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森林的音乐会

2020-10-21 09:10南京市游府西街幼儿园课题组
早期教育(美术教育) 2020年8期
关键词:音乐会大树乐器

南京市游府西街幼儿园课题组

“纸”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资源,当“纸”进入孩子们的视线,会是怎样的一场探究之旅……

一、幻想曲:纸森林的小舞台

从接触古法造纸开始,孩子们乐此不疲地打纸浆、做花草纸,班级小舞台背景上挂满了孩子们自己设计的花草纸。

幼儿A:看,我们自己做的花草纸,真漂亮!

幼儿B:如果我们能做一棵纸的大树,我们的小舞台就是纸森林的舞台了。

幼儿C:我们可以在纸森林里演出了,我们去问问老师吧!

教师:纸森林的舞台是什么样的呢?

幼儿B:就是有很多纸做成的大树。

教师:除了大树,还会有什么呢?

幼儿D:还有老虎、狮子、猴子,各种各样的动物。

……

孩子们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教师通过追问支持他们思考和表达。教师将孩子们出于偶然的发现,进行助推,使之从偶发走向行动的起点,从幻想走向计划的开端,拉开了“纸森林音乐会”的序幕。

二、序曲:我们的纸森林

大树“长成”记

大树·树形

从幼儿探索“做”树的过程中,他们从自身经验出发,选材、尝试,教师予以支持和引导。在一次次失败过程中,他们不断地获取经验、积累经验,并且通過对大树的观察、再观察,进一步了解了大树的外形特点;在制作过程中,他们通过与材料的互动,进一步了解不同材料的特点,学会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合适的方法(如将报纸进行揉、捏后进行随意造型表现大树表面粗糙的特点等)进行制作。在一次又一次的探索和尝试中,大树慢慢“长成”啦!

大树·美化

纸盒简单的垒高就是一棵树了吗?快给大树穿上“衣服”吧!

第一次尝试:用纸浆做“衣服”,纸浆美化大树时,发现纸盒遇水会变形!而纸浆只有在湿的时候,才可以覆盖、塑型。看来这种方法行不通,放弃!

第二次尝试:选择报纸来美化,可以将报纸揉搓之后粘到树干上,更像是大树表面一层粗糙的树皮。再用报纸包裹纸板做成大树的树枝,大树更美啦!

动物“诞生”记

纸森林里少不了可爱的小动物,快来看看孩子们手下的小动物……

支撑孩子进行创作的是在日常阅读或生活中积累的关于动物的相关经验,是这些经验无意识地积累在一定的情境中的激发和运用;有些孩子在创作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有意识地查找创作对象的相关资料支撑自己的创作,这是有意识地积累和运用。从孩子们的作品中可以看出,随着经验的积累,随着表现和表达的需要,他们的表现手法不断丰富、不断进阶:从简单到复杂,从单色到多色,从单层到多层,从单一方法到多种方法综合使用。孩子们玩纸浆的乐趣与做动物的需求之间产生了碰撞,并且在不断探究的过程中,现有的知识经验已不能满足他们实际表达的需求。通过自我学习、向同伴学习等,他们逐步学会在与周围资源的互动中获取有益经验,不断挑战、创造和表达。

三、奏鸣曲:“纸”知其声

纸能打成纸浆,做成花、草、树、动物……变出一个漂亮的纸森林,那纸能发出声音吗?随着探究活动的深入,孩子们提出了玩纸声音游戏的想法。在孩子们对纸发出声音产生浓浓兴趣的时候,教师在班级中创设了一个不同纸质的“玩纸”区域,让孩子们尽情探索。

游戏日记1:纸声音真奇妙

在“玩纸”区域活动中,孩子们发现了很多让纸发出声音的方法:拍、揉、撕、抖……

“玩纸”区域的诞生,给予了孩子们将前期设想的各种方法进行实践、探索的空间。活动过程中孩子们通过与多种纸的互动,收获很多惊喜:让纸发出声音的方法有很多种;不同的纸用同样的方法,发出的声音是不一样的;大小、纸质不同,声音也不同……这么多的发现,激发了孩子们进一步探索的欲望,让他们对纸森林音乐会有了更多的期待。

游戏日记2:我们的纸乐器

一天,小组成员瑞瑞无意中用物品敲击纸盒的尝试,促发了孩子们对纸的发声游戏的进一步深入探索。他们从制作“纸棒”鼓槌开始,开启了纸森林的乐器探索之旅。

孩子们从协商、确定制作的纸乐器,到如何提高制作的质量,再到挑战超长的“树枝”乐器、粗粗的“树干”乐器……在这过程中他们更善于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善思、坚持的良好品质在慢慢地积淀。教师给予的支持是帮助孩子不断积累经验,并运用于新的学习活动,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师幼在制作纸乐器过程中谱写了一首成长的乐曲。

游戏日记3:节奏的秘密

有了“纸棒”乐器之后,孩子们在区域里进一步探索不同的敲击方法,开始尝试用纸棒乐器探索不同的节奏,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记录,探索进入新的阶段。

越是原始声音的乐器,对孩子来说越有表达和创造的空间。卡尔·奥尔夫在《论儿童的音乐和非专业的音乐》中提出:“儿童的音乐教学的起点不是音乐课,而应该始于游戏。正当的儿童音乐教育不是让孩子走向音乐,而是让音乐发自孩子的内心。”可见,自由表现的节奏游戏,激发了孩子表达和创造的意愿。

四、交响曲:和音乐一起玩

我们发现孩子们对纸的发声及节奏探索游戏非常感兴趣,游戏中的孩子专注而又投入,但是他们探索出的节奏往往是无意识的自由组合节奏。在幼儿积累一定的经验后,教师大胆尝试把区域中孩子感兴趣的发声游戏与音乐结合迁移到集体活动中,深度探究幼儿感兴趣的价值点。

在配乐演奏的集体活动中,孩子们体验到了自由创作节奏带来的愉悦感、成就感。不仅实现了从区域到集体活动的迁移,同时促使孩子获得了更有价值、更有益的经验。活动中孩子们发现:用纸箱垒高的“乐器”不稳,很容易倒,每次敲时都小心翼翼,且与真正的乐器相比缺乏美观。他们想要制作一個既美观又易于敲击出声音的乐器。做什么?怎么做?孩子们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决定制作纸乐器——架子鼓。他们成立了资料收集、设计、制作等各个区域小组,老师也以参与者的身份加入,孩子们开始设计图纸、制作纸乐器。

五、变奏曲:纸森林的音乐会

2019年12月31日~2020年1月12日,我们的“纸森林的音乐会”在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开演啦!这里有故事、有声音、有创意空间,来参观的孩子还能变身成演奏者参与到纸森林音乐会的演奏中,纸森林的音乐会不仅是游府西街幼儿园小朋友的音乐会,也是每一个观展小朋友的音乐会,纸森林的故事在延续……

纸是生活中常见材料,也是幼儿园重要的课程资源。在一次次的思考、探究、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们的创作由材料的单一到综合,从结构的平面到立体,从声音的探索到创造……他们收获的不仅仅是艺术方面的创作技法。他们从感受与欣赏出发,用经验支撑表达与创造,在参与中学会合作与分享、质疑与思辨、表征与交流,孩子们的发展有无限可能。在与纸互动的实践中,已经不是单纯的艺术领域活动,而是多领域的相互融合,多种实施途径的交错。我们看到了由“纸”资源引发的儿童经验的生发过程,是真正基于儿童需要的深度学习。

(本次活动系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儿童视角的“幸福课程”的现代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执笔:董文华 付海霞 徐 玲)

猜你喜欢
音乐会大树乐器
学乐器
搞砸的音乐会
大树的日常
失败的音乐会
乐器
大树
海底音乐会
春天的音乐会
大树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