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视角下的老年建筑设计分析

2020-10-20 01:13张芳洁
砖瓦世界·下半月 2020年6期
关键词:设计

张芳洁

摘 要:随着我国老龄化现象的日趋严峻,养老建筑规划设计迫在眉睫。老年建筑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到老年人的生理特点,融入人性化理念,更好的契合老年人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为老年人提供一个舒适温馨的居住环境。因此文章重点就人性化视角下的老年建筑设计展开分析。

关键词:人性化视角;老年建筑;设计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人口的平均寿命越来越大,老龄化人口问题愈发明显,已经形成了不可逆转的形式。预计到2050年,全国老年人口数将占全国的35%左右。我国老龄化呈现五个特点:老龄化趋势明显,老年人口数量大,“未富先老”、“空巢”老年人迅速增多,城乡老龄人口差距大,农村养老问题严重。因此,如何为老年人提供一个舒适安全环境是一项重要的社会责任。

1 老年人的行为特点及需求

从医学的角度,个体进入60岁以后,人体开始衰老,出现思维敏捷度降低、行为动作迟缓及语言表达能力降低等状况,这些变化使老年人产生不安和恐惧等心理症状。同时,老年人社会地位的下降和人际关系的萎缩,使他们更容易与其价值观和信念相似的同龄人相处。根据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将老年人划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自理老人:即健康老人,可自主完成日常生活起居行为。(2)介助老人:也称之为半失能(半护理)老人,需借助工具、设备或在他人协助下,完成日常生活起居活动。(3)介护老人:也称为失能(全护理)老人,各项日常生活起居行为均需他人帮助完成的老人;失智老人(老年痴呆症);高龄老人,年龄在80岁以上的老人。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一位老人的类型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会随着时间不断变化的。这中间的变化过程可能是连续的,可能是模糊的,也可能是反复的。正确认识这一特点,就会在设计中注意提高养老建筑的适老性,增强设计的弹性和使用空间的通用性。

2 养老建筑设计中常见的问题

2.1 居住单元缺乏适应性和可变性

多数开发商对养老建筑发展趋势估计不足,在初期定位上仅考虑满足当前某一类老年人的使用需求。然而现实中,老年人从自理老人到介助老人再到介护老人的变化过程并无明确的界限,这就需要针对不同阶段老人的使用特点,设计更具适应性的居住单元和活动空间,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2.2 公共活动空间缺乏人性化设计

在资金和空间有限的情况下,为了达到盈利的目的,多数开发商把注意力集中在居住单元的设计上,为提高出房率而大量压缩公共空间,降低了建筑的居住品质,无法为老年人提供一个真正舒适的生活环境。

3 人性化视角下的老年建筑设计分析

3.1 居住空间的通用性

以某养老建筑为例,该养老建筑属于医养结合型护理机构。本次设计范围为该项目一期,总建筑面积12000m2。设计之初,在对目标客户群进行初步了解后,与投资方和运营方共同讨论确定了以舒适型双人间作为主要户型,同时根据建筑本身改造条件限制,适当配置经济型双人间及豪华套间,比例分别为经济型双人间(25m2)6间,占比4.3%;舒适型双人间(33m2)132 间,占比 93.6%;豪华套间(47m2)3 间,占比 2.1%。但随着设计深入,养老市场也在不断变化,在对多家已运营的养老机构进行参观和调研后发现,老年人对居住的私密性和生活品质要求越来越高,更偏爱单人间。于是在深入设计过程中,对居住单元的适应性做了进一步探索,经济型双人间可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调整为舒适型单人间,而舒适型双人间将为夫妻、兄弟姐妹和朋友等人群服务,或可灵活调整为豪华型单人间,以满足对居住空间要求较高且有较高消费能力的老年人。当夫妻双方仅一方需要护理时,可入住豪华型套间,以增加活动空间,提高生活品质。在本项目设计深化过程中,经过多个方案对比和讨论,最终将乙楼、新五楼居室全部置于南侧,甲楼居室主要置于东侧,每栋护理组团居室尽可能置于同一朝向,避免因朝向差异导致同层入住率不高的问题,为提高后勤服务效率、控制运营成本提供了重要保障。

3.2 环境色彩设计

3.2.1 色彩对老年人的生理影响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感知器官逐渐下降,对视、听、嗅觉等的感知能力下降。视网膜变薄,对光线不够敏感,对微小的事物很难分清,所以在老年空间中,色彩要选用稍高于一般室内空间的明度色彩,且大面积采用柔和的色彩。同时考虑到老年人的身体疾病,所以室内色彩饱和度不能太高,尽可能运用柔和的暖色调,要采用适中的颜色搭配。为避免颜色变化过多给老人造成视觉障碍,大面积的颜色应该统一,对比色不要过多的出现,但在拐角和楼梯处,可以用高明度的色彩予以警示,使整个空间色彩、色调协调。

3.2.2 色彩对老年人的心理影响

首先,由于年纪的原因,老人从年轻时的岗位退下去,在一定程度上来说,相当于脱离了社会,认为自己不能再创造社会价值,产生诸多负面情绪,再加上社会对“老年人”的一些偏见,进一步加重了他们的自卑感。其次,儿女外出上班,退休后的老人只有独自在家,缺少了陪伴,缺乏生活的激情与希望,会加重老人的孤独感。基于以上的情况,在老年人的空间色彩中大部分要采用暖色系,如橙色、米黄色等,给人以舒适温暖的感觉。暖色系和暖灰色等调系的色彩环境可以缓解老年人心里的壓力和寂寞感,对心理的伤痛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3.3 康复性家具设计

居家型老年人康复性家具设计以老年人的需求为中心,并结合对老年人的居住环境和行动特征的研究,设计出符合老年人习惯的家具。现在市面上这种康复性家具是一个缺口。经过调研和分析,我们发现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改进。①符合人体工程学。老年人身体每年再以一定比例萎缩,设计的家具要符合老年人的身体尺度。针对不同的老人要有不同的设计,满足差异化。②针对卧具的康复性设计。因为老年人的特殊需求,一般每天待在床上的时间较长,不仅是睡觉的地方,还可以作为阅读的场所,要保证他的安全性。③坐具的康复性设计。老年人因为腿脚不便,起坐困难,所以设计老年人的坐具时,可以考虑加入助起功能,让安全性和舒适性相结合。

3.4 公共与交通空间的设计

在老年建筑中,门厅是室内外空间的主要交通枢纽,承载老年人的各种日常活动和行为。不仅要在电梯、走廊、厕所、公园等公共场所设计无障碍通道,还要在条件允许情况下设计安全报警系统,以应对突发事件。因此,在设计中,其空间形态和尺度设计应能满足老年人行为习惯和心理需求。同时,整个老年建筑的交通空间要做好空间布局设计,增强整个建筑的层次感,保证老年人的私人空间。其次,老年建筑廊道设计不仅要符合我国现行规范,还要在空间形态和功能设计上更灵活,更注重空间的划分和交通功能的实现;从而创造出层次性更强的公共和私人空间,进而提高老年人的居住质量。

总之,老龄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迫在眉睫。在具体设计中,通过居住空间设计的通用性,色彩设计和家具康复设计,充分的体现了人性化思路。其中色彩的设计是通过生理上视觉的冲击提高辨认能力,方便生活,温馨的色彩提升老年人的心理愉悦程度,使他们感觉到温馨与人文关怀。将家具的康复性研究与养老结合,使养老建筑更适合老年人的生活习惯,从而让老年人在心理上和生理上都得到满足,找到属于老年人自己的乐园。

参考文献:

[1]刘晓宇.城市老年建筑空间环境设计策略研究[J].城市建筑,2019,16(30)

[2]杨媛婷.试析老年建筑的设计理念及其细节处理[J].四川水泥,2019(10)

[3]王欣,陈怡斐.深度老龄化态势下城市老年公寓室外环境设计研究[J].美与时代(城市版),2020(01)

猜你喜欢
设计
BUBA台灯设计
和小编一起设计邮票
The Spirit of Christmas教学设计
有种设计叫而专
陈国兴设计作品
匠心独运的场地设计画上完美句点
增温设计
大象无形 芬兰设计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
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