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的策略探究

2020-10-20 07:16邓红梅
数码设计 2020年1期
关键词:高效课堂小学数学策略

邓红梅

摘要:提高教学效率是我们教学改革最直接的目的,而素质教育体制下提出的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确实在塑造高效课堂方面提供了新途径和思路。本文中我就从小学数学教学方面去探究我们要如何顺应时代潮流,灵活运用新的教学模式为创建高质量的课堂服务。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29(2020)01-0109-01

Abstract: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iciency is the most direct purpose of our teaching reform, and the new teaching concept and teaching model proposed under the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system does provide a new way and thinking in shaping the efficient classroom. In this paper, I will explore how we should follow the trend of The Times and flexibly use the new teaching model to create high-quality classroom services.

Key words: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Efficient classroom; strategy

從不同教学阶段的教学特点来看,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所呈现的作用有着一定的区别,这区别来源于学生对于教师依赖程度的不同。教学过程中关于师生关系一个默认的发展规律就是,随着学生年级的增长,知识的储备增多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在学习过程中的能动性也就越高,那么在学习中尤其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于教师手把手教学的依赖性也就相对较小。所以,我们也就格外强调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改革,着重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就以本文中我们所谈到的小学阶段的教学来说,学生正好处在知识启蒙和入门阶段,在各学科基础性知识学习的同时,更多的是需要教师的引导乃至教导,因为小学生本身缺乏厚实的知识储备,学习能力也处于起步阶段,所以在学习认知上自然而然的也就处于被动状态,认识不到学习的重要性,对于未来学习也基本不会有自主的规划。所以在整个教学阶段中教师的作用也就至关重要,一方面,教师担负着引导学生学习思维和认知构建的责任;另一方面单从学科教学来说,教师承担着教授知识,培养学生基础的学科素养、学习能力以及最大限度的启蒙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义务。

此文中我以小学数学为例去探究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因为数学的知识难度从教学反馈统计来看,相较于其他学科的难学程度更甚,并且小学数学从学科特性上来看具有知识上的连贯性和系统性,学生一旦落下内容就很容易导致“满盘皆输”的局面,造成班级的两级分化现象,并且随着学生未来进一步的学习,差距越来越大最终造成瘸腿学科。所以从教学实际来分析,难学也就意味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教师的依赖程度更高,尤其是小学阶段,数学教师基本需要手把手的引导和教导,所以教师教学质量的好坏,班级教学有效性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学生学习质量的好坏。那么新时期,素质教育教学体制下,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为我们构建新的数学课堂提供了新的思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1  科学制定导学案,引导学生课前预习

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十分有限,但并不意味着其不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新时期我们倡导“变教为导”,所以结合数学知识连贯性突出的特点,我们可以通过制定导学案的方式,引导学生实现课前的预习。

首先,从教师方面来讲,我们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制定导学案。所谓导学案最主要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提前了解所学的知识内容,提前熟悉上课知识点,并且让学生清楚自己学习难点所在。那么在制定导学案方面,作为教师我们不能想当然的去设想学生的学习难点,而是要结合学生以往的表现,结合教学大纲的提示,综合性的从学生学习角度去考量,去预设教学难点,从而在教学最初做到尽可能的贴近学生需要。

其次,在教学预习方面,我们要通过导学案达到“导学”和“思维连接”的效果。一方面,导学主要是针对教学内容来说,给学生具体的预习目标,如指出重难点,让学生在预习时有侧重点;另一方面,思维连接则是针对数学知识点连贯性的特点,通过复习相关知识点的方式唤醒学生的数学思维,从而实现新旧知识的连接,从学过的知识启发学生一步步实现思维的深入,更容易的进入新的思维构建,为课堂学习奠定基础,提高预习效率。

2  注重课堂互动,打造学生主导的课堂

素质教育体制下,我们强调把课堂还给学生,实现课堂上的教学角色的互换,从而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那么在课前导学的基础上,我们已经为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制造了契机和准备,而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更要做好“导”,打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

首先,在课堂教学中作为教师我们要做到积极主动的和学生进行互动。小学生在学习上表现欲强烈,但同时也胆小。而在课前导学的铺垫下,表现欲基本上会大过胆怯心理,那么作为教师我们更要为学生的勇气“加一把火”,通过问题讨论、提问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开口,质疑、思考、解答等,从而实现课堂上学生思维的积极主动。

其次,除了固定的师生互动,小学数学课堂上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去启发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并在其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究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如针对导学中学生所提出的学习难点,作为教师我们可以稍加点拨,然后让学生通过分组继续探究的方式进一步在教师的提示下去寻找答案,在此过程中学生积极实现交流和沟通,促进思维灵活性的同时,也进一步培养了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

3  重视课堂检测和纠错

小学生在学习上往往记得快但忘性也大,尤其是对于数学来说,涉及到的思维拐弯、逻辑推理的地方较多,学生即时的理解不代表能全部消化掌握,所以课堂讲解之后的随测,能够看出学生的“消化”情况,进而针对性地进行纠错和巩固。

首先,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留出固定的时间来做随堂检测。因为对于小学生来说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本来就有限,如果全用来学习知识,那么学生很容易因为缺乏“消化”时间而学习效率打折扣,所以通过随堂检测,我们可以在基础题目的同时稍微增加一些拐点,从而让学生的思维向前加深一小步,使学生对学过的内容印象更深刻。

其次,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我们通过随堂检测及时纠正学生学习上的错误,并进行针对性的短板补齐。小学阶段数学涉及的知识点较少,学习的深度也有限,所以学生问题出现也较为集中。通过随堂检测我们能够及时的统计学生问题的集中点,进而针对性进行纠错,并灵活换用其他方式进行巩固,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总之,素质教育强调以人为本,那么在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方面我们要明确学生才是主角,但是教学实际中我们考虑到学生的能动性和学习能力,依旧需要从教师的作用加强出发,通过教学模式的筛选和创新,通过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使得课堂教学更加贴合小学数学的学科特性,符合小学生的学习需要,最终实现教学效果的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潘建华.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8).

[2]易良斌.以学生发展为本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教育科学研究,2002(11):39-42.

猜你喜欢
高效课堂小学数学策略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