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数学“单元整合”教学的认识

2020-10-20 05:47魏玉瑜
求学·教育研究 2020年17期
关键词:单元整合教学探究数学

魏玉瑜

摘 要:加强对学生良好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力度,帮助学生养成积极钻研数学知识的习惯,才能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素质的有效提升。

关键词:单元整合;数学;教学探究

有幸观摩石家庄市某小学的数学教研课时,“单元整合”的授课方案,让我感觉眼前一亮,我非常赞赏这种方法。针对小学数学教学单元进行有机地整合与分析,对数学教学质量提升工作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单元整合”授课方式与传统的授课方式的不同

二年级的老师们从各个角度分析了传统的授课方式和“单元整合”授课方式的区别,我们可以感受到:传统授课方式是以教师讲解为主,同时一个单元的学习会按课时的顺序,先讲后做一线贯穿下来,按照顺序一课一课地进行;而“单元整合”授课方式,是以数学教科书中的单元为依托,对单元学习内容和顺序整合重构,在课程上的操作是先做后讲,而且所达到的效果是对整个单元知识整体性、连续性、循环性的呈现。

在整合单元知识的同时,我们又要考虑到知识点的重构组合,要由大到小;而且方式由简单的“教师教”转变为现在的“学生学”,把真正的教学方式由课上延伸到课下,老师真正起到作为引领者、陪伴者、发现者的作用。

二、小学数学“单元整合”教学模式建构路径

(一)构建单元整合教学组织

严格地按照三点一线的原则,成立小学数学学科单元整合备课途径与教学方法课题研究小组,由小学校长、教研室以及教务处等组织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课题研究工作。按照分阶段、分层次实施的要求,组织小学数学教师参加课题研究沙龙,总结、梳理、反思数学课堂教学的案例和经验,明确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以及方法,为后续课题研究与实验工作的开展做好充分准备。

(二)分析多种方法进行单元整合教育

课题研究组成员在开展数学课堂教学研究时,应该将数学教学内容的整合作为首要目标,以校本教研和课题研究作为基础,通过开展集体教研与专题研讨相结合的教研方法推动课题研究工作的深入进行。在集体教研过程中,数学教师应该紧紧围绕单元整合教学中的具體问题集中交流和探讨,研究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解决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困惑。

(三)不断创新单元整合教学

数学教师必须在构建统整教学模式与策略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在数学课堂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困惑和问题,充分发挥单元整合教学的优势,全面检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小学数学“单元整合”教学模式改革成效

(一)“单元整合”授课方式更能引领学生主动学习

曾经在一本书中看到一段话:“学习知识后运用(习练)和为运用而学(新知),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教学理念。”第一,从目标来看,前者是教者有目标,学习者无目的,只是按秩序要求完成程序和任务,学习者属于被动学习;后者是为了解决问题或项目学习,需要学习新知,学习者要主动搜集信息,属于有目标的主动求知。第二,从学习范围看,前者对学习者来说信息量明显少于后者,因为解决问题需要调动的智力和信息要远比前者广泛。第三,从学习质量看,主动地寻求、有思维性地探索、有目标地学习知识远比被动的、记忆的、无显著目的的学习质量高得多。但由于前者便于教师把控,简便、速率更高,仍成为当前课堂的主要选择。

其实这也就是在说主动学习和被动学习的区别,我们现在不管是给孩子布置作业时说一说、做一做、讲一讲,还是进行“单元整合”时给学生布置一定的预习任务,这些总体来说都是为了让孩子解决问题,或者是为了完成学习项目,从而主动地搜集信息,有目的地发现自己对于新知识的诉求,而渴求新知识才是他们能够主动学习的根本动力。

“单元整合”的过程中,教师要研读教材,研读课标,明确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把握习题,读懂学生,这么多需要考虑的纷杂项目,要求对教材、对目标、对学生必须做到深入的了解。

(二)细化教学标准,准确把握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

新课程改革在实施的过程中,要求数学教师必须针对每一个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和学习能力,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由于经过细化的教学目标不仅是学生学习、教师教学活动开展的出发点,更是推动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创新的关键。所以,教师必须在明确要教给学生什么、引导学生学到怎样的程度等目标的前提下,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数学教学内容。

(三)整合教材内容,适应教材的转变

教师必须具备单元整体意识,在备课时必须先通读单元内容,然后在了解和掌握单元总体教学目标与各部分知识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的基础上,完成对教学内容的整合,确保教学设计的层次性与连贯性。1.通过单元整合将各个知识点串联在一起。掌握沟通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手段。小学生的数学思维主要是通过对具体数学教材的概括,理解具体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等抽象知识,并在后期知识推理的过程中集中反映出数学思维的深度、广度、难度以及严谨性。比如,教师在开展数学课堂教学时,可以要求低年级的学生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然后总结、概括课堂中学到的知识。针对高年级的学生则可以通过培养学生整理与归纳单元知识要点能力的方式,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正确抓住题目本质、内在规律的方法。2.增强单元整合教学表现过程中数学思维的灵活性。所谓数学思维灵活性实际上指的就是学生解题思路广、方法多、解法巧等各方面的表现。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重视启发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重要性,通过设计开放性练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促进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3.在单元整合教学的过程中强化学生的技能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就是学生思维活动的速度,思维敏捷性主要表现在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善于抓住问题本质,正确、合理运用相关概念、法则以及公式等基本知识解答数学问题的过程,所以,强化学生技能训练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敏捷性的重要手段。

(四)整合知识要点,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数学课题单元整合研究工作的开展,不但解决了长期困扰数学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共性问题,同时为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数学教师必须将日常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紧密地融合在一起,用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分析、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才能在提升自身教材、课堂驾驭能力的基础上,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推动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

四、结语

听完“单元整合”的做法,我的内心蠢蠢欲动,教师单元整合授课方案,加上网络教育技术的资源整合,这种全新的教学方式,让我很是兴奋。有尝试才会有比较,不管是成功或者是失败,尝试总会带给我们一定的反思和体验。新教育就要有新尝试和新创新。

参考文献

[1]刘薇.单元整合视域下的数学核心问题设计探研[J].成才之路,2019(31):80-81.

[2]贾伟林,赵伟.实现单元整合教学 改变学生思维能力[J].甘肃教育,2019(18):124.

[3]骆魁敏.几颗珍珠——立体几何单元整合专辑[J].信息技术教育,2003(07):48.

猜你喜欢
单元整合教学探究数学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促“合”融“通”,阅读教学读写结合的新视角
构建“单元整合、主题牵引”诗歌鉴赏“深度学习”课堂的策略
基于单元整合的语用能力培养策略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单元整合教学,提高学生语用能力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