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亦能“复利”

2020-10-20 05:41燕海
风流一代·TOP青商 2020年10期
关键词:底层

燕海

复利是投资最基本的原理,它要求我们把投资收益重新投入本金,继续生息,长期坚持下来,看似不起眼的利率将会积累成巨大的收益。本书作者巧妙地把这一理念引入到了人们日常的学习生活之中,并认为知识亦能“复利”。

本书共有九个经济学知识点,“知识复利”是第一个。作者认为这是提高学习能力的“开门第一件事”。“复利知识”是复利在知识管理领域的运用,它要求我们在工作之初,把一部分精力用于“底层知識”的学习,这些底层知识包括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包括学习知识的知识,包括每一个学科的基础理论,虽然不能直接“变现”,但可以以更高的效率产生可以“变现”的实用技能。

书中也谈到,尽管复利或“复利知识”都不是难以理解的现象,也没有什么巨大的困难,不过,令人困惑的是,我们身边能够按复利原则进行投资的人很少,我们周围能以“知识复利”的方法进行学习的人更少,这就像路边无主苹果树上果实累累,而大家路过却无动于衷一样奇怪。

为什么这些看似简单的事情,许多人做不到,或是不愿意去做?作者分析认为,复利原理是不错,但最大的问题在于:投资的最初和后期,利率是一样的,但数量上却差别巨大。投资1万元和1000万元,赚10%的难度差不多,但前者的回报是1000元,后者的回报是100万元。同等风险,只是因为本金不一样,收益差别巨大,因此,对许多人而言,并不愿意做这件事。

复利越往前越不起眼,越往后才越有威力。可单位金钱对人的效用而言,往往是越年轻越高,越年迈越低。大学时,100块能花出1000块的效果;到了40岁,花1万块只能得到1万块的效用;而到了老年,10万块用来治病,其快乐指数甚至为负。

知识复利也是一样的,年轻时,升迁机会多,但底层知识并不能直接产生效果,哪有“现学现用”的干货管用?可到了不惑之年,底层知识产生效用了,你是“不惑”了,但机会没了。并不是年轻人不知道“延迟满足”,也不是不懂复利的秘密,实在是因为复利并不那么实用。

事实上,对年轻人而言,投资最重要的不是获取收益积累本金,而是心态、经验和知识的积累。作者是一位投资人,他称,真正改变他的是后来接触到巴菲特、彼得·林奇、霍华德·马克思这些投资大师关于价值投资的理论。作者意识到,投资不是赌场上的博弈,它是基于企业盈利能力和管理层的管理能力,靠的是企业长期成长价值。

在这种理念下,投资首先要去研究一家公司的商业模式、上下游控制能力、产品特点、公司治理结构、管理能力。为了抵御系统性风险,还需要具备一些宏观经济、产业政策的知识。这么一来,投资就超越了单纯地获取“财富复利”,而是同时进行的“知识复利”,包括对企业经营的理解、投资相关领域知识的积累、财富心态的成熟。这时进行的投资,不仅仅是为了赚钱,而是“知识变现”的自然过程。

除了谈到“知识复利”,本书还详细分析了如何找到你的“职场高薪护城河”、如何提升公司对你的预期、如何找到最佳职业发展道路、如何让自己一天的工作拥有好心情等与职场人密切相关的其他话题。总的来说,通过阅读本书,读者能够打破认知的局限性,升维认知,主动把自己代入更高的维度,从而获得全新的视野。

(编辑 周静 charm1121@sina.com)

书名:《认知升维:用经济学思维优化你的工作》

作者:人神共奋

出版: 中国铁道出版社

时间:2020年6月出版

《5G机会》

项立刚/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20年8月版

5G被誉为“数字经济新引擎”,既是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新产业的基础,也将为“中国制造2025”和“工业4.0”提供关键支撑,5G建设是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简要介绍了5G的基本特征和核心技术,并提出:对5G的需求将成为一种刚需,要把握5G机会必须勇于行动,走在前面。作者从文化娱乐、生活健康、产业发展、社会管理四个方面介绍了5G的机会,深入分析了视频社交、在线教育、智能家居、远程医疗、智能健康、智慧农业、工业互联网、智慧社区、智慧城市等众多场景下5G的应用及巨大价值。

《美国真相》

(美)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20年6月版

什么是美国真相?“资本的利益高于一切”“一美元一票”才是当下美国的真正价值观。在这种价值观主导下,社会不平等加剧,基础设施投入被大幅削减,国家动员力大幅削弱,只要一场大规模的灾难就能让一切浮出水面。美国梦正在破碎,美国人正在失去自己的储蓄与住房,中产阶级正在走向消亡,阶级固化将成为这个国家的常态。这些只是本书揭露真相的冰山一角,阅读此书,有助于读者更加了解美国,从而把握未来发展的趋势。

猜你喜欢
底层
小偷是谁
从《雾都孤儿》看狄更斯的底层叙述
农民建筑工
写给厌学的你:不读书,换来的是一生的底层!家长也读读!
领导干部必须胸怀强烈的底层意识
“启蒙主体”的解构
“底层文学”向何处去?
略论“底层”
底层的痛感
“底层写作”:并未终结的伦理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