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伟:“全职奶爸”绘就摇乐园蓝图

2020-10-20 05:41兵亚
风流一代·TOP青商 2020年10期
关键词:奶爸乐园流量

兵亚

潘伟在家做了两年半的“全职奶爸”。此前,他也是创业者,有过丰富的创业经验,在发现商机方面,比普通人要敏锐一些。

带孩子去坐摇摇车,这是很多家长的经历。投上一枚或两枚硬币,卡通模样的小车便伴随着节奏感强烈的音乐摇摆起来,孩子坐在上面,笑得乐呵呵。

“全职奶爸”潘伟最爱看孩子的笑脸,有一段时间,他常常带自家小孩去坐家门口的不同卡通造型的摇摇车。但不像大多数家长,孩子坐完了就结束了,潘伟却从中发现了不一样的商机,还以此为切入点,用互联网思维掘金流量红利,打造出了摇乐园游戏屋。

潘伟从摇摇车上看到了创新的突破点:基本所有街边店的摇摇车,他们只是按照传统的线下模式运营,丢一个硬币挣一块钱,忽略了线上的东西,但没有人把流量价值利用起来。

“遛娃”中发现商机

2015年开始,潘伟在家做了两年半的“全职奶爸”。此前,他也是创业者,有过丰富的创业经验,在发现商机方面,比普通人要敏锐一些。

既然是“全职奶爸”,吃完饭带孩子遛弯玩耍成了潘伟每天必做的事。他带孩子最常去的地方是小区的广场,这可能也是大多数家长遛娃比较頻繁的场所。潘伟的孩子喜欢坐摇摇车,只要一看到有别的小朋友坐,孩子就会拉着他的手,说:“爸爸,我也想玩。”所以,除了小区广场之外,潘伟还喜欢带孩子去小区周边一些带有如摇摇车之类简易娱乐设施的小店或超市。

玩的次数多了,潘伟有了些感触。他们所在的小区小孩人数不少,但广场上的摇摇车数量有限,许多时候,小孩要坐,就得带到其他地方。潘伟想,要是广场上摇摇车的数量再多些,再配上别的一些简易的游戏设备,生意会不会更火爆?要是再继续延展下去,还能有什么样的发展空间?毕竟市场需求确实很旺盛。就这么再三琢磨着,潘伟有了再次创业的想法。

小时候,潘伟父母在做生意,那时他不知道什么叫创业,只是认为长大后自己也要做生意。于是,2007年开始,他进入医药行业。在之后的8年时间里,潘伟不仅创立了连锁药店,还创立了医药批发公司。但由于医药行业的特殊性,创新阻碍重重,潘伟觉得自己发挥的空间不是很大了,便逐渐淡出了这个行业。但这一次的创业经历,让他意识到商业的本质,那就是:人流量在哪里,生意就应该出现在哪里。

有了想法之后,潘伟又进行了详细的考察。他发现,小区广场是家长们遛娃频率最高的地方。据称,出门遛娃在一线城市,例如北京上海深圳,每次出门最低300元,平均在400元左右,在二三线城市或是更小的城市,出门遛娃每次100元至300元,或是平均200元左右。除了消费,是否有充足的时间也是一大难题。而在小区广场,只要天气允许,正常情况下,家长们每天都会带孩子出门逛一下,在小区内除了有父母的陪伴,还有阳光、新鲜空气和一起玩耍的伙伴。

潘伟又了解到,有一些小区广场虽说有配套健身器材和滑滑梯、摇摇椅,但并不专门针对儿童特别是学龄前儿童的娱乐需求,总结下来,正如他的直觉感受到的那样,这里面大有文章可做,关键是如何让想法变为现实。

创新模式抓住需求

2017年6月,潘伟创立摇乐园。

潘伟说,摇乐园主要由线上和线下两部分构成。线下的实体主要针对6个月至6岁的学龄前儿童,是自助式的亲子游戏屋,采取无人值守的形式,投放在小区的休闲空地上,给孩子营造一个家门口的游乐场所。

在线下的摇乐园里,游乐设施相对丰富了不少,孩子们不仅有摇摇车可以玩耍,还有各种益智游戏机等设备,这些设备可帮助孩子开发大脑。据介绍,后面还会陆续上线VR等比较先进的游戏装备。针对这些游乐设施,摇乐园会定期安排专业人员进行清洁维护,不定期对各种设备进行更换,在保证用户安全的情况下增强用户体验感。

值得一提的是,摇乐园的线上模式完全采用了互联网玩法。它的支付方式除了传统的现金投币之外,还有微信扫码,针对不会使用电子产品支付的老年人还新增了最便捷的无感支付手环刷卡。潘伟还采取了物联网技术对线下摇乐园进行管理,不同小区里摇乐园的游戏设备均接入互联网,利用手机即可进行远程管理与操控,公司自主研发的管理后台可以对每一台设备的启动和用户情况进行多维度的数据采集。

“摇乐园是一个互联网性质的项目,线上线下能形成完美闭环。”潘伟称,“其实,对于用户流量的运营和商业变现方面,我和团队进行了深刻的思考,也在践行不同的创新模式。”线下摇乐园通过精准采集数据,可以和第三方进行合作,以广告模式实现商业变现。摇乐园里背板上专门的广告屏、游戏机屏幕的待机广告位、游戏屋两侧风板和立柱广告位。对于大量想进入社区的B端商户来说,这些广告位和小区内部其他广告位相比不仅价格更加合理,而且还能直接触达对应的C端用户群体。

还有,依托线下的摇乐园,可以增加自助零售终端设备,进行玩具、绘本等商品的销售运营。总的来说,线下摇乐园的精准人群可以被引流至线上,并通过互动广告的模式,让商家和消费者无缝对接,他们可以为品牌建立专属的私域流量。潘伟说:“某种程度上来看,我们把自己当作一家广告公司来经营。”

先入为主

摇乐园创立至今,已经运营了三年时间,不过,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跟风。

潘伟说,和别的娱乐项目相比,摇乐园竞争壁垒比较特殊。“可能传统做游乐设施行业的人,不会认为这是一个好生意,这太常见了。”事实上,潘伟和团队用创新的模式彻底改变了这一传统的生意。

“先入为主比较重要,一个小区摇乐园进了,后来者想把我们赶走,可能性很低。我们快速地占领一个市场,形成基础规模,壁垒就很容易形成。”据介绍,摇乐园快速且有效建立起竞争壁垒的方法,是在每个省会城市先布下二三十个点位,对摇乐园来讲,在标准化工作已经做完的前提下,实现这个目标不是很困难。“我们在扩大发展规模方面,打的是一场防守战,而不是攻坚战。”

事实上,摇乐园如果规模达到某一个量级,就能够产生广告收益,那就剩一个核心问题:这个收益在多少时间内可以等于游戏屋的投入成本?这个产生收益的规模数就是摇乐园的临界点,摇乐园一旦突破这个临界点,发展速度将变得非常快。

虽然项目从2017年6月开始筹备,但是前期工作更多的是数据验证以及标准化建设。从2018年年底摇乐园开始规模化,在一年半的时间里,摇乐园已经进入武汉的47个小区,注册会员5.6万人,进驻小区的0~7岁儿童家庭覆盖率接近100%。据潘伟透露,目前摇乐园每个月的交易订单数超过10万单,月营收达8万元,已经恢复至疫情前的8成水平。

目前,摇乐园正准备第一轮融资,融资500万元出让20%股份,希望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200个小区的拓展,完成线下游戏屋的建设,同时优化验证广告业务以及团队建设。

在团队方面,除了潘伟,联合创始人易涛也是位创业老兵,曾创立车洁网与新零售项目“用点心吧”;物联网硬件专家熊健曾创立中山泰然科技,拥有15年以上游乐设备智能化硬件的研发管理经验。

在项目未来的规划上,潘伟表示主要聚焦于横向与纵向两点。横向,摇乐园会加快完成规模化;纵向,除了将广告业务作为第一曲线发力之外,还会拓展电商业务,挖掘用户的深度运营价值。

潘伟称,摇乐园与其他互联网平台最大的不同在于其用户具备非常明确的地理属性和固定属性。“固定的用户在固定的地点进行持续高频的消费”,这样的用户属性和现在热门的社区团购非常接近,但未来摇乐园在获客流程和运营流程上与社区团购模式却有着极大的区别。

摇乐园的流量主要是宝妈和大妈群体,具有黏度高、支付频次高、互动频次高的特点。在这个基础上摇乐园坚持只做流量入口与流量输出,也就是以线下流量为依托,通过线上结合线下的信息传递方式,将用户与产品的源头供应商进行对接,把供应商的获客成本转变为利润的一种商业模式。这也是摇乐园背后的亮点和全新的商业模式。

(编辑 周静 charm1121@sina.com)

猜你喜欢
奶爸乐园流量
走背运的鸽子奶爸
过去的一年开启了“流量”明星的凛冬时代?
流量大变局
小画匠
超级奶爸
笑喷你的超级奶爸
三大运营商联手阿里巴巴酝酿推出“流量钱包”
哈哈乐园
哈哈乐园
哈哈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