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构建高效课堂

2020-10-20 16:11杨晓艳
数码设计 2020年1期
关键词:教学过程高效课堂小学数学

杨晓艳

摘要:高效课堂的理念意在最大化的运用课堂时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能够顺利完成已经实属不易。高效课堂的提出,无疑对教学又提高了要求。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如何构建高效课堂呢?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过程;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 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29(2020)01-0181-01

Abstract: the idea of efficient class is to maximize the use of class time and improve students' learning efficiency. However, in the actual teaching process, it is not easy to successfully accomplish the teaching goal. The efficient classroom, no doubt to the teaching and improve the requirements. So how should the teacher construct the efficient classroom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This paper proposes the following Suggestions.

Key words: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process; Efficient classroom

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理解并学习数量关系和具备一定的空间思维。但是在此阶段的学生,喜动好玩,很难静下心来思考问题。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略了这个问题,采用的教学方式都是开门见山的讲解知识,然后进行习题训练。长此以往,许多学生都丧失学习兴趣,学习效果自然也不尽人意。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创造轻松有趣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思考的潜力,这样才能有效的构建高效课堂。

1  做好充分的课堂准备,最大化的利用课堂时间

每节课的时间都非常宝贵,如果教师没有充分的备课,并没有对课程进行充分的设计,那么課堂秩序必定是混乱的,知识讲解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课堂教学效率必然是低下的,因此,教师要在课前充分的备课,以便有效利用课堂时间,创造高效的课堂。而充分的课前准备包括教学目标的分析和制定、教学对象的分析、教学环节的设计。要依据教材,认真制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就好像学生需要跨越的障碍,设置的障碍太大,学生不容易成功,设置的障碍太小,又没有达到学习的目的。因此,教学目标的设置要合理,既能激发出学习能力强的学生的潜力,又能帮助基础较差的学生完成学习目标,要同时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的学生。对教学对象的分析是指教师要了解每位学生的个性特征和知识水平,要有针对性地根据学生的特征和水平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教学环节的设计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参与程度,并最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2  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达到高效学习目标

良好的课堂的氛围建立的前提是要有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要进行情感间的交流。小学数学教师在上课时,要对课堂有着积极热情的态度,去感染学生,让学生也有饱满的情绪和十足的劲头和教师一起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在此阶段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解读情绪的能力。如果教师上课都无精打采,那么学生自然也提不起兴趣。除了精神风貌以外,教师温柔的语调,亲切的表情,宽容平和的态度,都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感觉如沐春风,享受课堂轻松自在的氛围。在快乐的课堂上,高效的完成学习目标。

当然还有一些小技巧也有利于建设良好的课堂氛围,比如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利用多媒体在课前播放一些与本节内容相关的视频和图片,或者在上课前和学生们进行一些对话沟通,既能活跃气氛,也能让学生提前进入课堂状态。因此,想要构建高效课堂就必须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

3  创设具体情境,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数学学习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存在着一定的理解难度,因为数学知识很多都是抽象的,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思维和逻辑能力,这也是许多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痛点。因此,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变抽象的问题具体化,要创设出真实的情境,这样有利于学生的思考和理解。此外,我们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来创设具体的情境。在教授“几”和“第几”时,教师可以播放一个小兔、小狗、小猫、小鸭四个赛跑的动画,然后根据动画的内容要求学生描述所得到结果。最终显示的是小狗第一,小兔第二,小猫第三,小鸭第四。这样学生在有趣且具体的情境中就完成了知识的训练,加强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自然也就提高了教学的效率,构建了高效课堂。

4  生活化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数学是一门源于生活的学科。而让教学生活化,能让学生联想熟悉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潜在动力,同时强化学生对于知识的认知。形成了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增强了学生知识运用的能力,也从侧面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例如,在教学“角”的相关知识中,教师可以利用教学环境,让学生找一找在教室中有哪些角,在找的过程中,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并且对“角”有了具体形象的认识。而在本节课完成后,还可以布置与生活有关的习题,通过这样生活化的教学和习题训练,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配合教师教学,确保课堂顺利高效的进行。

5  留给学生自主思考的空间

很多教师为了让学生学习得更扎实,恨不得“满堂灌”,把所有的知识点和注意事项都讲给学生听,认为这样才是高效课堂。其实不然,这样的教学让学生缺乏了自主思考的空间,并且没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没有发现问题的能力。即使是发现了问题,由于高度的依赖教师,也会手足无措,不知道如何解决问题。因此,真正的高效课堂就如画画一样,要学会留白,要让学生有思考的空间,培养他们探究的能力。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设定一定的问题,然后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教师不要一味地认为有的学生没有回答出问题的答案就是没有收获,其实这些学生也收获了思考问题的过程。要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思考,这也是高效课堂的目的之一。

6  提高教师自身教学水平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注重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并积极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领悟先进的理念来提高自己的教学理念,并学习多样的教学方法,保持课堂对于学生的吸引力。同时,也要不断地充实更新自己的知识库存,教师和学生的区别之一就是教师所拥有的知识储备量要比学生多很多。如果将学生的知识比作“一碗水”,那么教师自己就要有“一桶水”。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也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积极的加入学习过程,并且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实现真正的快乐学习,这些都是高效课堂所需达成的目标。而想要达到这种目标,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实施有效的措施,为学生打造生动有趣的高效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侯涛.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提升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5(1):113-113.

[2]刘爽.继续教育支持下的西部农村中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问题与对策思考[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03):25-28.

猜你喜欢
教学过程高效课堂小学数学
欣赏教育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实施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