传统畜牧业为科学养畜、建设养畜的效益畜牧业。加强畜群改良工作,提高畜群个体生产性能。通过实施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将载畜量控制在合理承载范围内。同时,凭借天然放养和舍饲补饲相结合的饲养方式,加之以“减羊增牛”、少养精养,实现草畜平衡和牧民增收的双赢。

4、保护现有植被,加速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力度

植树种草、增加植被是防治沙漠化、降低沙尘暴发生的最佳途径。因此,制止植被破坏的重要性已越来越突出,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不仅有利于改善草原生态环境,保证农牧民生产、生活基础,而且也是关系沙化地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和生态安全的重要举措。

5、按照草原生态系统的演化规律,科学地开展保护生态修复,使草原生态系统进入良性循环与自然演替

草原生态修复项目是在以自然修复为主的基础上,适度开展人工辅助措施,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人工干预为辅”的基本治理原则,依照立地类型分区施策,准确把握牧草补播技术,模拟干旱半干旱草原生态系统原植物种群中的主要建群种和优势种,做到适地适种。在风蚀化严重区,因地制宜做好小地形整形、垃圾包填埋、风蚀坑修整、沙带的沙障设置、条状、块状人工作业草帘的覆盖。使草原植被盖度增加,促进草原生态状况持续改善。

6、发挥退化、沙化地区光、热、土地等资源,突出治理效益

退化、沙化土地一般都土壤贫瘠,立地条件差。以往的沙化防治工作重治理、轻利用,重生态、轻效益现象比较严重。为此,要吸引更多的人,特别是退化地区群众主动投入到沙漠化防治利用的主战场,必须在治沙产业效益方面明显的提高,利用沙区丰富的资源优势,引入高效植物品种,利用设施产业技术和节水技术,提高土地生产力水平,发展沙区绿色产业,以绿色开拓市场,为沙区群众生活、生存寻找新的途径。

土地荒漠化是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大生态问题,其危及生态安全、粮食安全,为了凝聚共识,共同应对,早在1994年,联合国就通过了旨在推动全球土地荒漠化预防、治理和恢复的重要国际法《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 如今,我们只有携手防沙止漠、才能共护绿水青山。

(作者单位:026000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林业和草原局公益林管理站)

猜你喜欢
锡林郭勒盟沙化沙地
能钻过柔软沙地的蛇形机器人
呼伦贝尔沙地实现良性逆转
锡林郭勒盟潜在蒸散量和干燥指数的变化特征
土地沙化面积年均缩减1980平方公里
五年累计治理沙化土地一千多万公顷
我国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双缩减”
我国荒漠化和沙化面积连续10年实现“双缩减”
锡林郭勒盟马铃薯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
锡林郭勒盟牧区储水窖工程建设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