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布人文化遗产的发掘、保护与宣传

2020-10-21 09:11艾买提江·阿布力米提
中国民族博览 2020年9期
关键词:发掘宣传文化遗产

【摘要】新疆罗布人文化遗产有必要以不同的形式展现在世人的面前,要么用一种新的艺术形式表达其传统的文化内涵,要么将传统的艺术形式注入新的文化内容,这都能引起人们对罗布人文化艺术及其价值的注意和进一步认识。

【关键词】新疆罗布人;文化遗产;发掘;保护;宣传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今日的塔里木河、孔雀河中下游的尉犁、若羌、且末县以及轮臺县的草湖乡、库尔勒市的普惠乡等地,居住着一支独具特色的维吾尔族群体,他们在方言、生产生活方式、社会习俗以及民俗文化等方面,与同一时期其他维吾尔族群体具有明显的差异。新疆罗布人具有独特的本土文化遗产,对其发掘、保护、改制、整理、存档和宣传是迫不及待的重要学术任务。现以尉犁县为例,对此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文物古迹的发掘与保护

罗布地区有大量的文物遗址,这是非常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清代和民国时期,这些文物的保存、研究无人过问,任凭外国人盗窃、破坏。新中国建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各级地方政府和单位开始重视文物发掘和保护工作,并对历史文化遗产进行了积极的发掘、征集、修复、保护与展示。”“发掘出土的文物主要有汉文、佉卢文木简,文书的内容涉及广泛;陶片、丝、毛、棉、麻织物,以及铜、铁、木、石器等也都十分精美,是研究汉晋时期楼兰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诸方面的重要资料。”①

同时,还发掘认定了大量的名胜古迹、遗址,如营盘古城、兴地岩画、太阳墓遗址、脱西克脱尔烽燧、都拉里古城、薄昌城、八十桥等。尤其是营盘聚落遗址出土的“15号男尸”,足以改写丝绸之路的许多故事,被史学界称为汇聚古代三大文明的“第二座楼兰”②。

近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印发《关于公布第七批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核定公布了七批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59处,其中,尉犁县的夏勒都尔乌依城堡、协海尔托喀依遗址、刻坦阔坦遗址、咸水泉墓地和吐格曼托喀依岩画等五处文物点位列其中。目前,尉犁县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两处,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43处。

近年来,尉犁县本着“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保护方针,认真做好文物的保护与管理工作。

二、文化特色的凸显和文化名牌的创新与宣传

(一)挖掘民间口头文学中的文化瑰宝,营造文化气息、提升魅力

现在,在整个罗布人文化中,为人熟知的还是“罗布歌谣”。由于罗布歌谣中没有过多的阿拉伯、波斯或察哈台维吾尔语的语言印记,古代维吾尔语的语言因素被原汁原味地保留下来,所以成为今天无价的文化瑰宝。因此,提到罗布人时,除了其独特的渔猎文化之外,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罗布歌谣”。罗布歌谣最早是以麦西来甫集会、比赛歌技切磋的形式,在各种场合由当地的歌谣作词作曲人、歌者传唱至今。可正式的歌谣演奏却是由都塔尔、弹布尔、热瓦普、胡琴、扬琴、长笛、手鼓等弹奏乐器联合演奏。2002年,罗布歌谣演奏表演被拍摄成了音乐电视;2004年,尉犁县人民政府赞助出版了《罗布歌谣》(第一卷)。

(二)实施文化品牌战略,立文化名牌形象

从古代文化的角度来讲,罗布人文化不仅具有悠久历史,而且还具有文化多元化的特征。该地区处于古丝绸之路东西方交通的重要枢纽,因此,诸多文化遗迹和历史名胜古迹都具有多元化特色;从近现代文化的角度来讲,由于它的封闭,其文化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我们可以说,罗布人文化具有两种特点,即多元性和地方性并存。要更好地利用罗布人文化资源的这一特点创建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使得地方经济社会和文化可持续发展。

1.创建文化名牌

充分利用罗布淖尔文化资源,尉犁县整理了29集(册)罗布淖尔民歌,出版了罗布淖尔民歌录音碟,初步完成了罗布淖尔《做饭舞》《狮子舞》的收录工作。图片摄影《走进罗布淖尔》《情系罗布淖尔》《不朽的胡杨》等三部影集相继出版,还举办了民间艺术家才艺展示、艺术作品展览以及“罗布淖尔旅游——文化——艺术节”“五·一罗布淖尔饮食文化周”和“8·25感受罗布人文化,体验罗布人婚俗”等活动。2012年10月22—24日举办了“首届罗布人文化学术研讨会”;2015年8月20—23日举办了“第二届罗布人文化学术研讨会”。这些都充分体现了罗布淖尔文化的独具特色、吸引力和价值。

2.进一步加强对罗布人文化的发掘,推动和带动旅游

(1)罗布淖尔博物馆

尉犁县罗布淖尔博物馆位于尉犁县和平东路18号文化广场内,2002年正式挂牌对外开放,博物馆建筑面积达1068平方米,整体建筑古朴、庄重,既有传统风格,又有民族特色,馆内共有7个厅,其中6个展厅,3个基本陈列:历史、生态、民俗。展陈内容包括:新石器时代罗布居民的生活用具、1600年历史的营盘墓葬男尸、彩棺等文物200多件,干尸标本2具。生动记录了千百年来罗布居民的生活状况,是数千年尉犁历史文化的微缩。馆内收藏珍贵文物26件,其中一级文物1件、二级文物2件、三级文物23件、一般文物567件。

(2)罗布人村寨

罗布人村寨,位于尉犁县城西南35公里处。村寨方圆72平方公里,有二十余户人家,是中国西部地域面积最大的村庄之一。属琼库勒牧场,是一处罗布人居住的世外桃源,寨区涵盖塔克拉玛干沙漠、游移湖泊、塔里木河、原始胡杨林和草原。沙漠、内陆河、绿色走廊和丝绸之路在这里交会,形成了黄金品质的天然景观。2000年,《罗布人村寨生态风景旅游区规划》获自治区计委评审通过;2001年,《罗布人村寨环评报告》获环保局评审通过。

此处,有千姿百态的原始胡杨林,塔里木河与渭干河在这里交相辉映,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一望无际。划独木舟、食烤鱼、操罗布方言的罗布人就生长在这里。“截至2011年11月,赴尉犁旅游人数突破35万人次,仅罗布人村寨一处旅游的人数就已经超过了13万余人,旅游市场增长强劲程度为历年来最高。”③

(3)奥尔德克

斯文·赫定在罗布地区赢得的诸多成功当中,奥尔德克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在发现古楼兰城做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永载史册。奥尔德克的墓地位于恰拉路边的一片陵园当中,在尉犁县县领导的关怀下,他的墓地于1996年迁入尉犁县景区,并铸造了奥尔德克雕像摆放在景区当中。

3.通过文化特色来凸显出罗布淖尔的魅力

凭借神秘的古代罗布人、光辉熠熠的胡杨林、远近闻名的“达西村”、优质的棉花等特色文化资源,尉犁县投资160多万元,实施凸显文化特色的“十个一”文化工程。还完成了“西域太阳城——尉犁罗布人”等项目的建设,打造了四张代表尉犁社会、经济、人文、自然特色,代表尉犁走出巴州、走出新疆、走向全国的文化名片。④

(三)开展大规模文体活动,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尉犁县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发展观,切实提高文化服务能力,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打造罗布淖尔文化名牌。将文化纳入“6项工程”活动,坚持文化下乡原则,组织开展节日民俗活动、乡村文艺展示比赛。精心策划每年在人民广场举办的百日文化活动和乡村半日文化比赛。平均每年表演达到260场,参加表演人数达35万人次,观众50万人次。城镇文化活动内容日益丰富了,社区文化活动举办得生动感人。比如,尉犁县连续10年获得了“自治区百日广场文化活动先进县”称号。④除此之外,2010年,相继成功举办了大型“麦西来甫文艺晚会”“第七届州级那达慕大会”和第二届“罗布淖尔民族文化旅游节”等一批自治区级、自治州级的大型文体活动。

(四)加强历史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和保存工作

历史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工作,一直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尉犁县建立遗迹保护标记和保护档案,建立保护设施。依据四座文化遗址的保护要求,实现各种文化遗迹和文物的有效保护。尉犁县重点保护的文化遗址有62处,其中,国家级保护区一处,即孔雀河沿岸历史遗迹;自治区级保护区三处,即刀郎古村落、营盘古城、库鲁格山壁画等。建成了维吾尔族木卡姆保护中心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投资20万元,用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完成了《尉犁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资料集》的编纂。

这些重要工作都是在进一步发掘、有效保护和宣传文化遗产,在提升尉犁县的形象和增强竞争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罗布人文化遗产的发掘、保护与宣传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既要制定科学有效的实施方案,又要有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并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民众自觉的良好机制,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開展这一重要工作。

注释:

①张玉忠、伊弟利斯·阿布都:《罗布泊地区文物普查简报》,载于穆舜英主编的《楼兰文化研究论集》,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03页。

②王汉冰:《尉犁县旅游业发展基本情况》,载于《尉犁文史》第7辑,巴音郭楞日报社印刷厂印刷,2005年,第124页。

③许银娟:《2011年赴新疆尉犁旅游人数突破35万余人次》,来源: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http://news.21cn.com/caiji/roll/ a/2011/1116/10/9816889.

④马文郁,苏来曼·玉色因:《立足文化资源,谱写文化繁荣发展新篇章》,载于《新疆艺术》,2012年第5期,第6页。

作者简介:艾买提江·阿布力米提(1980-),男,维吾尔族,新疆喀什人,喀什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历史学博士,主要从事新疆少数民族文化史的教学与研究。

猜你喜欢
发掘宣传文化遗产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Task 3
Tough Nut to Crack
小学美术个性化教学的策略研究
考古发掘之后的文物保护探讨
美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作文立意的探究
浅谈行贿犯罪案件特点、原因及预防对策
意识形态、文艺、宣传与百姓生活
打造医院里的“主流媒体”