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政治教学与时政的融合

2020-10-20 16:11章新
数码设计 2020年1期
关键词:时政融合政治

章新

摘要:高中政治是时代性很强的一门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高中政治的内容是变化最快的,因而高中政治课堂必须要与时政融合。时政是实现高中政治与现实相结合的纽带,课堂上加入时政的讲解与分析,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也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能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本文将浅谈高中政治教学与时政融合的意义、原则。

关键词:高中政治;时政;融合

中图分类号: 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29(2020)01-0174-01

Abstract: high school politics is a subject with a strong sense of time, different from other subjects, the content of high school politics is the fastest changing, so high school politics classroom must be integrated with the current politics. Current politics is the link to realize the combination of politics and reality in high school. The explanation and analysis of current politics in class can not only deepen students' memory and understanding of knowledge, but also mobilize students' enthusiasm and expand students' scope of knowledge. This paper will discuss the significance and principles of the integration of high school political teaching and current politics.

Key words: high school politics; The current politics; The fusion

高中政治必修一學政治,必修二学经济,必修三学文化,必修四学哲学,这些知识内容都与时政密不可分。高中政治涵盖的知识面比较广,但是在传统的高中政治教学中,这些知识与时政是割裂的。对这些知识,学生只是埋头记忆,没有真正学会运用,不会用这些知识去分析现实社会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政治书本上的知识来源于生活、时政,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政治教学与时政的融合。这既让学生在学校多了解时政,不与时政脱轨,也有利于学生政治素养的培养。

1  高中政治教学与时政融合的意义

大多数高中都是实行的封闭式管理。学生在学校的任务是学习,与外界接触的机会较少,了解时政的机会也少。学生学习政治的途径就是上课听教师讲理论,课后背诵书本知识,再做题巩固,学生学到的知识只是运用于做题,没有与现实的情况结合。学生学习书本知识,最终又回归于练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比较表面,没有与时政结合,也便不能收放自如地运用知识。如对于共青团组织的一些实践活动、文艺活动,学生不能想到这些可以与政治上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增强人民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等知识联系起来。看到中年人喜欢的文艺活动,不能马上想起大众文化的相关知识点。这就使学生的思维、见识受阻,不能把学过的知识运用在实际生活中。

学生在学校学习,很少有关注时政的时间与机会,如果政治教师能及时地将时政运用到政治课堂上,便能让学生及时了解到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的最新消息,增加学生的知识面。高中政治涉及到社会方方面面的内容,而学生对这些领域是缺少感知的,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只讲书上的理论的话,学生理解起来是很有难度的。如在讲经济方面的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供求关系时,学生自己的直接消费比较少,可能对其二者的关系难以有深刻的理解,只能根据教师的讲解和书上的解释死记硬背。但教师如果这时举农产品滞销的例子,如由于头一年某种农产品种植较少,销量好,导致今年农民大量种植该农产品,结果由于供过于求,农产品大量滞销再辅之以视频,学生就对生产与消费有了形象的理解。再如教师在讲替代品的时候,可以讲今年非洲猪瘟蔓延,导致各地的作为猪肉的替代品的牛肉、鸡肉价格上涨,用这种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时政例子,可以拉进学生与政治之间的关系,可以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深刻。政治课上融入时政,也可以让政治课变得有趣,使枯燥的理论课变成有趣的与时政融合的课。

2  高中政治教学与时政融合的原则

2.1教师引导与学生主动参与相结合。政治课堂在融入时政时也需要教师的引导与学生的主动参与相结合。教师融合的时政可能也会让学生觉得有点听不太懂,如果这时教师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时政融合中去,主动把知识点与时政联系起来,不仅让课堂氛围更为活跃,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也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对知识点的记忆更为深刻。如教师在讲对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家庭教育、人际交往等知识时,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发言。学生可以就中国人民网、央视等平台报道的电影《哪吒》,在今年夏天大火的原因进行分析。这部影片涉及到传统文化中的佛教、道教思想,主张自由与生,这种传统文化的精华,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共鸣。影片也有对家庭教育的反思,父母要多陪孩子,不让孩子心灵孤单。让这样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与讨论的热点信息由学生带入课堂,让课堂变得活跃,教师也更能明白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2创设情境,融合与教学内容相符合的正能量时政。教师在融入时政时,要创设好情境,不要生搬硬套,硬把书本知识与时政联系起来。教师可以用时政来作为一堂课的导入,先将时政中涉及到的问题、关键词提出来,先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再来讲课。把书本上的知识讲完之后,再让学生来谈谈该知识与时政是怎样融合起来的。教师在创设情境融入时政后,也不能将时政融合了就完了,还要将其上升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层面,要让学生在时政中,学到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还有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如教师在讲中国精神、中国梦的相关知识时,可以将其与女排夺冠的时政融合起来。女排姑娘们奋力拼搏,一路迎难而上,历经艰难才取得胜利。女排精神不仅是中国精神的体现,这种精神也在引领着中国人民。学生要在这个时政中,学到不仅仅是政治上的知识,还有关于国家、社会、人生的思考。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这种精神,使学生将这种精神内化为自己的精神,指导学生今后的学习与生活。这就更加有效地达到了政治育人的目的。

时代发展迅速,国内外每天都有很多时事新闻的报道,但是这些时政不是每个都能进入高中政治教学的课堂。高中阶段的学生,思想还没有成熟,情绪容易冲动,教师在课堂上要避免使用富有争议的或者是对社会产生破坏性的、扭曲人三观的时政。高中政治教师要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文化、哲学等素养进行培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因此高中政治带给学生的应该是正能量的东西。如教师在上政治部分时,可以将十九大上习近平主席提出来的政治理论、党的方针政策融合进去,让学生体会到我国政治理论、体系制度的不断发展完善。

3  结束语

新课改倡导的素质教育,对传统的教师讲授书本知识的方式提出了质疑,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是高中政治教师的重要任务。高中政治让学生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了解增多,也对人生与哲学有了更多思考。这些了解与思考不能浮于表面,不能只会将知识用于练习题,要在现实生活中用得上,让政治来指导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就要在政治课堂上将政治教学与时政融合起来。教师要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坚持多种原则,把课堂变得生动,让学生在活跃的气氛中收获多方面的知识,培养出适应社会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力.运用时政资源,提高学习效率——浅谈时政与高中政治教学的融合[J].课程教育研究,2016(13).

[2]佚名.浅谈高中政治与生活化教学的融合[J].中国校外教育,2018,No.643(23):107+113.

猜你喜欢
时政融合政治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刚柔并济
办公室政治
My Hometown
第1课夏商周政治制度教案
时政要闻
破次元
融椅
讲政治要防止几个误区
时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