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式探究

2020-10-20 07:16吴淑华
数码设计 2020年1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方式小学语文

吴淑华

摘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在地关乎着每个学生未来的学习习惯。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获取方式变得多样化,那么小学语文教育,尤其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方式是否能紧跟时代,怎样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阅读基础,怎样培养学生适应新时代的阅读方式,都值得深入探究。本文就此分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式的可能性有哪些。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29(2020)01-0126-01

Abstract: primary school Chinese reading teaching is really related to each student's future study habit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the ways of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have become diversified, so whether the primary school Chinese education, especially the primary school Chinese reading teaching, can keep up with The Times, how to help students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reading, how to train students to adapt to the new era of reading, are worth further explor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ossibility of the primary school Chinese reading teaching.

Key words: primary school Chinese; Reading; Teaching methods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育中,主要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在字、词、句、段上打基础,让学生清晰地理解表达文字所承载的思想。但是,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方式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因此非常有必要正视问题,并寻求新的阅读教学方式。

1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

1.1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方式会受到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的限制。客观因素主要包括环境因素、硬件设施,主观因素包括老师的教学水品和能力,以及学校、老师、家长对于教学的重视程度和配合程度。其中,主观因素是我们应当竭力寻求提升的。

教学中普遍存在语文阅读教学方式过于死板的问题。即老师硬教,学生硬学。这样的教学方式在过去许多年的时间里饱受诟病,结果是,这样的方式也确实扼杀了很多学生活泼的天性。

1.2内容局限导致难以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1)语文课本缺乏发散性、启发性、时代性。课本是教学的基础,但是不可否认,现在的小学语文课本内容,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学生丰富的学前教育、多元的信息获取渠道的“喂养”下,语文课本内容与学生的求知需求显得有些脱节。学生对许多课文内容的时代背景越来越陌生,因此,学生更加需要一些“沉浸式”、体验式的学习方式,帮助他们突破理解能力的局限[1]。

(2)阅读教学方式单一。同时,作为教学的主体——老师,本身应该不断打破自己的教学习惯,适应社会的发展,尤其是自己首先适应这个社会多元化的文化传播方式,让这些不断更新迭代的方式成为自己的教学手段。

(3)课外阅读建议难以为学生注入生命的营养。《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對阅读量的要求是: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应该不少于300万字。阅读量的指导有助于约束学生的阅读自觉性,但是对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世界观的形成、思维发展、获得审美体验等综合能力来看,更重要的不是读多少,而是读什么。那么,学校与老师应该给到学生什么样的课外阅读指导显得至关重要。

1.3为了考试而阅读的压力,挤压了为追求人生意义而阅读的启思。在小学阶段的语文阅读方面有一些基本要求,比如:要求学生掌握最基本的阅读方法,会浏览、略读、精读等阅读方法;可以通过多渠道拓展阅读量;能主动进行探索性学习等。但不得不承认的是,试卷上能够让学生展示其阅读量、阅读内容以及阅读水平的空间并不多。这就导致在学生追求好成绩的过程中,扎根课本还是拓展阅读成为学生的一个困惑。

2  传统阅读教学方式的提升空间在哪里

2.1从课本内容出发,但不局限于课本内容。在小学语文课文的编排中,首先要根据不同学龄段学生对字、词、句、段的接受能力进行编排,其次,在语文教学内容中输出的思想道德观也要与各个学龄段学生的接受能力相匹配。可以说课本的自然顺序是能力导向决定的。但纵览六年的课本内容,其实是可以按照主题分类的。比如:红色革命主题、诗词、传统美德等。教学中,老师可以尝试从主题来进行阅读发散,以一个阅读中心引出其他的阅读内容。通过引发学生拓展性的阅读激发自主阅读的兴趣,以及形成学生之间互相补充知识点的学习氛围。

2.2语文阅读教学需要提升的记忆力训练方式。朗读和默读是阅读教学中最重要的训练,此外,要提升学生复述和背诵课程内容的能力。直白地说,记忆力训练是语文阅读教育中不可缺少的训练内容。但学生的记忆方式主要分为:图形记忆、声音记忆、文字记忆这三种。这对老师的教学能力就提出了挑战,为了兼顾到不同记忆方式的学生,老师需要花费心血探索记忆的科学方法。帮助学生在学习阅读的过程中,将所学所读的内容,内化成生命中的养分[2]。

2.3组织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在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设计丰富的教学形式,也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例如:组织朗诵比赛、话剧演出、古诗新唱、不同内容的记忆力竞赛等。

3  运用有可行性的语文阅读教学新方式

3.1借助线上教育作为辅助。

(1)辅助学生反复巩固知识点。从老师的角度来看,可以尝试在以课堂教学为基础的前提下,对教学内容进行录制,将教学内容制作成教学视频、教学音频等,以便学生反复观看、收听,从帮助学生而达到巩固阅读知识的效果。

(2)激发学生利用新手段学习的积极性。从学生的角度来看,老师同样可以鼓励学生将所学的内容进行视频、音频的录制,当做是一种线上互动的“还课”方式,方便老师进行学习效果的检验。从而可以针对学生的问题,给出更加具体的指导建议,帮助学生提升阅读学习能力。这样的方式尤其适合对朗读、背诵等閱读能力的检查。

(3)让学生通过线上阅读经验的分享更大地提升阅读兴趣。使用微信、QQ、钉钉等在线交流工具也可以进行阅读教学的互动。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可以鼓励家长一起参与教学内容,鼓励家长陪伴孩子阅读。例如:可以发起以家庭为单位的阅读活动,然后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老师布置的阅读任务,并且在班级的学习群进行规定形式的展示。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帮助他们提升阅读兴趣。并且也可以从分享与交流中达到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教学目的[3]。

3.2借助文化类综艺节目进行教学手段的补充。近些年许多更加注重文化内涵的综艺节目广泛传播。因为综艺节目本身凝结了各个领域的顶尖人士,在所传播的内容上更加严谨,因此,老师可以将这些内容作为课堂上激发学生拓展阅读的辅助工具。《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国家宝藏》、《神奇的汉子》等节目都具有良好的教育意义。同时,因为综艺节目本身具有覆盖多个年龄段观众的特点,便有助于学生与家长拥有共同话题。易于形成家长主动辅助学生拓展知识面的良好学习氛围。

结束语:小学语文阅读教育是学生学习探索其他学科,掌握丰富知识的基础。阅读是人一生最重要的信息获取方式以及探索未知知识领域的主要途径。阅读在学习中的地位不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改变,但阅读的方式一定需要随着时代的进步而提升。因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方式也应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求新,让时代发展的成果成为教学中的手段。

参考文献:

[1]李海霞,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探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6,(2)

[2]胡小雪,新课改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科教导刊-电子版(中旬)》2018

[3]任晓洁,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考试周刊》,2019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方式小学语文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