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棒变形记

2020-10-21 09:10林丽
早期教育(美术教育) 2020年8期
关键词:胶枪胶棒胶带

林丽

报纸是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是幼儿随手可得的创作材料,除了撕、剪、贴之外,还有什么有趣的玩法呢?

教师尝试将报纸卷成纸棒投放在美术活动区域中,想不到却开启了一场“纸棒变形之旅”。从简单到复杂,从平面到立体,从个体创作到群体合作,孩子们在互相启发中越玩越有趣。

一、纸棒变图形

“一根纸棒如何变成不同的形状呢?”孩子们带着问题开始摆弄起手中的纸棒,大家都不敢轻举妄动,生怕把纸棒弄坏了。就在孩子们一筹莫展的时候,胆大的王梓(男,五岁)折了一下,将纸棒折出了一个角,接着他又折出了一个角,将接口处用手连在一起,他惊喜地喊道:“老师,我把纸棒变成了一个三角形。”他的成功启发了其他孩子,大家也开始用折这个方法将纸棒变形。不一會儿工夫,孩子们变出了三边形、四边形、五边形……

总结:一个问题开启了孩子们第一次探索。固有的思维让孩子们不知道如何让一根直直的纸棒变成多边形,在偶然发生的动作中,一位孩子发现了“折”的方法,于是大家相互学习起来。在活动中教师通过提问,让孩子自主探索寻找方法,创造了动手动脑探索物体和材料的机会,让孩子们乐在其中。

二、如何连接接口处

就“如何将纸棒图形的接口处粘连在一起?”这个问题,孩子们进行了激烈的讨论。有的孩子说:“用胶棒粘,上次我剪贴画的时候就是用的胶棒。”有的孩子说:“用胶带,妈妈手破了,医生就是用胶带帮她包扎的。”还有的孩子说:“可以用胶枪,我看见老师往板子上黏东西都是用胶枪的。”不一会儿,孩子们就想出了多种方法,教师一一记录了下来。

“如何知道哪种方法最好呢?”孩子们用胶水、胶棒、胶带等材料尝试。最终通过尝试,孩子们选定了用纸胶带进行粘连。

总结:第二个问题出现后,孩子们通过已有的生活经验想出了各种黏贴的方法,此时老师以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的角色,及时提供操作的材料,引导孩子们自己通过实际操作寻找最佳的粘连方法。

三、平面图形创意拼搭

欣赏图片,提问:“这是什么?”“小兔子。”“它是什么样子的?”“小兔子有一个圆圆的头,一个大大的椭圆形的身体,两个长长的椭圆形的耳朵,一个小小的圆圆的尾巴。”“这又是什么?”“这是一艘帆船。”

提问:“你想拼搭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我想拼搭一个磁悬浮列车,它有长长的车厢,还有一个火车头。”

总结:通过图片欣赏,引导幼儿观察图形造型,在充分感受欣赏的基础上,进行模仿和创意拼搭。在创作中,引导幼儿想好自己要做什么,需要哪些图形,再动手进行创作。

猜你喜欢
胶枪胶棒胶带
变废为宝
纸胶带随身笔
胶枪改造绳梯 高效使用收纳
胶带有故事
热闹的粮仓
简易胶带座
布艺时钟
宫术宁胶棒及米索前列醇用于绝经后妇女取环术的临床观察
机器人涂胶示教系统难题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