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同城化”金融服务

2020-10-20 05:41吉青
风流一代·TOP青商 2020年10期
关键词:长三角金融服务区域

吉青

诸多银行在金融创新服务方面献计献策,在金融產品方面推陈出新,共同推动了长三角金融服务快速进入“同城化”时代。

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金融服务创新势在必行。

因为,长三角区域市场化程度高,相应的,企业和个人对银行综合金融服务能力的要求也更高。

基于此,不少银行正积极提升金融服务能力和风险防控能力,通过优势互补、联动协作,持续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利用各自资源禀赋,满足社会融资多元化、居民投资多样化、集团客户金融化的需求。

他们在金融创新服务方面献计献策,在金融产品方面推陈出新,共同推动了长三角金融服务快速进入“同城化”时代。

“主题卡”先行

上半年,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会同央行上海总部等12个部门牵头起草的“示范区金融16条”正式发布,金融机构将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供鼎力支持,同时也标志着长三角地区金融服务“同城化”全面启动。

在此过程中,长三角主题卡的诞生,正是各家银行和中国银联响应国家政策,发挥自身特点,推动金融同城化服务的有力注脚。

据了解,长三角主题卡的发行囊括了借记卡和信用卡。各家银行依托长三角区域居民富裕程度较高、理财意识与消费能力较强的特点,在产品开发,功能定位上各显神通,精准打造,充分符合长三角地区消费特点。

如,浦发银行发行的长三角主题信用卡,是国内首张以长三角一体化建设为主题的信用卡,之后相继推出长三角卡之购物主题版信用卡,“幸福长三角”主题借记卡,全力支持长三角地区经济复苏发展。在权益打造上,“幸福长三角”主要围绕长三角地区丰富的旅游、购物、文化、生活等消费产业资源,着眼长三角居民文旅消费热点,为用户提供系列优惠及权益举措。

上海银行作为发源于上海、深耕长三角地区的商业银行,运用长三角地域风貌文化特色,以山水诗意元素为主题,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和谐发展寓意,取“水”之互联互通、融合汇聚之意,设计发布了长三角主题借记卡,并将陆续推出专属理财等特色产品,给长三角地区客户的投资带来新选择。

在长三角的金融圈里,交通银行也加快了入场的步伐。7月11日,交通银行长三角一体化管理总部在上海正式成立。交行同步发布了“交通银行长三角信用卡”。作为长三角消费者的定制信用卡,该卡片通过“一卡包游的方式”,覆盖了长三角区域出行、旅游、美食等全场景消费的多种权益,让用户获得更为省心和实惠的长三角消费体验。

未来,更多银行将陆续根据自身特点推出各类适合长三角地区消费的银行卡产品。而中国银联也将积极探索,继续深入推进移动支付便民工程,借力金融科技优势,为每一家开设在长三角的企业、每一位生活在长三角的消费者送上全方位的服务。

跨区域业务“同城化”办理

金融业务“同城化”的需求,对于银行内部条块分割、界限分明的传统经营管理体系提出很大挑战。因此,如何优化体制机制,进一步强化“同城化”概念,是金融机构迫切需要破题的。

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覆盖了医药研发、制造、分销、零售等医药全产业各个环节,销售渠道和业务范围遍布全国,特别是在长三角地区实现了全覆盖。上海松江、江苏南通、浙江杭州和宁波,都有上海医药研发和销售的控股子公司。

“考虑到银行金融服务和管理权限在行政区划的特性,企业走出总部到其他地区开展业务,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限制。在打破地域界限,实现业务联动方面存在一定的壁垒。”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财务部副总经理何静说。

交通银行上海市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及交通银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战略推进办公室主任徐斌称,交行上海市分行通过制度模式改革创新,更多地联动交行系统内的部门和机构,进一步打破原有总行和分行、分行和子公司、不同地区分行相对独立的地域和职能界限,持续构建“同城化”金融服务,更高效地对接和响应区域金融需求。

具体来说,为了推进业务的协同,交行成立了由行长挂帅的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战略领导小组,并组建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战略推进办公室,形成总、分行及子公司协同合力的长三角一体化服务新模式。这种长三角区域客户营销管理一体化服务,打破原有总行和分行、个体分行之间地域界限,通过构建同城化金融服务,帮助企业消除了在长三角区域内的业务和资金自由畅行的壁垒。

上海医药正是交行同城化金融服务受益者。“(我们)子公司在交行授信审批流程是通过总行授权分行的模式,就可以让集团在交行授信审批流程简化,审批效率大大提高。可以说在一体化、便利化金融服务上提高了企业运营的效率。”何静介绍。

徐斌分析认为,构建同城化金融服务,配合落实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有三层意义:第一,就是打破过去银行条块分割的传统经营管理模式。比如有些公司,其总部在上海,但投资项目或者分公司都在异地,在从前,上海市分行的金融服务就只能服务其总部,现在通过同城化金融服务,可以服务整个区域项目。第二,便捷的企业金融操作。比如简化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汇款转账,提升企业融资效率等。第三,以同城化金融服务助力企业走向全国。过去我们采取“一家做全国”模式,一家分行为服务客户要出差到全国各地,耗费很多人力财力物力。现在我们正在推出“全国做一家”,即项目所在区域的交行分支机构都协同来服务一家客户和它的产业链,并逐步将这样的服务方式推广到全国,以同城化的金融服务,来为企业在长三角地区的发展乃至全国的布局做好服务支撑。

设立专属机构服务长三角

在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推进下,在沪的金融机构加大力度服务长三角,今年以来纷纷成立专属机构,发布有针对性的金融方案和措施。

今年4月,浦发银行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管理总部在上海成立,重点服务自贸、科创、绿色生态的创新平台,着力于服务自贸区、科创板建设,加快发展绿色金融和产品创新,全力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今年8月,上海农商银行设立了长三角金融总部,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全面支持长三角高质量发展。未来三年,上海农商银行计划为长三角地区客户(不含上海)提供授信不少于1200亿元。到2022年,为长三角地区重点农村金融机构提供授信不少于500亿元。

一系列的举措代表着银行正不断提升服务新能级,从自贸区金融、普惠金融、科创领域、产业金融、区内业务协同发展等方面落实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打造适应各城市产业发展的金融生态圈,形成区域内金融分工和互补。

如今,随着科创板的开市、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的揭牌以及包括江苏在内的6个新增自贸试验区的设立等,银行提供的金融服务亦在不断“更新”。浦发银行行长刘信义曾表示,围绕长三角一体化的发展需要,金融机构在自贸区金融、科技金融、融智和融资、绿色金融、民生金融、金融要素市场六大服务领域中存在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刘信义称,比如在备受关注的自贸区金融方面,银行业可在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方面开展更多的创新和探索;在科技金融方面,可通过集聚各方创新力量,打造科技金融生态圈,满足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需求;在融智和融资方面,可通过构建金融产品库,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助力企业转型发展,同时帮助更多的企业走出国门等。打破壁垒,推动金融要素流通,尽管各个区域的银行已先行先试,推出了各种金融创新服务,如上海大力推进对外开放,浙江着力发展金融科技,江苏重点打造先进制造业,但还需注意的是,相较于长三角一体化加快推进的大趋势,金融领域的一体化还是稍显滞后。

专家们认为,金融一体化是长三角一体化的核心,而金融一体化的关键在于差异化发展,优势互补,协同共进。目前各地在推进金融资源流动、开展金融资源对接、促进金融联动创新、加强金融联合监管等方面还缺乏有效举措,需进一步深化合作。

猜你喜欢
长三角金融服务区域
H银行“非金融服务”平台运营策略
“1+1=7”凝聚长三角人大更大合力
分割区域
擦桌子
工行为农民工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
2019长三角企业100强
青海省设立4957个惠农金融服务点
区域发展篇
2014年8月长三角地区主要港口吞吐量
2014年七月长三角地区主要港口吞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