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里的数学

2020-10-20 07:01周玲
数码设计 2020年1期
关键词:生活化数学教学小学数学

周玲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学好数学尤为重要。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数学源于生活,生活需要数学。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学生的数学学习融于生活,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现象,能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的内涵。结合生活进行数学教学,将数学教学生活化,使学生在生活中体会数学的魅力,进而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本文就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开展探究与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29(2020)01-0134-01

Abstract: with the progress of society,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o learn mathematics well. Mathematics is closely related to life, mathematics comes from life, and life needs mathematics. To cultivate students' ability to solve problems with mathematical knowledge in daily life, to integrate students' mathematical learning into their daily life, so that students can discover mathematical phenomena in daily life and better understand the connotation of mathematical knowledge. Combine the life to carry on the mathematics teaching, make the mathematics teaching life, make the student experience the mathematics charm in the life, then enhance the student's mathematics comprehensive accomplishment. This paper explores and analyzes the life-oriented teaching of mathematics in primary schools.

Key words: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Mathematics teaching; life    數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将数学教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连,教师可以将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日常事物作为出发点,结合生活经验对数学开展教学工作,将数学教学生活化,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教师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创设教学情境,设置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氛围,让学生留意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进行分析与解答,能够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1  结合生活发现数学问题

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可以结合生活经验创设生活情境,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的能力[1]。教师开展数学活动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在数学活动实践中发现数学问题,同时自主解决数学问题,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数学知识、理解数学知识[2]。教师应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创设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改变了应试教育的传统教学模式,将生活实际引入到数学课堂中,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例如,在学到《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课时,教师可以开展数学实践活动课,为学生创设春游的情境。在做春游活动准备活动时,让学生用100元去买食物,为学生制定购买计划,让学生按要求每种食物只买一个,并对学生提供食物的单价:矿泉水2元、蛋糕5元、香肠3元、饼干4元、糖果3元,让学生计算采购这些食物需要花费多少钱,并计算100元钱在购买食物后还剩多少。教师创设这样的生活情境,能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培养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发现数学知识的能力,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下对数学进行学习,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3]。

2  营造生活化的教学氛围

生活化的教学氛围能提升学生在数学实践活动中的积极性,使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堂变得有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4]。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思维拓展能力,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教师为学生营造生活化的教学氛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问题,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5]。同时,教师要正确对待学生爱插嘴的问题,在课堂上不积极思考的学生无法插嘴教师提出的问题,只有注意力集中,思维反应迅速的学生才会插嘴教师提出的问题。虽然学生在课堂上插嘴会影响正常的课堂秩序,往往会打断教师的讲话,与其教育学生插嘴的行为,不如让她站在台上对问题进行讲解,不仅能增加学生的积极性,还能增添课堂活跃的气氛。

3  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生活中处处能应用到数学知识,教师结合生活实践创设情境教学,利用小学生爱玩好动的天性,可以采用游戏、故事、多媒体等方式结合生活创设情境。学生在听故事、玩游戏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学得积极主动。

例如,在学习《因数与倍数》一课时,教师创设了“喜洋洋过生日”的故事情境,通过对学生讲述故事引出用除法解决生活问题的方法。教师将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提问与回答,使学生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进而提升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

4  通过生活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将教室作为生活场景,将数学课堂生活化,使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连。学生在学习与活动时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能让数学学习更加趣味化、生活化,使学生感受到在生活中数学知识无处不在,进而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欲望,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教师可以培养学生写“数学日记”,指导学生将生活中学到的数学知识进行记录,使学生在数学学习时的新思想、新发现用文字形式进行记录。写“数学日记”能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系统的思考,加深对问题的理解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可以采用让学生写“数学日记”,编写“我与数学的生活”故事等方法,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对数學的感受能力,加深数学知识的理解,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将数学教学生活化。

例如,让学生记录生活中父母用到了哪些数学知识,如父母在超市购物时用到了加法和减法的知识。通过培养学生写“数学日记”,不仅能使学生对生活中的数学知识进行探究,还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教师通过阅读学生的“数学日记”,可以掌握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情况,对学生学习过程中不足之处给予有效的指导。学生在分享“数学日记”时,能够使数学知识得到扩充,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自身的数学综合素养。

结束语: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将数学教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连,教师结合生活经验对数学开展教学工作,使数学教学生活化,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小学生的特点,创设生活化的教学课堂,使学生能自主探索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教师为学生创设有趣的生活情境,鼓励学生善于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还能提高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让数学教学生活化,让课堂教学趣味化,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其中,使课堂氛围变的愉快活跃,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为学生以后的数学学习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海燕.生活里的数学——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J].人文之友,2019,(22):225.

[2]桑芸婧.浅谈数学教学生活化[J].新课程·小学,2018,(4):153.

[3]周永刚.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的应用[J].学周刊,2020,(4):95.

[4]廖琦.浅谈生活化教学下的小学数学[J].魅力中国,2019,(44):199-200.

[5]巴凤芹.浅谈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路径[J].新课程·中旬,2019,(12):62.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数学教学小学数学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