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子档案管理现状与发展对策

2020-10-20 07:16赵永青
数码设计 2020年1期
关键词:科学管理电子档案发展对策

赵永青

摘要:电子政务的发展、新技术的应用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数字化到数据化的需求转变、网络整合与资源共享、信息安全、专业人才的匮乏等新的挑战。在此背景下本文提出了电子档案管理的思考。

关键词:电子档案;科学管理;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G2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29(2020)01-0041-01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e-government, the application of new technology brings new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but also faces the digital to digital demand change, network integration and resource sharing, information security, the lack of professional talent and other new challenges. Under this background,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thinking of electronic archives management.

Key words: electronic archives; Scientific management;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数据应用已经融入各行各业,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当档案遇上大数据,电子档案管理也应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开启以大数据为纽带的智慧档案新时代。文章重点从标准、服务方面分析了大数据时代电子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形势下电子档案管理的发展对策。

1  大数据时代电子档案管理的现状

1.1电子档案标准规范滞后,制约了电子档案的跨界融合。大数据时代,数据繁杂多样,统一标准规范是资源共享利用的前提。早在2014年国家就发布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提出“科学整合檔案信息资源”“促进资源共享”,但对于资源整合过程中有哪些新标准、新方法、新技术引领,怎样清理阻碍电子档案资源整合的障碍,对相关机构有哪些激励惩戒机制等都不够明确。随着电子数据的急速增长和高度混杂,2016年国家发布《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从“电子档案存储、备份、利用、统计、元数据维护”等方面对电子档案管理进行了规范,代替了2000年《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规范》发布以来,由于未定期审查电子档案保存标准,电子档案行业协同标准有的相对滞后、有的尚属空缺、有的未得到严格执行,严重阻碍着资源流动共享,电子档案信息的跨界融合、智能对接步履维艰。电子档案标准规范滞后,严重制约了电子档案在大数据时代的跨界融合。

1.2大数据技术尚未得到充分利用,制约了电子档案的智慧化服务。以科技驱动电子档案工作发展是时代所需。利用数据挖掘、软件分析等,将电子档案与社会资源、用户行为信息进行有机关联和深度开发,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更是用户的期待。但是目前,数据挖掘、云计算、物联网、可视化等许多新兴技术在电子档案管理中还没有得到充分应用,提供给用户的信息还多是原始信息,深入挖掘、精细加工的二次信息亟待开发;用户接触的多是静态的枯燥文字,缺乏富有画面感、真实感和吸引眼球、鲜活生动的多媒体信息;档案咨询多是电话咨询或电子邮件,在线智能答疑没有得到有效应用;手持终端设计、电子档案定制推送等尚待加强,这些都会影响用户对电子档案的感知和体验。因此加强新技术在电子档案领域的应用,做好以用户问题为导向的个性化和智慧化服务,是大数据时代档案工作实现大发展的突破口,我们所面临的形势严峻、任务艰巨。

2  电子档案管理发展的对策分析

2.1电子档案标准规范要与时俱进,与国际接轨,共享信息红利。大数据时代,要提高电子档案数据质量,标准要先行,对于各行各业产生的电子元数据要统一标准,明确数据类型、用途和文件格式,构建新一代电子档案大数据平台和大服务平台,让全社会在一个共同的路线图上协作,共同推进资源整合。2018年,澳大利亚国家档案馆颁布了数字化档案保存新标准,该标准根据国家最佳实践规定了数字化档案的技术要求。这项标准旨在确保生成的数字副本的“母版”作为原件长期有效的替代品,还可生成供公众利用的衍生文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脆弱文件的物理损害。更重要的是,该标准还是一个有效的工具,有助于尽量避免因文件载体不稳定或技术陈旧而导致的丢失风险。目前,我国在电子档案标准规范建设方面还有待加强,要深入调研,与时俱进,定期对电子档案保存标准进行审查修订,做到电子档案标准与国际接轨,为实现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跨国界的一站式电子查询打好基础,使全社会乃至全球共享电子档案信息红利。

2.2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真正实现电子档案利用的个性化满足和智能化服务。

首先,要加强电子档案大数据的开发和推送工作。通过对电子档案分析挖掘,发现用户检索访问规律和关注领域,对用户需求进行分析和预判,个性化推送相关电子档案信息。其次,要善于在生活中捕捉和利用契机让电子档案活起来。档案工作者也要扮演信息工作者角色,关注热点事件和民生动态,抓住契机使电子档案活起来,加强手机应用APP开发和融媒体服务,带给公众更多真实感、画面感和正向的情感体验,激发用户潜在需求,推动电子档案信息预订工作,更加智慧地服务社会。最后,实现交互式电子档案智能服务。在帮助用户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最好能构建“人机对话”“人人对话”的网络生态环境,实现“网站智能服务、档案专业咨询、用户互助答疑”三者有机结合,提升服务感知和用户体验。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借助大数据融媒体,真正实现电子档案的个性化服务和智能化应用,人们才能在未来随时随地享受高质量的电子档案信息服务。

3  结语

国家档案机构和地方档案机构的管理人员必须要提高对档案管理工作数字化建设的重视。对于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而言,要将推动档案工作转型发展作为未来的主攻方向,要从资源整合、发展规划、技术创新、人员培养等方面形成合力,确保实现档案管理数字化工作成果的高效转化,由中央到地方全面推动档案机构数字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梁凯.多维度视角下大数据与档案关系的思考——以杭州市大数据管理为背景[J].中国档案,2018(7):66-67.

[2]何玉颜.档案部门参与政府大数据治理的路径研究[J].浙江档案,2018(8):23-25.

猜你喜欢
科学管理电子档案发展对策
泰罗科学管理思想对社区治理的启示
电子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公路养护的科学管理
新时期电子档案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
基于多角度构建高校实验室安全体系的探索与研究
福建省森林旅游市场现状与发展对策
医院人事档案电子化管理浅析
高校教学秘书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