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城市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2020-10-20 05:23杨德兴
砖瓦世界·下半月 2020年7期
关键词:发展概况可持续利用

摘 要:当前城市化发展取得突出的进步,湿地对城市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确保水源充足以及生物多样性等方面有突出的价值,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性资源。在城市发展中需要确保湿地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在生态系统服务的过程中更要加强对其经济价值的评估,针对城市湿地现状做好具体保护工作和保护措施,探究切实可行的可持续发展举措。

关键词:城市湿地;可持续利用;发展概况

湿地是地表潮湿的区域或者浅水层区域,孕育了水生土壤和各种水生生物。湿地主要包括的是沼泽、湖泊和河流等,在近海和海岸等区域,在城市湿地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明确对应的利用概况,在城市化发展中,明确城市湿地的范围,合理进行保护,确保可持续利用。

1 城市湿地概述

湿地是地表潮湿区域和浅水层,孕育了水生土壤和其他水生生物,包括稻田和水库等人工湿地,城市湿地指的是城市区域中的浅水湖沼、河岸、海岸、水源保护地、池塘和污水处理处等水陆过渡生态系统[1]。

城市湿地是比较独特的生态系统,在城市湿地的具体功能中涉及到美化环境,灾害防治和调节环境等。

2 城市湿地的保护与退化

城市湿地退化问题比较严重,在城市湿地保护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进行环境保护。湿地退化是构成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湿地可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的现象,考虑到湿地环境的功能情况,如果存在退化或者不合理应用的现象,都可能对生物多样性造成影响。在城市湿地进行保护的过程中,如果存在退化的现象,直接影响到湿地的价值。此外在整个过程中如果忽视了湿地的生态价值和整体效益等,都可能出现生态浪费的现象。

通过对重点城市湿地退化现象的现状进行分析,湿地退化的人为因素比较多,其中也涉及到自然因素,自然因素主要指的是泥沙淤积和气候因素等,人为因素主要是不合理的利用和开发等方面,在实际操作中存在技术不合理的现象,滋生其他方面的问题。

导致湿地退化的人为因素比较多,在城市湿地退化中针对存在的资源不合理应用的现象,技术水平不足或者管理不合理等都会产生影响。此外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人口不断增长,消费水平随之提升,直接对湿地资源产生了威胁。在经济发展中,政策干预有突出的作用,如果缺少对应的干预,则直接给湿地管理造成破坏[2]。

湿地的自身和自身的生态平衡能力是有限的,随着时间的不断发展,吐纳能力和资源的蕴藏等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下降现象,在当前发展阶段需要注意的是进行城市湿地资源的进一步分析,减少对子孙后代生存环境带来的恶劣影响,需要注意的是强化城市湿地的保护。

3 城市湿地保护的策略

在城市湿地保护过程中,要以湿地生态资源的评价为基础,提出切实可行的保护举措,详细的举措如下:

3.1 坚持绿线控制,加强规划引领

坚持全面保护,生态优先、突出重点、全面利用和持续发展的原则,根据城市湿地资源和实际情况,以保护为根本,以维护城市湿地系统生态平衡、保护湿地功能和生物多样性、实现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为基本出发点,控制住湿地和生物多样性的下降趋势,建设湿地自然保护区,抢救性一些退化的湿地资源,努力促进湿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充分发挥湿地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和效益。

3.2 对利益受损者进行补偿

政府和湿地管理部门在整个管控阶段,需要注意的是进行湿地资源的进一步保护,针对资源保护受到影响的群众需要给予经济上的补助。群众不仅指的是湿地区域附近的群众,也包括的是城市濕地受到保护的其他组织,合理进行维护之后,能确保周围群众的利益关系。在湿地的合理化保护的过程中,需要兼顾到湿地保护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合理进行协调处理。湿地保护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关系比较特殊,不是立刻进行周边资源的改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推广和利用新的技术,缓解传统资源利用过程中对湿地资源产生的冲击,此外可开展周边其他产业形势,对产业结构进行升级,实现转换[3]。

3.3 激励周围群众保护湿地

如何平衡湿地保护和周边的经济发展是当前的重点和关键,在实施中,让周边群众积极参与到湿地的保护中去。可让群众直接或者间接的得到受益,保护城市的湿地需要所有群众的共同努力,可进行监督指导,让所有的群众积极参与进来,建立城市发展和政府融合的管理体系,有助于湿地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协调性[4]。

4 城市湿地保护的可持续利用

4.1 提升可持续利用重视度

城市湿地建设一直是当前建设的重点和关键,在湿地保护的过程中,经济不断发展,传统的资源使用的过程中,需要进行新生资源的利用和更新,在整个过程中,城市湿地的保护逐渐得到重视,同时具备一定的财政支持。在城市湿地保护和经济发展的阶段,由于不是对立问题,因此需要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平衡点。城市湿地本身是一种公共资源,具备可再生性,如果资源的使用量无法得到有效的利用,则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在湿地资源保护的过程中,城市湿地保护的关键是进行资源的可持续应用,在湿地保护的阶段,要求进行可持续利用的指标分析,在湿地资源开发的过程中,注意维护湿地的基本生态系统和基本结构,只有合理进行维护,才能确保湿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等,在城市湿地和发展之间需要注意的是确保湿地保护的合理性[5]。

在城市湿地的开发和利用的阶段,各个保护标准不是确定的,在湿地资源应用的过程中,可再生速度决定了可持续利用的效果,在综合应用的过程中,针对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情况,需要掌握湿地保护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在湿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注意进行湿地资源的维护,确保湿地的经济效益很重要,部分城市的湿地不需要进行保护,部分城市的湿地则需要合理进行保护,在城市发展阶段,可结合湿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在后期保护中,涉及到技术和管理水平等不达标等现象,在当前技术和管理阶段,可将湿地作为教育和休息的区域,照比其他的方式而言,具备长远的意义。要想正确的判断隶属于哪一种利用方式,需要对湿地管理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最终确定最科学合理的保护和利用方法。

4.2 湿地生态功能和资源的评价

在湿地的生态系统应用的过程中,本身具备重要的价值,其中主要是直接使用价值和间接使用价值等方面,直接使用价值指的是有形的和消耗性的资源产品,主要是植物、动物产品以及无形价值等方面,在旅游和科研以及文化价值等方面应用效果明显。湿地的间接使用价值是非市场化的特点,不直接参与到经济活动中,对湿地的经济发展很难进行评估,在使用阶段,湿地资源当前没有被充分利用,但是将来在商业、科学和教育等领域有重要的价值。

4.3 宁国城市湿地保护和利用

宁国市城区生态环境优越,素有“长三角绿色氧吧”之称,东津河、中津河、西津河三条河流穿城而过,形成优美的皖南湿地景致,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湿地保护和利用,提出“山水融城,生态宁国”主题,确定以城市生态保护修复为主,运用海绵型建设理念,适当挖掘和植入城市文化,坚持生物多样性和城市湿地资源保护,通过人工干预,把优美的湿地资源引入到城市中间,充分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融。

4.3.1 高起点定位制订生态保护及城市绿化发展规划。  宁国坚持生态为底,规划引领,坚定不移保护优越的生态基础条件,实施全域规划,组织编制了湿地资源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等专项规划,在398.1平方公里城市非建设用地范围,划定划定城市绿线 、蓝线和生态控制红线,认真实施湿地主体功能区和生态红线规划。

4.3.2 加强城市生态廊道的建设,改善城市湿地生态环境

高度重视生态廊道建设,力求将城市湿地融入城市园林中,加强城市山体、水体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修复,积极为动物栖息及迁徙拓展空间。加强东津河、西津河和中津河两岸原生态竹林进行控制性保护,促进滨河廊道的生物群落得到全面发展,现西津河面野鸭戏水,滨河公园鸟雀成群,翠竹公园白鹭纷飞,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

4.3.3 贯彻海绵型理念,保护城市湿地景观

宁国市政府十分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在湿地保护和利用方面近几年取得了较好成效。建设中深入贯彻海绵城市理念,从保护性开发着手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鸟类为重点,加强湿地保护管理,提高湿地生物多样性,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原始性,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活动对鸟类和湿地生态环境的干扰和破坏,达到环境、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

4.3.4 挖掘城市湿地人文特色。

传统历史文化是深深扎根于城市的灵魂,是城市的记忆和生命。在对城市湿地保护和利用过程中,加强对地域历史文化挖掘,有意识植入翠竹文化、河沥溪历史风情文化、青山禅意文化、吴潜状元文化元素等,着力打造了一批“有味道、有想象、有回忆”的文化精品工程,推动东津河湿地公园和西津河湿地公园等一批集科普、观光、文化研究和生态体验于一体的精品湿地公园建设;完成了城市湿地区域内河沥溪老桥和西津大桥保护性修复,启动了河沥溪老街保护性开发工作,建成了同人亭、古西津渡口和津河画舫等一批城市湿地文化精品工程,真正做到“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5 结语

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经济活动和环境等可能对资源产生不良影响,在当前城市发展中,考虑到经济平衡和城市湿地资源保护等关系,如何实现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很重要。在当前发展中,城市湿地保护的影响因素比较多,需要从提升可持续利用重视度、湿地生态功能和资源的评价等方面入手,确保资源保护的有效性,遵循发展规律,实现创新和进步。

参考文献:

[1]周细萍.中国城市发展与湿地保护研究[J].现代园艺,2020,43(3):95-96.

[2]王琦,侯沁文,边高鹏.长治国家城市湿地公园资源保护与景观环境开发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20,48(1):83-86.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0.01.026.

[3]汪淑艳.城市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J].花卉,2019,(20):274-275.

[4]魏齐.城市湿地公园保护对策分析[J].现代园艺,2019,(18):180-181.

[5]尹晓荣.浅析黑河湿地保护对改善城市小气候的意义[J].科技风,2019,(26):159.

作者簡介:杨德兴(出生年1973-),男,汉族,(籍贯:皖太湖人),本科,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从事宁国市城市园林项目建设及管理,含公园、广场、道路绿化及其它涉及城市园林、环境整治等项目建设和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发展概况可持续利用
浅析油画技法和鉴赏的认识
屋顶轻便型速生草坪建植研究探讨
浅析大号基础学习中重点与难点
蒙医药特色与发展思路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中的经济问题
大庆市城市化进程中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问题及对策
城市智慧化建设对策研究
浅析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太原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